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带娃上班族、独居宝妈注意!累到眼发黑不重视,竟查出罕见病

0
分享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凌晨三点,我怀抱着高烧不退的女儿在客厅来回走动,手机屏幕幽幽亮着,上面停留着尚未修改完毕的工作报表。玄关处凌乱地摊着哥哥明天要穿的校服,袖口还沾着昨天画画课的颜料——这就是我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职场医务工作者的真实日常。

前些日子看到周海媚因红斑狼疮离世的消息时,我正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手中紧攥着自己的病历本。作为一名医疗系统内的从业者,57岁的她被自身免疫性疾病夺去生命的新闻,像一根针扎进心里,瞬间唤醒了我对去年那场“从疲惫到晕厥,最终住进ICU”的深刻记忆。

也许你也曾像曾经的我一样,把“累”当作生活的常态:凌晨哄娃入睡、早高峰挤地铁通勤、深夜加班赶进度,偶尔眼前发黑、手指僵硬,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句“昨晚没睡好”。



但你是否意识到?有些“累”,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最后求救信号。我差一点就因为这份习以为常的忽视,永远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

2022年的冬天,我的生活节奏如同上了发条般高速运转。半岁的女儿需要全天候喂奶安抚,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在家上网课,作业上传、打卡监督全靠我一人操持。丈夫在医院连轴转,几乎成了家庭中的“云端存在”。

我甚至得翻看共享日程表才能确认他当天是否值夜班。十二月里全家接连感染新冠病毒,我顶着38.5℃的高烧,额头贴满退热贴,怀里抱着同样发烧的小女儿,整整一夜未曾合眼。



当时正值疫情封控期,双方父母都无法前来协助,我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最长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站着冲奶粉时都会短暂失神,仿佛灵魂已经脱离躯壳。

那时我还焦虑于产假结束后会不会被边缘化?新手妈妈的手忙脚乱叠加产后激素剧烈波动,情绪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时而崩溃大哭,时而又自我安慰“再坚持一下就好”。但我从未真正考虑过“停下来休息片刻”,似乎成为母亲之后,“扛住一切”就成了本能反应。

2023年元旦过后,我如期返岗。新科室的主任和同事们都很体谅我的处境,允许我每天中午骑十五分钟小摩托回家一趟,给女儿哺乳后再陪她小憩半小时。



我以为最艰难的日子已然过去,却未曾察觉体内早已埋下了危险的伏笔。随着疫情放开,丈夫所在医疗机构接诊量激增,工作更加繁忙,家里的重担依旧压在我肩头。

每周五下班后,我都背着一个重达十斤的妈咪包——里面塞满了两个孩子的换洗衣物、奶粉罐、纸尿裤——一手牵着哥哥,一手抱着妹妹,在晚高峰的人流车流中艰难打车前往外婆家。

起初只是觉得背包太沉,后来哪怕下车后步行几十米到小区门口,也会汗如雨下、视线模糊,必须扶墙站立数分钟才能缓过来继续前行。



我当时安慰自己:“刚休完产假体力还没恢复,慢慢会好的。” 完全没有往疾病方向联想。真正让我警觉的是爬楼梯的变化。

我们科室位于四楼,刚开始返岗时,爬一层需歇一分钟;半个月后变成每层歇两次;再往后,每一级台阶都像踩在泥沼中,双腿沉重如灌铅,最后竟要用二十分钟才能抵达办公室。

有一次我在楼梯间扶着栏杆喘息不止,同事路过关切询问要不要帮忙,我仍强撑笑容说:“没事,就是有点累。”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已经陷入深深的自我欺骗。要知道,我学生时代可是校田径队主力,八百米跑下来都不带喘的,怎么可能连四层楼都无法征服?

可“不想被人说娇气”“不愿因身体问题影响工作进度”的执念,让我一次次忽略这些异常信号,选择继续沉默承受。

更诡异的症状接踵而至:我的嘴巴逐渐张不开,牙齿酸软无力,连一块普通馒头都咬不动,早餐只能靠温牛奶泡饼干勉强果腹。



我坚定认为这是产后缺钙所致,立刻网购两大瓶钙片,每日按时服用。某天偶然能啃下一小块面包,我还暗自欣喜:“看吧,补钙确实有效!”

如今才明白,那些所谓的“好转”,不过是身体在极限边缘的勉强支撑,而我却误将其解读为“判断正确”的证据,进一步加深了对病情的漠视。

进入新年之后,身体终于彻底崩塌。我开始持续低烧,咳嗽断断续续无法缓解,每晚躺在床上,全身肌肉如同被拆解重组,疼痛难忍,小腿更是频繁出现电击般的刺痛感,连轻轻盖上被子都小心翼翼。



早晨根本无法起床,即便闹钟响了三遍,依然感觉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被抽空。由于仍在哺乳期,我不敢随意用药,实在熬不住就吞一粒对乙酰氨基酚硬撑过去。

症状反复无常,我仍抱着“等断奶后身体自然恢复”的幻想。躺在ICU回忆这段经历时,真想狠狠扇醒那个倔强又无知的自己:正是这份“能忍”的执念,差点让我再也见不到孩子们的笑容。

其实中间有过一次揭开真相的机会。我向骨科同事抱怨“腱鞘炎又犯了”,描述每天清晨双手僵硬得像被胶水黏住,活动近一小时才能恢复正常。



他皱眉提醒:“这不太像典型的腱鞘炎,持续时间太长了。建议你去风湿免疫科做个排查,排除一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

我笑着搪塞:“不可能啊,我以前是运动员,体质一直很好,怎么会得这种病?” 直到现在我才懂得,“一向坚强”有时恰恰是一种盲区,而这份盲目自信,几乎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真正让我不得不“投降”的,是一场拖成肺炎的感冒。持续半个多月的咳嗽非但未愈,反而日益加重,每一次呼吸都像有细针在肋骨间穿刺。



丈夫见我咳得直不起腰,终于强硬要求我去呼吸科就诊。我惦记着还在哺乳的女儿,反复叮嘱医生:“请开不影响喂奶的药物。”

医生无奈开具了一周不影响哺乳的抗生素,并郑重嘱咐:“若无效,务必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那时我只陈述了咳嗽的情况,却隐瞒了爬楼困难、手部僵硬、咀嚼无力等症状。



事后才知,隐瞒病史是多么致命的行为。医生只有掌握完整信息,才能做出准确诊断。而我因“怕麻烦”“怕查出严重问题”,险些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一周抗生素用完,咳嗽不仅未缓解,反而愈发剧烈,夜间几乎无法入睡。我只得再次就医,医生追加七天静脉输液治疗。

然而输液结束仍未见起色,丈夫怒不可遏,强行带我去拍肺部CT。结果出来后,影像科主任直接拨通我的电话,语气急促:“你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么年轻的女性,肺部已经出现纤维化!除了咳嗽,还有没有其他不适?比如乏力、关节疼痛?”



握着手机的手心全是冷汗。怎么会没有?那时我已无法抱起女儿,走路稍快就会眼前发黑,睁眼全是闪烁金光,只是我一直拒绝面对现实罢了。

接下来的一切宛如噩梦:我被轮椅推进呼吸科ICU——这是我从业多年以来,第一次以患者的身份踏入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区域。

护士为我测量血氧饱和度,数值仅为79%。正常成年人动脉血氧应在95%-98%之间,低于85%即属重度缺氧,随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



护士原以为我只是普通肺炎患者,看到这个数值脸色骤变,立即安排吸氧,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设备迅速围拢而来。冰冷的探头贴上皮肤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已经病得如此之重。

次日清晨,呼吸科主任带领一群实习生查房,在详细询问病史后,让我尝试完成蹲起动作。刚蹲下便头晕目眩,急忙扶住床沿稳住身形。

他随即拉起我的手,指着指节处的肿胀与脱皮说道:“这是‘技工手’,属于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典型表现,不是天气干燥引起的。”



我当场愣住。这个术语我只在医学教材中见过,从未想过它会出现在自己的体检报告中。主任接着补充:“你的问题大概率不在呼吸系统,需要请风湿免疫科会诊明确病因。”

我和丈夫面面相觑,这类疾病在当年学习时并非重点内容,印象极为模糊,只能被动配合各项检查流程。

风湿免疫科医生会诊当天,护士一次性抽取了20管血液样本,随后推着我去进行肌电图检查。电极片贴满四肢,电流刺激带来的刺痛令我不由自主颤抖,身上密布针孔,活像个“人形刺猬”。



几天后结果揭晓:抗Jo-1抗体阳性——这是特发性炎性肌病中抗合成酶综合征的高度特异性标志物。我的诊断终于尘埃落定。

医生特别说明:“幸运的是,抗MDA5抗体为阴性。若为阳性,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可能不足一年。”

听到“一年”这个词时,大脑瞬间空白。丈夫紧紧握住我的手,掌心全是冷汗。等待报告的那一夜,我们在医院走廊坐了整整半宿,直到护士递来“阴性”结果,两人才敢偷偷抹去眼角泪水。



确诊后,治疗方案迅速确定: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这意味着我必须立即停止母乳喂养。

后来丈夫告诉我,我当时曾低声交代后事:“如果我真的走了,请一定要好好照顾两个孩子。” 他吓得几乎当场拨打急救电话。

当我病情逐步稳定后,他红着眼眶发了一场脾气,我才得知,等待抗体结果的那个夜晚,他在走廊里偷偷哭了好几次,害怕我真的只剩一年寿命。



2023年3月底,我终于出院。手中攥着厚厚一叠诊断证明,每日需服用多种药物,其中包括长期使用的糖皮质激素。

推开家门那一刻,女儿一眼看见我,突然“哇”地一声大哭,扑过来死死抱住我的腿,仿佛认定我不会再回来。

断奶过程比我预想顺利许多,女儿渐渐接受奶粉,我也慢慢放下“必须亲喂”的执念。我的哺乳生涯,就这样带着遗憾画上了句点。



服用激素的日子并不轻松:体重飙升、面部痤疮频发、情绪波动剧烈,但看着身体一天天康复,这些副作用似乎都不足挂齿。

五一假期期间,我甚至能带着两个孩子自驾前往天津,虽然不能长时间行走,但望着他们在海边追逐浪花的身影,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2023年11月,医生终于批准我停用激素治疗,后续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如今的我,除了双手掌缘仍残留一枚硬币大小的红斑未完全消退,肺部因间质性病变留下胸膜增厚痕迹外,其余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回望这场疾病,犹如经历一场漫长而真实的噩梦,醒来方知健康的可贵远超想象。

此刻写下这些文字时,耳边正播放着《俩俩相忘》——那是周海媚饰演周芷若版《倚天屠龙记》的经典插曲。



少年时代的夏天,我常常守在电视机前,凝视她青丝高挽、眉心一点朱砂的模样,连酷暑也仿佛随之消散。

得知她因红斑狼疮去世的消息时,内心格外沉重。她和我一样,都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殊死搏斗,只是她没能挺过去。

记录这些过往,并非为了博取同情或渲染苦难,而是想告诉每一位正在独自扛起育儿与工作的母亲:我们习惯了将“疲惫”藏进微笑背后,习惯了独自承担所有压力,但身体从不会撒谎。



当出现爬楼极度费力、手指僵硬无法握笔、连基本食物都无法咀嚼等情况时,请不要再轻描淡写地说“只是累了”。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务必及时就医,全面告知医生所有症状,切勿隐瞒,切莫侥幸。

我们不仅是母亲、是员工,更是独立的个体。唯有先守护好自己的健康,才有能力陪伴孩子长大,才有底气肩负生活的重量。

衷心祝愿每一位与疾病抗争的人终能战胜病魔,也希望每一位平凡生活中的你我,都能珍视当下拥有的一切,别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对飙战!快船轰19-4攻势反超:哈登17+6梦回巅峰,小卡轰17分

对飙战!快船轰19-4攻势反超:哈登17+6梦回巅峰,小卡轰17分

体坛小李
2025-11-04 12:41:27
6-0打崩斯瓦泰克!26岁美女杀疯:8连胜+小组第1进4强 奖金748万

6-0打崩斯瓦泰克!26岁美女杀疯:8连胜+小组第1进4强 奖金748万

风过乡
2025-11-04 06:29:12
《繁花》录音风波升级!王家卫形象跌至谷底,王传君意外成焦点

《繁花》录音风波升级!王家卫形象跌至谷底,王传君意外成焦点

TVB的四小花
2025-11-03 03:52:42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65岁妇人帮儿子带娃一个月,突遭楼上男邻居持刀杀害;死者亲属:警方说嫌犯有精神病史

65岁妇人帮儿子带娃一个月,突遭楼上男邻居持刀杀害;死者亲属:警方说嫌犯有精神病史

大风新闻
2025-11-04 12:25:06
东契奇下达最后通牒!逼宫湖人交易詹皇换锋线,巴特勒成冲冠关键

东契奇下达最后通牒!逼宫湖人交易詹皇换锋线,巴特勒成冲冠关键

番茄体坛
2025-11-03 13:13:07
深度丨比核聚变更快更近,钍基熔盐堆能否成为更可及的终极能源?

深度丨比核聚变更快更近,钍基熔盐堆能否成为更可及的终极能源?

澎湃新闻
2025-11-03 21:36:31
退休警察举报11年前事故肇事司机存疑:78岁老人车祸重伤后离世,当年鉴定疑未勘验实车

退休警察举报11年前事故肇事司机存疑:78岁老人车祸重伤后离世,当年鉴定疑未勘验实车

红星新闻
2025-11-03 17:18:21
老人在幼儿园晨练后续:撬锁进入,孩子入园还不离开,幼儿园发声

老人在幼儿园晨练后续:撬锁进入,孩子入园还不离开,幼儿园发声

鋭娱之乐
2025-11-03 18:01:11
詹库再次联手!詹姆斯播客预告本期重磅嘉宾:史上最伟大射手库里

詹库再次联手!詹姆斯播客预告本期重磅嘉宾:史上最伟大射手库里

罗说NBA
2025-11-04 05:55:40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阅识
2025-10-28 15:23:15
杜兰特3遭羞辱!火箭惊出冷汗:申京+奇兵27分爆发,1将成永远痛

杜兰特3遭羞辱!火箭惊出冷汗:申京+奇兵27分爆发,1将成永远痛

话体坛
2025-11-04 12:25:11
重庆一中学生出租屋内死亡 联合调查通报:心源性猝死,排除刑事案件

重庆一中学生出租屋内死亡 联合调查通报:心源性猝死,排除刑事案件

封面新闻
2025-11-04 08:29:04
左小青很难再结婚了,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也不是因为她还爱高权健

左小青很难再结婚了,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也不是因为她还爱高权健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13:35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需要日本道歉!这觉醒,来自3500万亡魂的重量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需要日本道歉!这觉醒,来自3500万亡魂的重量

来科点谱
2025-11-03 09:17:21
保时捷压根没把小米当回事儿

保时捷压根没把小米当回事儿

汽车K线
2025-11-01 17:06:12
炸锅!C罗说出心里话:梅西绝对没我强!曾自称世界第一第二第三

炸锅!C罗说出心里话:梅西绝对没我强!曾自称世界第一第二第三

念洲
2025-11-04 08:33:07
石榴立大功!新发现:石榴竟能在36小时清除50%的肠道垃圾

石榴立大功!新发现:石榴竟能在36小时清除50%的肠道垃圾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03 22:41:50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iOS 26.1 正式版终于发布!液态玻璃开关来了

iOS 26.1 正式版终于发布!液态玻璃开关来了

花果科技
2025-11-04 08:08:05
2025-11-04 12:48:49
北纬的咖啡豆 incentive-icons
北纬的咖啡豆
见过花开的人,便会懂得风的温柔
2820文章数 2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头条要闻

白所成等5人被判死刑:赌诈资金290亿 致6名中国人死亡

头条要闻

白所成等5人被判死刑:赌诈资金290亿 致6名中国人死亡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美旅游协会警告:若“停摆”至感恩节假期旅行季,将对全美各州社区造成灾难性经济后果

亲子要闻

亿缕阳光|少年身披光芒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