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张伟从杭州开车到湖南散心,本想逃离失恋的痛苦,却意外被邀请参加一场苗族婚礼。
他按照当地习俗随礼1000元,融入了这场热闹的庆典。
酒过三巡,歌舞正酣,张伟起身准备告辞离开。
谁知刚走到院子门口,一个穿着苗族服装的伴娘神色紧张地拦住了张伟的去路...
01
张伟站在杭州滨江区的咖啡厅里,透过落地窗看着钱塘江的夜景。
今天是他和小雅约定求婚的日子,六万块的钻戒就在口袋里。
三年的感情,他以为已经足够了解这个女人。
可是一个小时前,他看到了不该看到的画面。
小雅和另一个男人在公司楼下拥吻,动作亲密得像热恋中的情侣。
张伟没有上前质问,甚至没有拍照留证据。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直到两人分开,各自离去。
手机震动了一下,小雅发来微信:“我们谈谈吧。”
张伟回复:“好,老地方见。”
这个老地方,就是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咖啡厅。
三年前的那个晚上,他们在这里聊到深夜。
小雅说她喜欢有上进心的男人,张伟当时觉得自己就是。
毕竟他是985毕业,在阿里做程序员,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三年后的今天,小雅却要在这里和他分手。
“我想我们不太合适。”小雅坐下来,开门见山地说。
张伟点点头:“因为那个男人?”
小雅没有否认:“他比你更有魅力,也更有前途。”
“你太平庸了,张伟,我需要的不是这样的生活。”
张伟苦笑一声:“那这三年算什么?”
“算是我们都在寻找合适的人,现在我找到了。”
小雅说得很平静,仿佛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张伟从口袋里拿出戒指盒,放在桌子上。
“这是给你准备的,不过现在看来用不上了。”
小雅看了一眼,没有伸手去拿。
“我知道你为这个戒指省了很久,但我不能要。”
“我们和平分手吧,以后还能做朋友。”
张伟站起身来:“朋友就不必了,祝你幸福。”
走出咖啡厅,张伟觉得脚步有些飘忽。
三年的感情就这样结束了,毫无征兆,毫无挽回的余地。
回到家里,张伟坐在沙发上发呆。
房子是他贷款买的,原本想和小雅结婚后一起还贷。
现在看来,这些计划都成了笑话。
他打开那个戒指盒,钻石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为了这个戒指,他连续几个月都吃泡面。
加班费、奖金、年终奖,全都攒起来买了这个东西。
可是现在,它就像一个讽刺,提醒着他的失败。
张伟把戒指收进抽屉,决定明天请假。
他需要离开这个城市,至少暂时离开。
第二天早上,张伟给领导发了个请假条。
“家里有急事,需要请一周假。”
收拾好行李,张伟开着那辆本田思域出发了。
这车是他工作两年后买的二手车,开了五年了。
小雅一直嫌弃这车太破,说坐朋友的奔驰宝马感觉更好。
现在想来,她的虚荣心早就暴露了,只是自己当时没在意。
高速公路上车流滚滚,张伟漫无目的地向南开去。
春天的江南细雨蒙蒙,正适合一个失意的人独自旅行。
开了半天,张伟来到了湖南境内。
路边的油菜花开得正艳,金黄色的花海一眼望不到边。
可是再美的风景,也无法抚慰他受伤的心。
导航显示前方有个岔口,可以去张家界或者凤凰古城。
张伟随便选了一个方向,继续向前开去。
02
车子进入山区,道路开始变得弯曲起伏。
两旁的山峰郁郁葱葱,偶尔能看到几个小村庄点缀其间。
这里的空气比城市里清新多了,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放松。
开了一个多小时,前方出现了一个路口。
指示牌上写着几个苗族村寨的名字,都很有民族特色。
张伟觉得有些好奇,决定去看看苗族人的生活。
拐进一条乡道,路面明显窄了许多。
两车相会都有些困难,好在来往车辆不多。
又开了半小时,张伟看到了第一个苗族村寨。
木质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很有特色。
可是还没来得及细看,车子突然发出异响。
张伟赶紧停车检查,发现水箱冒着白烟。
这下麻烦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手机信号也很弱。
正在发愁的时候,远处传来摩托车的声音。
一个五十多岁的苗族男人骑车过来。
“小伙子,车子出毛病了?”男人停下车,热情地问道。
张伟点头:“水箱好像过热了,现在启动不了。”
男人走过来看了看:“这个好办,就是缺水了。”
“我姓张,村里人都叫我老张,你跟我走吧。”
老张从车上拿出一瓶水,倒进了张伟的水箱里。
“先应应急,到村里再好好检查。”
张伟感激地说:“谢谢您,我也姓张,叫张伟。”
老张笑了:“都姓张,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跟着老张的摩托车,张伟来到了一个苗族村寨。
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建在山坡上。
青瓦木墙,飞檐翘角,很有古朴的韵味。
老张把张伟安排在自己家里休息。
“车子的事明天再说,今天先住下来。”
老张的妻子阿婶很快端来了热茶和点心。
“难得有客人来,多吃点。”
张伟被这种朴实的热情感动了。
在城市里,邻居之间都很少来往。
这里的人却对陌生人如此友善,让他很意外。
吃过晚饭,老张陪张伟在村里转了转。
“我们这里主要种茶叶和养土鸡,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张伟看着这个宁静的村庄,觉得很有趣。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和城市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小伙子,看你愁眉苦脸的,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老张递给他一支烟,关心地问道。
张伟点燃烟,深吸一口:“失恋了,想出来散散心。”
老张拍拍他的肩膀:“感情的事急不来,顺其自然就好。”
“对了,明天我远房侄子要结婚,你要不要去看看热闹?”
张伟摆手:“我一个外人,不太合适吧。”
老张哈哈大笑:“什么外人,到了我们这就是客人。”
“而且按我们苗族的说法,外地客人参加婚礼会带来好运。”
张伟想了想,反正也没什么事,就答应了。
晚上躺在老张家的客房里,张伟听着窗外的虫鸣声。
这种久违的宁静,让他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城市里的喧嚣、工作的压力、感情的挫折,在这里都显得遥远。
或许这就是他需要的,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
03
第二天一早,张伟被外面的锣鼓声惊醒。
村子里已经热闹起来,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老张早就起床了,正在院子里帮忙搬桌椅。
“婚礼要到中午才正式开始,你先吃点早饭。”
阿婶端来了白粥和蒸蛋,还有自家做的咸菜。
张伟洗漱完毕,走出院子看婚礼的准备工作。
村民们正在搭建临时的舞台,装饰彩带和气球。
苗族的婚礼确实和汉族不一样,有很多独特的仪式。
“待会儿要吹芦笙,唱山歌,可热闹了。”老张介绍道。
张伟看着忙碌的村民,也想帮忙做点什么。
“不用客气,你是客人,坐着看就行。”阿婶拦住了他。
上午十点左右,新娘的队伍从隔壁村子过来了。
一行十几个人,穿着华丽的苗族服装,非常壮观。
新娘坐在花轿里,头戴银冠,身穿绣花衣,美丽动人。
伴娘们围在花轿旁边,一路唱着苗族的迎亲歌。
村民们敲锣打鼓,热烈欢迎新娘的到来。
张伟被这种热闹的场面深深震撼了。
这比城市里酒店的婚礼要有意思多了,充满了民族特色。
新郎穿着传统的苗族盛装,在门口迎接新娘。
按照习俗,新郎要过几道关才能接到新娘。
伴娘们出了很多有趣的题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终于通过了考验,新郎成功接到了新娘。
婚礼正式开始,村里的长辈主持仪式。
苗族的婚礼仪式很复杂,有很多传统的环节。
张伟虽然听不懂苗语,但能感受到庄严的氛围。
仪式结束后,就是丰盛的婚宴了。
村民们搭了十几桌,菜品都是当地的特色。
腊肉、土鸡、野菜、竹笋,还有自酿的米酒。
张伟被安排在主桌,和村里的长辈们坐在一起。
“按我们这里的习俗,客人要给新人随礼。”老张小声提醒。
张伟点头,从钱包里拿出一千块钱装进红包。
这在村里算是很重的礼了,村民们都很感动。
“这位是从杭州来的贵客,大家多照顾。”老张向大家介绍。
村民们纷纷举杯敬酒,对这个外地客人格外热情。
张伟也不推辞,端起酒杯和大家一饮而尽。
苗家的米酒度数不高,但很香醇,喝起来很舒服。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
村民们轮流上台表演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
苗族的歌舞很有特色,服装华丽,动作优美。
张伟看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烦恼。
新郎新娘开始挨桌敬酒,感谢大家的祝福。
轮到张伟这一桌时,新郎特别感谢了他。
“谢谢这位兄弟远道而来,为我们的婚礼增添光彩。”
张伟举杯回敬:“祝你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新娘也很感激地说:“谢谢您的祝福和厚礼。”
看着这对新人脸上洋溢的幸福,张伟心里五味杂陈。
如果没有那件事,或许他现在也在筹备自己的婚礼。
可是现在说这些都没有意义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午后的阳光很温暖,照在院子里的每一个人身上。
婚宴还在继续,村民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有几个年轻人开始跳现代舞,引得大家拍手叫好。
张伟也被邀请上台,虽然不会跳苗族舞,但也比划了几下。
村民们笑着为他鼓掌,没有一丝嘲笑的意思。
这种纯朴的善意,让张伟的心里暖暖的。
04
在城市里,他很少能感受到这样的温暖。
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很少有时间关心别人。
这里的人却不一样,他们真诚、热情、没有防备。
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慢慢流逝,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四点。
张伟觉得自己该告辞了,明天还要继续赶路。
而且喝了不少酒,需要休息一下才能开车。
他起身向新人和村民们告别,感谢大家的热情招待。
“这么快就要走?再坐一会儿吧。”新郎挽留道。
张伟摇头:“路还很远,不能太晚出发。”
老张也过来送别:“路上小心,有机会再来玩。”
张伟拿起自己的背包,向大家挥手告别。
虽然只是短短的相处,但这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在陌生的地方遇到温暖的人。
走向停车的地方,张伟回头看了看热闹的院子。
这个偶然的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世界很大,除了城市的钢筋水泥,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除了冷漠的人际关系,还有这样纯真的友谊。
张伟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失恋的痛苦似乎也减轻了。
他准备上车离开这个让他难忘的地方。
张伟刚走到院子门口,脚步戛然而止。
一个穿着精美苗族服装的伴娘突然挡在了他面前,神色紧张得像见了鬼。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恐慌,双手在微微颤抖。
“先生,您不能走!”伴娘的声音很急促,“您...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