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作为全球知名的学术评价平台,该榜单是基于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研究成果、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进行排名的,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是衡量全球科研工作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尺。
榜单统计,2025年度共超600所中国内地高校有学者上榜:终身影响力榜单上榜12374位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更是高达31685位之多。而在这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今年“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的上榜人数双双创新高。
![]()
从具体数据来看,港中大(深圳)此次共有146人次上榜,和之前比起来增长了34%,涨幅很是亮眼。其中65人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81人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51人更是同时登上了两个榜单,还有罗智泉、唐本忠等7人在双榜里都冲进了前一百,这足以说明该校在科研领域的硬实力。
而且港中大(深圳)此次上榜学者共覆盖了39个子学科,单是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网络通信这些热门领域就有57人入选,能看出其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方向的人才储备特别厚实,这在当下数字化时代很有竞争力。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其实与港中大(深圳)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自2014年建校以来,该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聚焦计算机数据科学、材料化学等四大学科群建设,参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进行师资引进与考核,实施“9+3”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目前,港中大(深圳)已汇聚700余位国际优秀学者,其中包括6位诺贝尔奖得主与近50名各国院士,全体教师100%具备国际一流大学工作或执教经历。
![]()
也正因此,港中大(深圳)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引入国际前沿课程体系,能让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再加上该校鼓励本科生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学生大二起即可申请本科生研究资助计划(URA)或本科生助教计划(USTF),不仅所有尖端科研平台均向本科生开放,教师还会给予个性化指导,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众多教师兼具学术界与产业界双重背景,可向学生提供宝贵的行业洞察与实践机会,比如带领学生开展企业合作项目、推荐实习或者进行创业指导,助力学生提前接触真实产业场景,增强就业竞争力或孵化创新项目。
此外,该校师资团队还聚焦大湾区战略产业,如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例如与深圳本地企业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成长。
![]()
从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的出色成绩,到国际化办学战略下的师资建设,再到对学生学术培养与实践发展的全方位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展现出了一所年轻高校的强劲实力与无限潜力。
它不仅在科研领域凭借众多顶尖学者的加盟与成果获得国际认可,更通过前沿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铺就成长成才之路。这样的港中大(深圳),无论是学术追求还是人才培养,都在不断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赖,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学子将它视为深造的优质之选。
关注“一千零一个志愿”,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最新最全的大学招生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