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抗议也没用!花钱请印度人上班,日本不生娃现状,给咱国人提了醒

0
分享至

日本正用10万亿日元,向印度递出人口救援的橄榄枝,计划推动50万印度人赴日生活,要知道,日本曾把非移民国家刻进骨子里,高技能外国人拿永住要过五关斩六将,街头外籍面孔都会被多打量两眼。

可如今,2025年上半年33.9万新生儿、83.7万死亡人数的落差,意味着每1个孩子出生,就有2.5人离世,2030年600多万劳动力缺口里,IT、医疗等高端岗位就缺79万。



一边是不引移民就停摆的现实,一边是引了移民怕丢文明的焦虑,这场赌上国运的救援,真能让日本躲过每年消失一个中等城市的命运吗,印度人又能否成为日本的救命稻草?

当下日本面临双重撕裂:一边是人口持续萎缩,2025年上半年净减少近50万人,按此速度每年净减少近100 万,相当于苏州、杭州这样的中等城市凭空消失。



一边是劳动力严重断档,2030年600多万缺口压得各行各业喘不过气,连便利店收银、出租车驾驶这些基础岗位,都要靠七八十岁的老人撑场面。

为了破局,日本悄悄调整了移民政策,2019年推出的特定技能签证原本只针对农业、建筑业等低端岗位,2024年却突然扩容,把IT、工程、医疗等高端领域纳入其中。



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特定技能签证获批者中,印度人占比仅8%,但官方计划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35%,这次推动50万印度人赴日,显然是早有预谋的精准发力。

可矛盾也随之而来:日本既需要印度人填补劳动力缺口,又怕印度文化冲击本土文明,毕竟,大和文化本就小众,从语言文字到茶道、和服,都需要长期浸润才能传承。



一旦外来人口形成规模,这种脆弱的平衡会不会被打破,这成了横在日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有人疑惑,日本明明可以找东南亚或东欧国家要劳动力,为啥偏偏选印度?

其实,日本早做过调研:2023年考察越南时发现,越南工程毕业生日语通过率仅12%,根本无法快速适配日本企业需求。



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虽有技术人才,但人口总量少,每年能输出的劳动力不足10万,远解不了日本的燃眉之急。

印度的优势恰恰踩中了日本的需求点,比如是人口规模,14亿人口基数下,印度每年有数十万工程专业毕业生,15-34岁年轻人口占比超30%,而日本同年龄段占比不足20%,且还在持续下降。



对日本来说,印度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劳动力仓库,其次是语言与合作基础,印度IT产业发达,像TCS这样的印度科技公司早就在日本设立了10家分公司,不少印度技术人才既懂英语又会基础日语,适配成本更低。

更关键的是生育率差距,印度生育率维持在2.0左右,接近人口置换水平,意味着未来仍有稳定的劳动力输出。



而日本生育率仅1.15,远低于2.1的人口更替标准,连维持现有人口规模都做不到,日本算盘打得很精:引入印度人不仅能补当下的岗位缺口,还能通过家庭随迁带动生育率提升,从长远改善人口结构。

不过,印度也不是完美选项,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有不吃牛肉、过排灯节等独特习俗,与日本的饮食文化、节日传统差异巨大。



而且印度种姓制度残留虽不明显,但社会观念与日本的集体主义也存在冲突,日本想让印度人留下来,光靠10万亿日元建住房、学校还不够,如何弥合文化差异,才是更难的挑战。

其实日本民众对移民的排斥,并非毫无道理,而是看到了欧洲的前车之鉴,2024年巴黎的数据显示,当地新生儿中60%是黑人和混血儿,塞纳河以南的街区里,非洲风格的杂货店随处可见,面包店卖起了非洲玉米饼,连街头对话都成了法语与非洲土语的混合体。



这种文化变味,正是日本民众最害怕的场景,加拿大的情况更让日本警惕,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城市,印度裔人口比例已超30%,部分社区甚至推出了印地语公共服务窗口,有极端印度人还公开要求本地人离开自己的社区。

英国的变化更直观:印度裔人口占比从1961年的0.1%飙升到现在的3%,伦敦部分区域印度人占比超30%,现任英国首相也是印度裔,印度裔政客在议会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甚至能推动偏向印度的政策。



日本网友曾疯传一张1932年的德国漫画,画里“百年后的法国”中,白人在台上表演,台下全是黑人,当年这只是讽刺作品,如今却成了欧洲的现实缩影。

日本2024年民调显示,72%的民众认为外来人口超过10%会威胁大和文化,而当前日本外来人口仅2.3%,这种低阈值的焦虑,让民众对50万印度人赴日的计划充满抵触。



可日本又没得选,现在65岁以上的日本老人有3619万,占总人口29.4%,每3人中就有1位老人,其中1/4还在工作,930万银发劳动力撑起了经济半壁江山。

要是这些老人停下工作,养老院没人护工、工厂没人开机器、出租车没人驾驶,社会立马会陷入停滞,这种不引移民等死,引了移民怕被同化的困境,让日本进退两难。



全球发达国家似乎都逃不过一个死循环:经济越发达,生育率越低,生育率越低,越依赖移民,移民越多,本土文化越稀释。

瑞典就是典型例子,曾靠高福利闻名世界,可大量引进中东移民后,文化冲突频发,本土民众与移民的矛盾越来越深,甚至影响到政治稳定,这正是日本想极力避免的结局。



日本也尝试过靠内生政策提升生育率,2024年把每个孩子的每月育儿补贴从1.5万日元提至3万日元,可生育率仅微升0.02。

究其原因,还是现代社会的生育逻辑变了:农业社会里,孩子是劳动力资产,多生一个就多一双干活的手。



但现在,孩子成了纯消费品,日本普通家庭把孩子从幼儿园养到大学毕业,不算课外辅导就要花2000万日元(约合100万人民币)。

而且日本年轻人996成常态,女性在职场还面临生育即失业的困境,谁还敢轻易生孩子,反观印度、非洲等地区,孩子仍是养老保险,农村家庭生五六个孩子很常见。



没有完善的养老体系,只能靠孩子养老,这就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循环,而这种循环带来的人口爆炸,与发达国家的人口萎缩形成巨大势能差,人口从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日本东京大学曾做过预测:若仅靠印度移民,日本至少要持续引进200万人,才能维持人口稳定,远超当前50万的计划。



这意味着,日本的人口救援只是权宜之计,要想真正破局,还得从根本上解决年轻人不愿生的问题,比如降低育儿成本、保障女性职场权益、减少工作压力。

毕竟,文明的传承从来不是靠引进外人,而是靠本土民众愿意繁衍后代,这场50万印度人赴日的计划,本质上是日本在生存与文明之间的无奈妥协。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所有发达国家的困境:当经济发展与人口繁衍失衡,当本土文明与外来文化碰撞,如何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难题。

而答案,或许就藏在让生育重新变得值得的社会体系里,只有年轻人愿意生孩子,文明才能真正延续,国家才能真正有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述家娱记
2025-11-02 22:35:31
历时4个月!国足选帅迎最终章:2人中间选1个 其中1人为本土教练

历时4个月!国足选帅迎最终章:2人中间选1个 其中1人为本土教练

风过乡
2025-11-02 11:15:31
马杜罗紧急求助普京:委内瑞拉需要导弹、雷达和飞机

马杜罗紧急求助普京:委内瑞拉需要导弹、雷达和飞机

上观新闻
2025-11-02 21:07:05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澎湃新闻
2025-11-02 21:58:26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你都31岁了,还开10万的车,好意思出来相亲?”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2:24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周哥一影视
2025-11-01 09:05:09
直线猛拉!芯片,重大利好!

直线猛拉!芯片,重大利好!

数据宝
2025-10-31 20:20:32
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是有多高?专家:其实他真实学历让你望尘莫及

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是有多高?专家:其实他真实学历让你望尘莫及

阿鄖田间生活
2025-10-31 17:20:33
四岛不归还 斗争永不息 1975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四岛不归还 斗争永不息 1975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那些看得见的老照片
2025-07-18 07:00:03
云南,下!雪!啦!

云南,下!雪!啦!

鲁中晨报
2025-11-02 17:11:03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国军少将被中统特务逮捕,蒋介石无奈出面营救:他是我的女婿

国军少将被中统特务逮捕,蒋介石无奈出面营救:他是我的女婿

范瞼舍长
2025-11-03 00:33:00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标体
2025-11-01 16:12:01
“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15:04:24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报君知史
2025-10-20 11:19:06
官宣离婚2年后,夺回女儿抚养权的章子怡,没给汪峰留一丝体面

官宣离婚2年后,夺回女儿抚养权的章子怡,没给汪峰留一丝体面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0-28 15:02:45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27 02:33:04
《澎湖海战》争议的不是历史

《澎湖海战》争议的不是历史

求实处
2025-11-01 21:15:02
我突然明白了,王艺迪虽然是个女孩子,球迷为啥叫她“迪哥”了?

我突然明白了,王艺迪虽然是个女孩子,球迷为啥叫她“迪哥”了?

鸿印百合
2025-11-02 09:08:34
四大银行 大额存单最新利率:2025年11月,本金20万比买国债强吗?

四大银行 大额存单最新利率:2025年11月,本金20万比买国债强吗?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2 09:05:48
2025-11-03 02:04:49
泠泠说史 incentive-icons
泠泠说史
煮一壶茶,折一支白梅花,撑一把青伞听泠泠雨落下……
2589文章数 6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健康
亲子
军事航空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Two Teen Geniuses Solve Rubik's Cube in Perfect Sy...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