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赵心童,说实话,现在看他打球,这心里头啊,总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您有没有同感,就感觉现在看他的球,跟当年在克鲁斯堡夺冠那会儿,完全不是一个人了。
还记得他世锦赛夺冠那阵子吗?那叫一个痛快,他只要一趴下,甭管这球多远、多别扭,咱心里都觉着,这球稳了,他那出杆,带着一股子“舍我其谁”的劲儿,准度吓人,那是他职业生涯的顶峰,也是咱球迷看得最提气的时候。
可现在呢?味儿变了,现在看他出杆,哪怕是颗挺简单的球,咱这心都得跟着悬一下,心里直犯嘀咕:“这球……能进吗?”直到球落袋,才敢喘口气,念叨一句:“哎呀,总算进了”您看,从“稳了”到“总算进了”,这感觉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这种变化,恰恰是咱们最担心的地方。
就拿他前两天跟米尔金斯那场球来说吧,整个过程看得人直挠头,咱有一说一,米尔金斯打得也一般,但赵心童的整体表现,确实有点不在水平线上,整场比赛打得磕磕绊绊,没啥流畅劲儿,可以说是最近观感比较差的比赛之一了,同一天,特鲁姆普、塞尔比他们也输了,但人家那是对手打疯了,输得没话说,可赵心童这场失利,更像是自己把自己搞丢了。
咱得仔细掰扯掰扯,他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首先,技术上的老毛病,一直就没彻底解决,他刚出来打球那会儿,凭的就是一手超凡的准度,大家叫他“准神”,可他的母球走位,也就是控球,一直不算精细,以前准头在线的时候,一杆杆能把局面硬生生砸开,走位那点小毛病就被掩盖了,可现在,一旦准度不像以前那么神奇了,控球不好的短板就全暴露出来了,进攻老是断线,输球自然就多了。
但我觉得,更关键的是心态这块儿,没成名那会儿,他打球多纯粹啊,心无杂念,就想着怎么把球打好,专注力非常高,拿了世界冠军,成了名,这包袱可能就背上了,老想着保住名气,怕输球,这念头一多,上了场就容易患得患失,该进攻的时候犹豫,该防守的时候又毛躁,您看他现在比赛,有时候眼神都感觉是飘的,不在状态,这多半就是心理负担太重了。
再就是成为世界冠军后带来的场外影响,名气大了,商业活动、各种应酬肯定也多了,有球迷半开玩笑地说,是不是得赞助商出手,适当削减点商业活动,让他肉疼一下,才能重新感受到危机感,把心思拉回到球台上,这话虽然有点直白,但理儿是这么个理儿,球员的价值根本还是靠成绩说话,要是成绩一直这么掉下去,球迷的心可就真的凉了。
而且,您看他最近的样子,这身体状况也让人担心,眼袋挺重,脸上带着疲惫,运动员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忙再累,也不能把健康透支了,尤其是斯诺克这运动,极度需要精力和专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老话不能忘,他有这么好的天赋,如果能沉下心来,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系统、刻苦的训练,完全有可能再创高峰。
说到底,赵心童现在的情况,最让人揪心的不是输了几场球,而是他好像在一点点消耗掉球迷对他的信任和期待,咱们球迷不是不能接受输球,竞技体育,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咱们怕的,是看不到他重新振作起来的决心和行动,是感受不到他对斯诺克那份最原始的热爱和专注了,当支持者的心被一次次看似漫不经心的失利所伤,这种伤害,比排名下跌可要深得多。
对他来说,现在肯定没到灰心放弃的时候,他好歹还是那个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赵心童,眼下最要紧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好好做做心理建设,把训练和生活的重心重新规划清楚,如果这个赛季还不能及时调整过来,想再拿一个排名赛冠军,难度可真是不小。
斯诺克这项运动,太严谨了,它对球员的身体、技术、意志力和心态,要求都太高了,哪一块出了岔子,都没法在顶级圈子里稳定地混下去,这次比赛暴露的问题,算是一个响亮的警钟。
我是真心希望赵心童能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输球,其实没那么可怕,谁职业生涯还不经历个起伏?真正可怕的,是让所有曾经为你欢呼、对你充满希望的人,感到心寒和失望,找回那个对台球纯粹、专注的自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绩,把球迷的心再暖回来,这才是他作为世界冠军,眼下最需要打赢的一场比赛,路是不好走,但未来还在他自己手里,就看他接下来怎么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