原创 刘博团队
今天,下面这张截图在朋友圈刷屏了:
![]()
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相关部门证实或者证伪。
它概括起来就是:以后深圳高层住宅要严格限高了,80米成为重要的分水岭。未来住宅想突破80米的高度限制,难度大大增加了。
这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深圳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
深圳高层建筑在全国、全球都是最多的,深圳住宅的密度、高度也位居全国、全球前列。
此前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80米的高度意味着住宅最多是26层。
上述截图是真是假?大概率是真的,因为国家层面早就发文了。
住建部在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的公告”,要求从5月1日开始实施。
其中关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如下:
![]()
可以看到,深圳所属的四类地区,高层住宅最高就是80米,最高26层,容积率最高3.1倍。
![]()
事实上,深圳已经开始落实上述规范了。
7月14日转让的前海桂湾T201-0232宗地,就是按照容积率3.1倍、建筑限高80米设定的。这块地最后被由招商蛇口以21.55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84180元/平方米。
住宅限高80米,限高26层,容积率不超过3.1,这对于深圳楼市来说简直是划时代的新变化、新标准,因为之前的小区绝大多数超过这个标准。
这意味着,深圳真正进入了好房子的时代。
好房子可以有很多标准,但建筑总高、梯户比、容积率显然是“硬指标”。低密度小区更宜居、安全性更高,这些道理大家都懂。
由此将带来以下几个影响:
第一,高密度小区在二手房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显著下降。
尤其是得房率比较低,梯户比高、车位比低的小区,即便交付时有豪华装修,也很难避免沦为“伪豪宅”,经不住岁月洗礼。
第二,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旧改,难度将显著上升。
传统的旧改,一般通过提升容积率来实现。否则,开发商就没有盈利空间,不愿意接手。所以在深圳,很多城市更新后的小区容积率动辄6到10倍。
有了3.1倍容积率这个上限,意味着将来旧改只能走原拆原建的模式。原拆原建,意味着业主自己承担更新费用,政府最多给一些补贴或者税收减免,业主们达成共识的难度将显著提高。
深圳目前尚未拆除重建的城中村,未来大概率将维持原状了,只能靠业主自己维护或者重建。
第三,这还意味着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不会再提升了,因为容积率、高度都控制住了。所以中心城区的房子价值将更稳定一些,增量没有那么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