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0日讯 眼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但近期连续不断的降雨给秋粮收储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农田泥泞使收割机难以下地,人力收获速度慢、搬运困难、费时费力,收获的玉米无地晾晒、长时间堆积易霉变等问题困扰着广大农户。
为解决农户现实困难,尽早尽快将秋粮颗粒归仓,降低农户经济损失,宁阳县鹤山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盯紧靠上,强化服务帮扶,利用降雨间歇“黄金期”组织人力和机械全力开展抢收,让不耐雨水的玉米尽快回到“主人”家。
往年“三秋”生产中,轮式收割机一直担当着主力。今年,由于连续降雨,玉米地无法进车,轮式收割机失灵了。轮式收割机使用不上,大面积玉米使用人力收又不现实,面对这一窘境,鹤山镇想方设法、多方联络引进履带式收割机20台,其因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单位面积压力小,能在雨后泥泞的玉米地里“畅行无阻”而广受欢迎。如今,费尽千辛万苦招引来的履带式收割机正在广袤田野中来回穿梭,“吸”进一颗颗玉米秆,“吐”出一个个玉米棒、一粒粒玉米籽,不一会儿工夫,一大片玉米地就收割完成。有了履带式收割机,玉米收割效率大大提高,收割进度大大加快,即便下雨天气,也照收不误。
相对于巨大的玉米种植面积,履带式收割机的数量显然是无法满足需求,加之各地都在抢收,联系更多的履带式收割机比较困难。为此,鹤山镇各村居主动开动脑筋,寻找解决办法。在路庄村,种粮大户刘新房购置履带,对原有机械进行改装,轮式收割机“秒变”履带式收割机。“前天买的履带,改装完,接着就下地干活了。有了它,我这300多亩玉米就不愁收了。”10月10日,在玉米收割现场,刘新房这样说道。
机械改装过程中,路庄村“两委”干部全程盯靠,督促大户严格按照改装说明进行改造,仔细查看改装细节,不确定的地方及时向专业农机人员请教,确保改装质量过关、牢固安全。
在履带式收割机的助力下,目前,鹤山镇秋粮抢收工作正快马加鞭进行中,田野间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与此同时,对收割后比较潮湿的玉米,鹤山镇第一时间启动粮食烘干作业,在刘新房处和富润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设置2处烘干点,日烘干能力达630余吨,为广大农户提供烘干服务,降低粮食霉变与虫害的可能,便于存储。
下一步,鹤山镇将举全镇之力攻坚“三秋”生产,“抢”字当先,“快”字为要,利用降雨间歇空档加快抢收,上足人力、机械和车辆,尽快完成剩余秋粮收割,实现应收尽收,同时改进提升服务水平,开放村委大院、文体广场、闲置厂房和院落等供农户晾晒粮食,鼓励农户广泛进行粮食烘干,确保秋粮稳产保值。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泰安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