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杜鲁门”号航母被撞8个月未修,竟靠巨型海报遮羞,暴露美海军后勤崩塌真相。同期中国三航母编队成型,造船产能超美232倍。昔日海上霸主深陷管理混乱与工业萎缩,而中国军工正全速迭代。这场工业实力的对决,正在如何重塑未来海战规则?
美国的“杜鲁门”号航母又火了!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日在美国海军250周年庆典上,特朗普带着一众人登上“杜鲁门”号航母,并进行了演讲。
但此次庆典,最具“看点”的不是特朗普的发言,而是“杜鲁门”号航母用来“遮丑”的巨幅海军旗帜。
八个月前,“杜鲁门”号航母曾在埃及地中海水域和一艘五万吨货船相撞,导致船体右舷尾部受损。
![]()
八个月后,“杜鲁门”号航母再一次出镜,受损的部位竟然还没有被修复,为了遮盖受损区域,美海军不得不用一副巨型的海军旗帜来充当门面。
但现场视频和照片还是清晰的拍到该航母的受损区域,可以说遮了个寂寞,直接暴露了美海军后勤崩塌的真相。
美国自诩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海军也曾在世界各大海域耀武扬威,但现在,美国造船厂难掩衰败,“杜鲁门”号航母想要维修,都得排队。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船坞,正被福特级新舰与超期部署的航母挤得水泄不通。这座全美唯一能维护核动力航母的船厂,已成为美国去工业化进程中最疼痛的神经末梢。
和不断走下坡路的美国海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不断突破的军工产能。
如今,杜鲁门号还在为维修档期发愁,中国福建舰已完成台海部署演练,距离服役临门一脚,同时,076型攻击舰也已进入首航倒计时。
![]()
美军将领在内部会议上承认,供应链危机已让1.3万亿美元预算悬于一线。而中国船厂却在实现电磁弹射与隐身舰载机的组合突破,福建舰的即将入列将创造全球唯一现役电磁弹射航母的纪录。
江南造船厂一家的产能就超过美国所有船厂总和,全国230多家大型船厂的军民融合转换能力,让“下饺子”从网络梗变成了战略威慑。
对比CSIS2024年报告披露的数据,中国年造船产能已达2325万吨,而美国不足10万吨,两者相差232倍,这直接体现出战时舰艇补充能力的代际鸿沟。
这让人想起五角大楼泄露的那份简报,五角大楼认为,中国在战时可实现年下水吨位等于美国十年总和。
虽然实际造舰不会如此夸张,但工业潜力已足够重塑博弈天平。
美国海军现在拥有近300艘舰艇,而中国海军到2025年底将拥有超过400艘舰艇。数量反超的背后,是制造业的强大根基。
二战时作为“民主兵工厂”的美国,如今只剩12家大型造船厂,而中国正在打造整合研发与生产的“航空城”式基地。
![]()
事实上,即便不和中国相比,美国海军的衰败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两年,在红海与胡塞武装的缠斗中,美国海军经历了“二战以来最激烈海战”。“亚伯拉罕·林肯”号、“杜鲁门”号航母都曾遭受过胡塞武装的袭击。
此外,还有坠海的F-35舰载机、撞山的核潜艇,因意外而“报废”的美国武器比比皆是,更别提那些排队待修的航母和军舰。
美国国会今年5月的报告指出,中国海军已是东亚最大规模。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6月分析更警告,中国13家主要船厂总产能已超越美国全部。
这些清醒认知正在推动美军战略转向,他们不再奢望在造舰数量上追赶,转而寻求在人工智能、无人舰群等非对称领域建立优势。但是,美国自认为的优势,也在不断被中国反超。
纵观全球船台,中国船厂的龙门吊森林与美国空荡的干船坞形成鲜明对比。
![]()
BBC在专题报道中用了“非凡”来形容中国造船规模,洛伊研究所10月文章则披露华盛顿高层终于承认了这个232倍的现实。
这场工业实力的对决,正在重塑未来海战规则,未来十年,西太平洋乃至全球格局都将迎来巨变,中国海军依托完整工业链与地理优势,已经完全将美国海军甩在身后。
美国想要扳回这局,几乎没有机会,因为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多军费,还需重振制造业,但后者,现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可能再实现。
即便给再多的军费,不过是养肥了那些军工巨头资本家,“杜鲁门”号航母照样还是得排队等待维修,“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问题也依旧无法突破。
用海报遮挡的系统性危机不会轻易消失,当我们的福建舰破浪前行,进行远洋训练时,美国应该意识到,美海军打着“自由航行”旗号满世界耀武扬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