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
民政部副部长李常官表示,“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有力度的地名管理,有广度的地名使用,有深度的地名文化,有温度的地名服务。
一是抓规范。修订施行《地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建立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类负责的工作机制,健全由25个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实施地名备案公告制度,目前,民政部网站已经公告新命名地名60多万个,实现了有地要有名,有名要规范。
二是抓使用。持续建设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各类地名数据共1480万条,调用总量近7亿次,有效服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文脉传承。完善地名标志标准体系,推广智能地名标志设置,方便群众导航定位,擦亮美丽中国地名“名片”。
三是抓保护。健全完善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千年古地名的文化内涵,打开中华地名文化记忆。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制度,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做好“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6.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深化地名文化宣传,联合制播《中国地名大会》,超30亿人次共享地名文化盛宴,向世界讲好中国地名故事。
四是抓服务。创新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打造“地名+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设置地名标志62万块,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和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993万条,基本覆盖全国200多万个自然村屯。乡村地区“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方便了自驾出游、快递进村、山货进城。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龚凌蔚 温艳丽 北京报道
【来源:九派新闻】
来源:九派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