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AI给出的回答有以下四点。
1.过往争议影响
过往节目中,黄磊的厨艺曾因“豆角未熟”“蛋糕烤糊”等事件引发网友争议,不分观众调侃其厨艺,这可能使他心理压力增大,主动减少下厨频率。
2.节目主题调整
本季节目以“戏剧”为核心主题,黄磊更多参与话剧排练和艺术指导,精力从烹饪转向戏剧创作,减少了厨房工作。
3.身体状况因素
据报道,黄磊近年因心脏问题需依赖呼吸机辅助睡眠,身体状态可能影响其长时间烹饪的体力,节目组也调整了分工,减少他下厨的安排。
4.节目模式变革
为避免重复过往模式,节目组引入外卖、嘉宾轮流做饭等方式,减少对黄磊厨艺的依赖,试图通过新形式吸引观众。
综上,黄磊不做饭是综合因素导致,既受过往争议影响,也与节目创新和自身身体状况相关。
我看完这个回答,感觉分析挺全面的,不过还是想简单说下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黄磊不做饭,主要是因为豆角没做熟导致的过往争议。
其实看题眼就知道了,《向往的生活》主旨是开辟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活氛围,和固定的小伙伴以“家人”的模式,每一期跟不同的喜欢的朋友聚会。
大家都知道,聚会嘛,少不了吃吃喝喝,吃什么简直是重中之重,我甚至觉得节目组从策划这个节目初期,就在考虑把黄磊这个重磅嘉宾打造成一个“厨神”的国民品牌。
而事实上,在“豆角事件”之前,黄磊“黄小厨”的身份非常成功甚至还因此出演了《深夜食堂》。
我每次看这个节目,至少有一多半的兴致是围绕黄磊做饭产生的,至于那些闲聊的话题,无非就是忆往昔、念未来,每期其实都大差不差的,但是每个嘉宾点的菜是不一样的,大家的口感和反应也有具体的细微的差别。
好几次何炅总是带头大吃大喝并且不吝称赞地说“这个肉太嫩了”亦或“那个茄子太棒了”时,我都会在屏幕外羡慕地流下渴求的口水,甚至曾跟我老公专门拿出一个晚上的时间,幻想和集中探讨黄磊做的饭能有多好吃。
这跟我时常想象谢霆锋的烤肠有多好吃是不一样的,因为谢霆锋的烤肠我可以在网上买到,而黄磊做的饭,只有这些嘉宾能替我品尝。
但是它却翻车了,并且宋丹丹还因此跟黄磊结下了梁子,而他失误的原因,不是一个黄小厨到世界名厨的距离,仅仅是豆角都没做熟。
![]()
将心比心,我做饭可能一般,但我会把豆角做熟,黄磊这么神的厨艺竟然会犯这类致命错误,也是彻底没谁了,几乎就等于把这个节目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给他硬生生扣上厨神的名号,轻轻松松自己就给摘下了。
简而言之,就是露馅了。
那一档没了烟火气的节目,虽然现在也有嘉宾轮流做饭,但跟以往性质完全不同,其实黄磊不做饭之后,就失去了《向往的生活》的核心概念,现在更加入了“戏剧”的因素,跟大家所向往的普世的生活也就相去甚远了,毕竟普罗大众,有几个人真正关心什么戏剧呢?
感慨啊,多年以前,我还在北京时,有天兴致勃勃地在一个三月的周末下午参加了《向往的生活》第某季的发布会,台下有观众问,“导演这个节目你们打算做到什么时候?”
导演特别乐观,“只要有人看,会一直做下去。”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我们都可以通过一档节目找到自己所谓的“向往的生活”,但事实却如此冰冷真实。
或许向往的生活是存在的,不过它不会长存就是了。也或许,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
至于黄磊说自己身体怎样怎样,此次十一回家,我们家庭聚会多达28人,负责做饭的妹夫确实很累,但黄磊都坚挺了那么多期却突然在豆角没熟之后提出心脏有问题,我更觉得是一种借口罢了。
就是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再顶着黄小厨名义存活在这个节目里,只好找了一个体面的借口,让自己体面地卸任。
向往的生活啊,终究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