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政策暖风吹热假期楼市,老百姓买房热情回来了吗

0
分享至

国庆中秋假期楼市回暖:多地成交火热,专家解读政策影响各地楼市新政具体如何影响普通购房者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背后的市场信号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多个城市楼市出现回暖迹象。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新房成交量逆势增长,青岛某楼盘假期带看量超200组。政策组合拳正在见效,包括取消购房限制、优化房产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但专家指出,当前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整体市场信心修复仍需时间。



朋友们,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楼市可算是有点热闹了!我给大家唠唠这个事儿。先说青岛吧,城阳区有个楼盘叫青特·滨湖国际,假期里看房的人那叫一个多。都快中午了,营销中心还挤满了人,有的拿着户型图跟家人商量,有的跟着销售去看样板间。有位张女士看中了一套140平的大房子,说是要给老人改善居住条件。她说小区环境特别好,有茶室、艺术长廊,还有下沉式庭院,老人能在绿树环绕中散步休闲。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关少博说,假期带看量超过200组,成交了12套。他们公司另一个新项目更厉害,半个多月时间就卖了127套,签约金额达到2.5亿元。不止青岛这样,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这些大城市,楼市也都暖和起来了。北京10月前七天新房网签386套,比去年同期的75套多出好几倍。湖北全省假期住房交易面积比去年增长了12.9%,武汉、黄石这些地方涨得特别明显。深圳更夸张,新房签约量比前一周涨了120%,二手房也涨了15%。为啥突然这么热闹?专家说了,这要归功于8月份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北京取消了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上海优化了房产税政策,很多地方还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放宽了贷款条件。这些政策就像给市场打了强心针,特别是改善型住房需求被激活了。不过咱们也得清醒看待。现在的情况是核心城市热,非核心区域还是温吞水;改善型需求起来了,但刚需购房者还在观望。说白了,政策确实起作用了,但要让整个市场都热起来,让老百姓对买房重新充满信心,还需要时间。所以啊,如果你是改善型需求,现在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但要是投资的话,还得再掂量掂量。毕竟楼市这玩意儿,从来都不是一下子就能热透的。



咱们接着聊楼市新政对普通人的影响。就拿公积金政策来说,现在很多城市把贷款额度从80万提到了100万,这对工薪阶层可是实打实的帮助。我有个在武汉工作的表弟,之前看中一套总价200万的房子,首付凑够了,但月供算下来要八千多,压力太大一直没敢买。现在公积金能多贷20万,月供直接降到七千出头,他上周终于签了购房合同。不过要注意的是,各地政策细节差别很大。比如成都规定公积金贷款额度跟缴存年限挂钩,缴满5年才能贷到最高额度。南京则要求账户余额必须达到贷款额的十分之一。所以准备用公积金买房的朋友,最好先去当地公积金中心问清楚具体条件。再说说首付比例下调这个事。现在不少二线城市已经把首套房首付降到20%,二套房降到30%。这对刚需家庭真是雪中送炭。我邻居家孩子今年刚结婚,小两口工作才三年,积蓄不多。原本以为至少要再攒两年钱才能买房,现在首付降了5%,他们看中的那套房子首付直接少了8万,小两口找父母借了点钱,这个月就把房子定下来了。但低首付也意味着贷款总额增加。以总价150万的房子为例,首付20%就是贷款120万,按30年计算,月供要五千多。如果夫妻双方月收入加起来不到两万,还贷压力还是不小的。所以千万别光盯着首付低就冲动买房,一定要先算清楚月供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建议不要超过40%。最近还有个变化是房贷利率持续走低。现在首套房利率已经降到4%以下,这是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我帮大家算笔账:贷款100万30年期,前两年5%利率的时候月供是5300多,现在降到3.8%,月供只要4600左右,三十年下来能省二十多万利息。这对准备买房的人来说,确实是省了一大笔钱。不过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银行推出的是LPR浮动利率。虽然眼下利率低,但未来如果经济回暖,LPR可能会上调。所以签合同前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追求稳定,可以选择固定利率,虽然会稍微高一点,但能锁定长期还款压力。改善型购房者现在是真受益。以前很多城市认房又认贷,只要有过贷款记录就算二套。现在政策放宽了,只要把首套房卖掉再买,在很多城市都能享受首套待遇。我同事老王家就是这样,把老城区的两居室卖了,在新区换了套四居室,首付比例从原来的60%降到了30%,省下的钱正好用来装修。但改善型购房也要量力而行。有些人为了追求一步到位,盲目买超出承受能力的大房子,最后月供压力太大,影响生活质量。建议改善型购房者预留够装修款和应急资金,别把全部积蓄都砸在首付里。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虽然政策松绑了,但'房住不炒'的大方向没变。很多城市放开了限购,但限售政策还在,买了房子可能要持有五六年才能卖。而且现在租金收益率普遍不高,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年化租金收益往往还不到2%,还不如存银行定期。另外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同区域分化特别明显。核心地段的优质楼盘确实卖得火,但郊区和非热门区域的房子去化还是很慢。有个做中介的朋友告诉我,同一个城市,热门板块的楼盘要摇号抢购,但偏远点的项目打折促销都少人问津。所以买房一定要选对位置,宁可买核心区的小户型,也不要贪便宜买郊区的大房子。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是个不错的购房时机,但千万别盲目跟风。首先要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其次要考虑工作稳定性。最近就业市场波动较大,如果工作不稳定,背上沉重房贷风险很大。建议刚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先租几年房,等事业稳定了再考虑买房。最后提醒大家,买房是人生大事,一定要保持理性。别被营销中心的人山人海冲昏头脑,也不要轻信销售说的'错过今天就没这个价'。多看几个楼盘,多比较比较,找个懂行的朋友帮忙参谋。记住,再好的政策,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决定。总之,这轮楼市新政确实给真正需要买房的人创造了机会,但每个人情况不同,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来做选择。买房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别让房子成了生活的负担。



其实啊,这波改善型需求释放,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咱们普通老百姓买房,最看重的无非就是两个:一是住得舒服,二是将来别亏本。现在政策这么一刺激,那些原本就打算换房的人,自然就动起来了。你看啊,像青岛那个楼盘的张女士,她家的情况就特别典型。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原来的老小区没电梯,上下楼不方便。现在换个带电梯的新小区,还有花园能散步,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提升嘛。这种需求,不管市场冷热,它一直都在,只是之前大家都在观望,等着政策更明朗、价格更合适。再说说政策这回事。北京取消五环外限购,上海调整房产税,这些政策说白了就是在给改善型需求开绿灯。以前你想换个大点的房子,可能因为限购政策卡着,或者税费太高算不过来账。现在门槛降低了,自然就有人愿意出手了。不过咱们也得明白,这波行情跟以前的普涨可不一样。现在是有选择性的热,好地段、好品质的房子卖得动,那些偏远地区或者品质一般的项目,还是没啥人问津。这就好比去菜市场买菜,大家都抢着买新鲜蔬菜,那些品相不好的就只能降价处理。再说说银行这边。现在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了,商业贷款利率也降了,这对改善型购房者来说确实是好事。比如你原来只能贷100万,现在能贷到150万,月供压力也没增加多少,那换房的动力自然就足了。但是啊,咱们也得留个心眼。现在市场上确实有些开发商在借机涨价,这就需要咱们擦亮眼睛。买房前得多比较,看看同地段其他楼盘什么价,别光听销售忽悠。毕竟钱是自己的,得花在刀刃上。另外啊,这波改善需求释放,也带动了相关的装修、家电行业。你想啊,买了新房子总得装修吧,旧家具可能不合适得换新的吧。所以这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后面跟着一连串的反应。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市场跟十年前真的不一样了。那时候买房基本上稳赚不赔,现在可不一定。所以如果你是改善自住,趁着政策好时机换房确实划算;但要是想投资炒房,那可得三思而后行。咱们普通老百姓买房,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别看着别人换大房子就眼红,得算算自己的收入稳不稳定,月供压力大不大。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折腾的。再说说未来的趋势。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波政策红利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但市场不会像以前那样疯狂上涨了。以后买房更得看重房子的实际价值:地段好不好、配套全不全、质量过不过硬。那些光靠概念炒作的楼盘,估计以后越来越难卖了。另外啊,现在年轻人买房观念也在变。他们更看重生活品质,宁愿买个地段好点的小房子,也不愿意为了面积牺牲便利性。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开发商的产品设计,你看现在的新楼盘,都在强调社区配套、生活服务,就是这个道理。最后给想改善住房的朋友提个醒:第一,别盲目跟风,得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来;第二,多看多比较,别急着做决定;第三,留足备用金,装修、税费这些额外开支都得算进去。总之啊,这波改善型需求释放是个好现象,说明市场在慢慢回归理性。咱们老百姓买房,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要错过好机会,也不要盲目冲动。记住,房子是拿来住的,舒心最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贵阳地铁发布严正声明

贵阳地铁发布严正声明

贵阳网
2025-11-04 09:36:59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南权先生
2025-10-08 17:00:03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峰视点
2025-11-03 09:34:58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就一点
2025-10-09 12:19:42
河头老街曝大瓜,艺术团团长PUA员工,提供8000元选妃服务

河头老街曝大瓜,艺术团团长PUA员工,提供8000元选妃服务

社会酱
2025-11-04 17:20:11
失散的双胞胎兄妹?“史上最相似夫妻”被网友建议查下DNA,当事人:刚认识时不像,后来越长越像

失散的双胞胎兄妹?“史上最相似夫妻”被网友建议查下DNA,当事人:刚认识时不像,后来越长越像

鲁中晨报
2025-11-04 21:03:11
因为攻击郑智化,多个大V被封

因为攻击郑智化,多个大V被封

燕梳楼频道
2025-11-04 13:00:41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3:55:03
被说“没必要建这么大”的清河站,它成北京北部枢纽的好处

被说“没必要建这么大”的清河站,它成北京北部枢纽的好处

旭芯怡
2025-11-03 22:44:41
雷军口碑翻车,不是营销过猛,是资本贪婪藏不住了

雷军口碑翻车,不是营销过猛,是资本贪婪藏不住了

流苏晚晴
2025-10-26 21:06:21
11月4日起,部分退休人员将迎养老金二次核算,补发1000难不难?

11月4日起,部分退休人员将迎养老金二次核算,补发1000难不难?

云鹏叙事
2025-11-04 09:25:05
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陈芋汐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陈芋汐一个字都没说错

君笙的拂兮
2025-11-04 09:43:27
看到开拓者替补中锋罗威的高效表现,中国球迷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看到开拓者替补中锋罗威的高效表现,中国球迷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大眼瞄世界
2025-11-04 23:28:15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04 13:16:52
国锦赛今日赛程出炉:赵心童与斯佳辉猛对猛,丁俊晖与墨菲硬碰硬

国锦赛今日赛程出炉:赵心童与斯佳辉猛对猛,丁俊晖与墨菲硬碰硬

老高说体育
2025-11-05 10:24:53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媒报道称中方阻止英高校开展涉疆研究事答记者问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媒报道称中方阻止英高校开展涉疆研究事答记者问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09:58:15
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通了,换乘远了,枢纽没连上

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通了,换乘远了,枢纽没连上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05 01:37:30
世人都说蒋碧薇当30年情妇不堪,女儿却说:我母亲更不堪

世人都说蒋碧薇当30年情妇不堪,女儿却说:我母亲更不堪

宅家伍菇凉
2025-11-04 16:04:27
跟中方打完交道后,特朗普想跟北京和睦相处,我大使划下4条红线

跟中方打完交道后,特朗普想跟北京和睦相处,我大使划下4条红线

叮当当科技
2025-11-05 09:43:04
2025-11-05 11:15:00
奶妈和宝贝
奶妈和宝贝
专注写关于孩子,母亲,养育
36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10亿网签官宣!中海|南海·叁號院刷爆海口楼市记录,新品加推在即!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体育要闻

贝克汉姆获封爵士 曼联官方祝贺

娱乐要闻

王家卫事件再次升级,可怜了这些明星

财经要闻

飞天跌破1700元 茅台迎来最不确定的冬天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投票在即,大股东反对

汽车要闻

9系大六座旗舰SUV又添一员 智己LS9预售33.69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艺术
家居
房产

亲子要闻

幼儿园有趣的秋季数学活动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艺术要闻

56亿!381米!南宁第二高楼!网友:这朵“莲花”确实霸气!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房产要闻

10亿网签官宣!中海|南海·叁號院刷爆海口楼市记录,新品加推在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