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诺贝尔奖的预言与回旋镖

0
分享至

预言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几天,诺贝尔奖陆续揭晓,朋友圈和微博上又掀起一阵讨论热潮。



看着获奖名单上那些外国科学家的名字,不少网友想起了十年前某些国内学者的大胆预言。

这一想可好了,各种回旋镖啪啪打脸的声音比鞭炮还响。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黄维教授十年前那句“豪言壮语”——“十年后,诺贝尔奖在中国大地出现的频率将会成为常态,诺贝尔奖在中国将会成为家常便饭”。



这话放在当年听起来确实提气,可十年后的今天,除了屠呦呦之外,我们的诺贝尔科学奖还是那“家常便饭”里难得一见的“山珍海味”。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教授饶毅最近又抛出新预言:“25年后,中国的诺贝尔奖得数将会超过日本”。





日本现在已经有31个诺贝尔奖了,其中27个是科学类奖项。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明年开始,我们平均每年得拿下1-2个诺贝尔奖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当这些预言引发讨论后,好奇的网友自然要去扒一扒这两位教授的“前世今生”。

这一扒可不得了,黄维教授的另一面让人瞠目结舌。

公开资料显示,黄维教授自1992年毕业至今33年间,共发表了2737篇论文。

简单算一下:平均每年83篇,每月7篇,每4天就能产出一篇论文。



这是什么概念?

爱因斯坦一辈子发表了11篇论文,如果黄维教授的论文都能达到诺贝尔奖级别,那别说“家常便饭”了,我们早就该“诺贝尔奖吃到撑”。

更令人佩服的是,黄维教授并非埋头书斋的学者,他还担任过多个高校的副校长、校长、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客座教授、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院士……

黄维教授身兼数职的同时还能保持每4天一篇论文的产出速度,这效率简直让人怀疑他一天有48小时。

饶毅教授也不例外。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董小姐”事件中,他就站出来为“4+4模式”辩护,认为董小姐家不是权贵,大家错怪了王辰教授。这番言论当时就引发不小争议,不少网友直接表示“不买账”。

说实话,黄维教授和饶毅教授预言中国诺贝尔奖会“爆棚”的初衷是好的,谁不希望自家科研成果能得到国际认可呢?

但问题在于,这种预言听起来振奋人心,实际上却可能变成一种精神麻醉剂。

表面上,他们把诺贝尔奖说得像“家常便饭”一样简单,摆出一副“咱不稀罕”的姿态;可话里话外又透露出“诺贝尔奖才是硬道理”的潜台词。

这种既想显得超脱,又忍不住要用诺奖来证明自己的心态,确实有些拧巴。

日本的经验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当时国际上嘲笑声一片,毕竟那时日本只有3个诺贝尔奖。

结果呢?不到25年,日本已经拿了31个诺贝尔奖,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日本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之所以能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几十年如一日地踏实投入基础研究,而不是整天喊着“超英赶美”的口号。

要知道,诺贝尔奖的成果往往有20年左右的滞后性,现在获奖的项目,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播下的种子。

说实话,我们在科研上的投入不算少,近年来也确实取得了很多进步。但这些进步是否足以支撑我们在短期内实现诺贝尔奖“大丰收”,恐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与其热衷于做出各种大胆预言,不如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科研环境是否真正有利于原创性突破?青年学者的成长路径是否健康?学术评价体系是否合理?

黄维教授每4天一篇论文的“高效率”,如果放在真正的科学探索上,恐怕连做一个像样的实验都不够。这种“论文工厂”模式,是否正是我们科研体系中值得反思的现象?

饶毅教授预言25年后中国诺贝尔奖超过日本,愿望是美好的。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不是美好的愿望。毕竟,日本用事实证明了扎实的积累终会开花结果,而不是靠预言就能“预”出诺贝尔奖。

其实,承认我们现在在基础研究上还有差距,一点都不丢人。科研这条路,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走。与其说些“家常便饭”“超过日本”的漂亮话,不如把精力放在培养人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上。

就像屠呦呦先生,几十年埋头研究青蒿素,不炒作、不张扬,最后自然能站上诺奖领奖台。

到那时,可能我们反而不会那么在意诺贝尔奖的数量了,因为真正的科技强国,从来不需要用诺贝尔奖来证明自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阿柒的讯
2025-09-29 20:36:59
12分5板10助,威少历史第一!香波特:詹姆斯本该多为他说说话

12分5板10助,威少历史第一!香波特:詹姆斯本该多为他说说话

锅子篮球
2025-11-02 09:56:21
重庆启动大规模拆改!这些片区全是机会!

重庆启动大规模拆改!这些片区全是机会!

院长聊房
2025-10-31 17:08:36
官媒对郎平的称呼变了!释放两大信号,重回女排传闻终于真相大白

官媒对郎平的称呼变了!释放两大信号,重回女排传闻终于真相大白

林子说事
2025-11-01 12:19:04
“苏超”13队最终排名发布!

“苏超”13队最终排名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11-02 09:45:04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网球之家
2025-11-01 22:48:23
王家卫录音曝光,称唐嫣装、游本昌不是省油的灯,内容信息很炸裂

王家卫录音曝光,称唐嫣装、游本昌不是省油的灯,内容信息很炸裂

林轻吟
2025-11-01 09:42:22
双11套路防不胜防!iPhone17 Pro Max拆封激活,竟查出是二手机?

双11套路防不胜防!iPhone17 Pro Max拆封激活,竟查出是二手机?

果粉使用技巧
2025-11-02 09:46:44
国米抢下21岁指挥官赚大了:天赋满满却格外谦逊,莫德里奇都在夸

国米抢下21岁指挥官赚大了:天赋满满却格外谦逊,莫德里奇都在夸

里芃芃体育
2025-11-02 09:06:40
搞笑登,伦纳德绝杀成功时哈登露出鬼魅笑容

搞笑登,伦纳德绝杀成功时哈登露出鬼魅笑容

懂球帝
2025-11-02 09:15:04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3:31:11
浙江主持人伊一,傲人上围太好看!她说:气质是跑出来的!

浙江主持人伊一,傲人上围太好看!她说:气质是跑出来的!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5-11-01 21:45:04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火山诗话
2025-10-31 22:27:50
泪目!杰克逊进球后致敬逝去的好友:安息吧,兄弟!

泪目!杰克逊进球后致敬逝去的好友:安息吧,兄弟!

雷速体育
2025-11-02 05:32:20
11.2日早评|重磅公布!美联储大消息!又不降息了?

11.2日早评|重磅公布!美联储大消息!又不降息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02 02:05:31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阅识
2025-10-28 15:23:15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刘强东朋友圈疑曝光,回应卑微同框照,自嘲在老婆面前失去没自信

柠檬有娱乐
2025-11-02 09:44:51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01 08:49:47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山河月明史
2025-09-27 10:10:56
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比利
2025-11-01 12:58:33
2025-11-02 10:27:00
洞见报告 incentive-icons
洞见报告
犀利视角看世界,暖心态看人生
1169文章数 28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巫师》原作者没参与《巫师4》 CDP已很少找他咨询

教育要闻

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质:西安浐灞三小跨学科课程的七年实践与蜕变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英伟达推 Blackwell 机器人处理器 IGX Thor,AI 算力 5581 TFLOP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