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有个叫甄仕仁的大财主,十分贪色,虽然家中妻妾成群,但他仍不满足,还想着多纳几房妻妾。
甄仕仁财大气粗,有钱有势,家中养有家丁,上面又有官府撑腰,在当地没人敢惹的。
凡是甄仕仁看上的女子,不论是大闺女,还是小媳妇,没有一个人能逃脱他魔掌的。
百姓对甄仕仁敢怒而不敢言,没有办法,人们都背地里称呼甄仕仁为“不是人”。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游方的道士,听说了甄仕仁的所作所为,就决定好好戏弄戏弄甄仕仁,为当地百姓出一口恶气。
这天,道士故意在甄仕仁家门口摆起卦摊,免费为当地百姓算起卦来,吵闹声惊动了大财主甄仕仁,打开大门一探究竟。
道士看甄仕仁打开了大门,便站起身来,主动搭讪道:“这位施主双眼灵光,面颊潮红,一看就是走桃花运之人。”
大财主甄仕仁听道士说他是走桃花运之人,十分高兴,顿时来了兴趣,忙道:“师傅,可否给我算一卦,算算我啥时候要走桃花运?”
道士微闭双眼,说道:“贫道掐指一算,施主如若舍得花费银两,三天之内定能纳两房如花似玉的小妾。”
甄仕仁听说三天之内就能纳到两房如花似玉的小妾,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爽快地答应道:“舍得,舍得!”
道士顿了顿,说道:“这两位姑娘都是大户人家的闺秀,都是千金大小姐,彩礼钱要的可都不少啊!”
大财主甄仕仁道:“彩礼钱要多少我出多少,我多的是银子!只不过,我把今年的地租抬高点、高利贷的利率抬高点罢了。”
道士听了,心中暗想:“好一个财大气粗的大财主,原来你的钱财都是靠残酷剥削百姓得来的。今天我非要好好宰你一把不可。”
大财主甄仕仁急迫地问道:“这两位姑娘是何方人士?今年芳龄几何?长相怎样?”
道士答道:“距贵府东南十三里,有一个胡庙,那里有一个姑娘,芳名胡仙,芳龄十三,正值豆蔻年华,身材小巧玲珑,肤白貌美。家中天天门庭如市,人流如织。”
大财主甄仕仁一听,流着哈喇子道:“好!太好了!我就喜欢年龄小的!还真是个大户人家的闺秀。要多少彩礼钱?”
道士叹了口气道:“唉!算啦,算啦!说了,我恐怕施主出不起,还是不说罢了。”
大财主甄仕仁一拍胸脯道:“我家中多的是银子,千而八百两银子有的是!”
道士忙说道:“千而八百两银子呀,用不到这么多,这姑娘家只要五百两银子的彩礼钱。”
甄仕仁听了一愣,有点割肉的感觉,但一想到豆蔻年华的少女,便大声说道:“五百两银子的彩礼钱,我出了。那另外一个姑娘啥情况呢?”
道士捋了捋胡须,说道:“距贵府西北十六里,有一个石林,那里有一个姑娘,芳名石柱,芳龄十六,正值二八妙龄,身材修长高挑。家中坐拥万顷山林,富甲一方。”
甄仕仁听了,眯起色眯眯的双眼,好像二八妙龄的少女已揽入怀中,说道:“好!太好了!感谢师傅牵线搭桥!这个要多少彩礼钱?”
道士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姑娘家也要五百两银子的彩礼钱,也确实不少啊!”
甄仕仁咬了咬牙,跺了跺脚,说道:“这五百两银子,我也出了!大不了找亲戚朋友借点高利贷。”
道士看时机成熟,忙说道:“这两位姑娘家与贫道是多年好友,如果施主相信贫道,这一千两银子由我转给女方,后天施主就可娶亲,双喜临门。”
甄仕仁一听,一千两银子的彩礼钱由道士转交,便犹豫了。
道士一眼就看出了甄仕仁的心思,说道:“贫道是出家之人,向来视黄白之物如粪土,在贫道看来一千两银子就不如一碗大米饭金贵。”
甄仕仁道:“不是不相信师傅,这一千两银子确实不是个这小数目,容我回家找账房先生取来。”
道士笑道:“施主快去快回,如若没有一千两银子的彩礼钱,贫道也无能为力,这两位姑娘很快就可能成为别人家的媳妇了。”
甄仕仁来到账房,见了账房先生问道:“距我们这东南十三里,可有一个胡庙?可有个胡仙?”
账房先生答道:“掌柜的,有,确实有。”
甄仕仁又问道:“距我们这西北十六里,可有一个石林?可有个石柱?”
账房先生又答道:“掌柜的,有,确实有。”
甄仕仁又问:“道士可爱财?”
账房先生笑道:“掌柜的,道士是出家人,以化缘为生,要钱财没有用。道士不爱财。”
甄仕仁点了点头,忙说道:“赶紧给我拿一千两银子,我有事,要急用。”
账房先生也不敢多问,猜测道:“掌柜的可能要办大事,不方便给自己说,我也不便问。”
甄仕仁把一千两银子交与道士,说道:“拜托师傅啦,师傅辛苦跑两趟吧,事成之后,定当重谢!”
道士接了银子,说道:“这两位姑娘家路途遥远,劳烦施主安排账房先生套上马车,与贫道一起去送彩礼。”
甄仕仁听了,对道士的话更加坚信不疑,幻想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很快就要与自己入洞房,忙答道:“好,好,我这就安排。”
道士嘱咐道:“后天是个好日子,也是施主的大喜之日,施主要亲自去女方家迎亲,以表诚意。那天,贫道还要去游方,就不来讨扰了。”
说完,道士坐上马车,账房先生亲自驾车,二人一块去了胡庙和石林。
到了目的地,道士安排账房先生站在村口不要乱动,他把这一千两银子分别送给了当地的穷苦老百姓。
转眼间,第三天就到了。
大财主甄仕仁那天早早地起了床,精心洗漱打扮一番,坐上轿,朝着胡庙进发了。
朝着东南方向走了大约十三里,大财主甄仕仁停下了轿,一打听,当地果然有一个胡庙,一问胡仙,人们都说胡仙就住在胡庙里。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大财主甄仕仁终于找到了胡庙和他梦寐以求的胡仙。
原来,胡庙是当地人为狐狸大仙修建的一座大庙,叫做狐庙,这里香火鼎盛,人来人往。
胡仙就是狐庙里供奉的狐狸仙女泥胎塑像,人们都尊称她为狐仙。
贪色鬼甄仕仁明白真相后,气得七窍生烟,差点昏死过去。
还不死心的贪色鬼甄仕仁,急忙安排人,抬起轿子赶往石林。
从贪色鬼甄仕仁家往西北方向跑了大约十六里,他果然发现有一大片石林,大约有万顷之多,其中有一根石柱直插云天,这就是贪色鬼甄仕仁日思夜想的石柱姑娘。
这时,贪色鬼甄仕仁才终于明白,他让道士给彻底地耍戏了,想找道士算账,可哪里还有道士的影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