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敢相信吗?明星这个曾经被大众视为“铁饭碗”的职业,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许多演员的日子,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难得多。
从明星到“社畜”
曾几何时,“明星”这个词自带光环,仿佛与普通人的烦恼绝缘,但如今,行业寒冬毫不留情地撕下了这层华丽外衣,把他们拽回到地面,让他们体验了一把普通“打工人”的辛酸。
![]()
你可能很难想象,聚光灯下的哈尼克孜,在选角现场也得像一件待售商品一样,任由别人从头到脚地评头论足。
![]()
那一刻,所有的光环都碎了,只剩下赤裸裸的估价和挑剔,所谓的职业尊严根本无处安放。
这还不是最糟的,对于很多演员来说,“失业”已经成了新常态,即便是国民度很高的刘涛,也曾面临长达两百四十多天接不到工作的窘境。
![]()
更别提那些名气稍逊的演员,资深演员孙阳就曾坦言,自己一度穷到连手机话费都交不起,这种财务危机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正是我们每个普通职场人每天都在面对的焦虑吗?
特别是那些不上不下的“腰部”艺人,他们的处境最为尴尬,他们就像每个行业里都有的“夹心层”,向上够不到头部艺人那样稳固的资源壁垒,向下又拉不下脸面去跟新人抢饭吃。
![]()
数据显示,这个群体的平均收入下滑幅度高达52%,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他们的困境,其实是整个经济下行周期里,无数行业中层的缩影。
有趣的是,当观众看到这些现象时,很多人非但不同情,反而“拍手叫好”,他们厌倦了粗制滥造的“注水剧”,真心希望市场能淘汰掉那些没有实力的演员。
![]()
这种心态的转变,正从外部倒逼着演员们重新审视自己,从追逐“明星光环”回归到打磨“专业能力”的本职上来。
机会都去哪儿了
你可能会问,既然这么多人没戏拍,那机会都到哪里去了?答案是,机会并没有消失,而是像金字塔一样,急剧地向塔尖和某些特定领域集中,把大多数人留在了下面。
![]()
看看金字塔顶端就知道了,像杨幂、赵丽颖、刘德华这样的头部艺人,他们的市场号召力就是硬通货。
不管行业多冷,好剧本依然会优先送到他们手上,他们牢牢掌握着选择权,日子过得依旧滋润。
![]()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传统的路子正变得越来越窄,以前演员们没戏拍,还能去上上综艺刷刷脸,可现在综艺节目的数量锐减超过四成,这条路也基本被堵死了。
平台的投资策略也变了,他们大幅削减了对长剧的投入,导致许多传统类型的角色需求锐减。
![]()
更让人无奈的是资本和平台的评价标准,他们似乎只认一个东西:流量。
一个演员能不能“扛剧”,成了平台衡量你有没有资格当主角的唯一标准,像陈小纭、乔欣这样有一定知名度但被认为“不扛剧”的演员,直接就被排除在主演库之外,遭遇了严重的资源断层。
![]()
这种单一的逻辑,导致了创作上的惰性,一个题材火了,立马就是铺天盖地的复制粘贴,演员是否适合角色根本不重要,有话题就行。
在这样一个资源本就紧张的池子里,内部的挤占现象也愈发严重,人脉和背景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了实力。
![]()
比如在《狂飙》中,老戏骨吴刚为儿子岳阳争取角色的事情就引起了不少讨论,尽管观众最终并不买账,但这无疑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有限的机会,正在向“星二代”或资本方的子女倾斜,让普通演员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好项目越少,资方越求稳,不敢冒险创新,结果就是好剧本越来越稀缺。
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面对这样的结构性困境,怨天尤人显然没用,聪明的演员开始意识到,与其固守着那条看不见的“鄙视链”,不如主动“向下兼容”,在一些新兴的或者跨界的领域里寻找新的生机。
![]()
短剧,就是这场变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赛道,这个曾经被主流影视圈看不起的领域,如今正以惊人的势头崛起。
根据预测,今年的短剧投资占比将提升至整个行业总投资的35%,它制作周期短、回款快,成了许多资本的新宠。
![]()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涌入短剧市场,这其中不乏刘晓庆、韩栋这样的资深演员。
他们放下身段,一头扎进短剧的拍摄中,结果却出人意料地收获了观众的好评。
![]()
刘晓庆被赞“敢拼、接地气”,而韩栋主演的短剧《一枕槐安》,更是凭借他“降维打击”式的演技,硬生生把一个略显狗血的剧情演出了彩,获得了巨大成功。
当然,代价也是明显的,转战短剧,片酬可能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但这至少是一条能靠专业吃饭的路。
![]()
除了短剧,还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跨界领域,演员郑国霖选择投身文旅行业,在景区里扮演历史人物,每天和游客互动。
有人说这是“自降身价”,但换个角度看,他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光明正大地赚钱,还给大众带来了快乐,这何尝不是演员社会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
还有些艺人则干脆开启了副业模式,有的开办表演培训班,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人,有的则转型成了健身教练,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了另一片天。
甚至,曾经不屑一顾的配角,如今也成了香饽饽,很多演员调整了心态,开始接受古偶剧里的男三女四这类角色。
![]()
其实说到底,这场行业寒冬就像一个巨大的过滤器,它残酷,但也公平。
它正在筛选掉那些只靠光环、缺乏专业精神的投机者,同时,也给了那些真正把演戏当成一份事业、愿意放下身段、不断学习和适应的从业者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
未来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心态灵活、具备跨界能力和过硬专业实力的演员,光环终将消融,但一个好演员的价值,永远不会过时。
文章信息来源
《无限超越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