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内容
低能电子束在冷鲜肉货架期控制中的应用
冷鲜肉易滋生微生物引起腐败,传统高能电子束(5~10 MeV)虽能杀菌,但易损伤深层组织并导致氧化劣变。相比之下,低能电子束(0.2 MeV)穿透深度仅300 μm,可通过剂量调控选择性抑制表面微生物,更好维持肉的品质。研究显示,低能电子束处理冷鲜牛肉时,8 kGy处理使21 d时菌落总数维持在(3.89~4.02) (lg(CFU/g)),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稳定在12.77~14.24 mg/100 g,显著延长货架期;牛排亮度(L*)、红度(a*)、饱和度(C*)值最优,R630/580值提升,感官评价最佳。在冷鲜猪肉保鲜中,8 kGy低能电子束处理结合冰温贮藏(-1±0.5 ℃)可将货架期延长至30 d。处理初期通过杀灭发光杆菌属(
Photobacterium)降低菌落总数,后期促进谷氨酸棒杆菌属(
Glutamicibacter)等有益菌增殖,提升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猪肉
L
a
b* ,降低高铁肌红蛋白比例,增强氧合肌红蛋白稳定性。综上,低能电子束技术通过抑制微生物、稳定肉的品质为冷鲜肉保鲜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其与冰温贮藏等技术协同应用具有重要的产业应用前景。
专家介绍
毛衍伟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毛衍伟,男,教授,博导,食品科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猪肉加工与质量控制岗位专家,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核心研究成员,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成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食品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山东省重点研发等课题,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Meat Science》《Food Chemistry》《食品科学》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申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 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1 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出版等教材专著2 部,获软件著作权4 项,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 项、山东省地方标准4 项、团体标准4 项等。
实习编辑: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夏静;编辑:阎一鸣;责编:张睿梅
![]()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南昌师范学院、 家禽遗传改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共同举办的“ 2025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将于 2025年10月25-26日 在 中国 江西 南昌 召开。
长按或微信扫码进行注册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和全国糖酒会组委会将于2025年10月16-1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113 届全国糖酒会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期间举办食品科技成果展,本届科技成果展以我国当前食品产业科技需求为导向,重点邀请“十四五”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支持产出的食品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参展,并针对企业技术需要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长按或微信扫码进行注册
以上会议招商招展
联系人:杨红;电话:010-83152138;手机:13522179918(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