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0月10号最新消息,北方多地连续降雨近一个月,而且还在持续中,引发人们对于今年北方气候异常的讨论。
据悉,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多地降水量打破历史极值。
![]()
从北京、河北到河南,城市内涝、农田受淹、交通受阻的画面在社交媒体刷屏,人们在惊叹“仿佛置身南方梅雨季”的同时,也不禁追问:为何北方雨水如此之多?这场雨还要下多久?
据气象台数据显示,本轮降雨过程中,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市的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过常年7月总和,多个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纪录。
![]()
例如,北京部分地区72小时降雨量达300~400毫米,接近年均降雨量的三分之二。暴雨预警信号频频升级,应急响应机制接连启动,北方多地正经历一场罕见的气象考验。
社交媒体上,北方暴雨成为热议焦点。有网友调侃“欢迎北方朋友体验‘看海模式’”,晒出街道划船、车库变泳池的无奈画面;
![]()
更多人则表达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担忧:“一场雨就暴露排水系统短板”“地铁变水帘洞,防灾能力亟待提升”。
与此同时,河北涿州等地农村地区农田大面积积水、蔬菜大棚被淹的视频引发对农业损失的关切,而“快递被暴雨泡毁”等话题则折射出对物流保障的焦虑。
![]()
针对公众疑惑,气象专家解读指出,本轮强降雨是多重因素罕见叠加的结果:
- 副热带高压异常北抬:通常盘踞南方的副高今年显著北移,将充沛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北方;
- 冷暖空气持久对峙:北方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在华北黄淮一带形成稳定“对峙”,如同在天空架设“水枪”持续扫射;
- 台风远程“助攻”: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与副高共同构成水汽高速公路,加剧降水强度;
- 地形抬升效应:太行山、燕山等地形迫使气流抬升,催生更猛烈降雨。
![]()
专家强调,这种持续性强降雨在北方确实异常,但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的趋势相符。
同时专家做出预测,随着大气环流调整,主要雨带将逐步南移,北方强降雨过程有望趋于结束。
![]()
由此引发网友对于今年气候异常的讨论,因为根据地球这么多年的发展情况来看,遭遇气候危机并不是多么罕见的事情,所以大家对此比较担忧。
但专家表示,不必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目前来说,气候变化依旧是在正常范围,只不过有稍微的波动。
![]()
而且就算是地球气候出现紊乱,其变化的时间,也是至少以百年作为单位,不会突然出现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变化。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