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揭秘: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里?】

0
分享至

“张叔,您先把手伸出来,我给您抽点血,不用紧张啊!”

清晨八点,老张像往常一样,刚走进医院门口挂号,护士就熟练地为他扎好止血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体检查出高血压,从那之后,张叔每次一进医院,大大小小的化验单都绕不过“抽血”二字。

他忍不住嘀咕:“为啥啥毛病都得拿血说事?我这点血,总不会都被白白浪费掉吧?”旁边候诊椅上的常大妈听了笑着打趣:“别害怕,医院拿你几管血,不会偷偷卖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到底为什么一进医院总是抽血?这些抽出来的血,到底去了哪儿?很多人内心其实都有这个好奇又有点小担忧的疑问。



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抽血背后不为人知的那些事”,看看到底血液在医学里是怎样的“侦探”,又为什么你每次检查它都“首当其冲”?尤其是最后那一点,很多人可能猜不到答案。

很多人以为仅仅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才需要查血,其实,几乎所有疾病筛查、早期预警和健康风险评估,都与血液脱不开干系。医院的“常规体检三件套”,血常规、生化、免疫,大多都离不开抽血。

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血液是全身“信息快递员”。不管是心脏病发作的蛛丝马迹、肝肾功能的异常、癌症的早期线索,甚至连身体有没有炎症、免疫系统忙不忙,都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捕捉到。



一项2023年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指出,超过65%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炎等的早期发现,依赖于静脉血检测。血液在人体内,相当于一个携带众多“密电码”的快递网络,把营养、废物、激素和氧气运送至全身,同时“暴露”身体的新老损伤与变化。化验血液,不仅能窥见疾病本身,更能量化身体潜在的健康风险。

临床一线医生总结:“看得见的症状,往往晚了;查得清的指标,藏在血里。”所以,不管是头晕、乏力、肚子疼,医生都习惯让你先“交点血”。

相信不少人都有“被抽好多管血”的经历。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血太招人喜欢了”。其实,抽出来的血,是医学检查最宝贵的样本。

首先,抽血后,实验室会将血样分门别类用于不同检。血常规,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能识别感染、炎症、贫血、血液疾病等问题。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一次“问诊”多个脏器和系统。特殊疾病筛查,如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风湿免疫指标等,及时捕捉潜在风险。



据中国临床检验中心数据显示,医院每年采集的检验血样量超过10亿管,而其中因信息不全、保存不妥造成“浪费”的比例不足2%,剩下几乎全部用于各类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科研,绝不会“白白浪费”或者被二次贩卖。

值得关注的是,血液样本一般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部分:全部检测完成后的剩余血液,会作为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国家感染控制规范处理,高温焚烧,不会进入市场。- 用于特殊检测(如传染病、肿瘤等)的小部分样本,在患者授权同意下可做医学科研分析,绝不会用于商业目的。

不少人疑惑:“抽来抽去,究竟发现了啥?查出病来才治,查不出来不白花钱么?”其实,早知道、早预警,就是抽血最大好处。以下三点你一定要关注,尤其是第二点,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一是许多指标提前预警“隐形病”。

比如,空腹血糖超过6.1 mmol/L,提示糖代谢异常,而这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很难发现。许多轻度肝损伤、早期肾功能不全、脂肪肝等,也能通过血液早早暴露。

二是“动态健康管理”离不开血液。

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绝不是一朝一夕可控。权威数据显示,长期追踪血液指标规律检测(如每3-6个月一次),能将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18.4%,有效延误疾病进展。这才是慢病“稳中求控”的底气所在。

三是用药安全,调理效果看得见。

很多人服用降压药、他汀或降糖药,却忽视了药物也可能影响肝肾功能、血脂、胆固醇等指标。定期抽血复查,可及时发现用药副作用,预防“用出问题”。



再强调一遍:抽血结果早晚影响医生用药、生活调养和风险干预的所有决策。就像一个隐形的身体“照妖镜”,帮你避开危险雷区。

三条建议:抽血前后,这样做才最靠谱

建议一,遵循医嘱,空腹时间严格掌握。多数抽血项目需至少空腹8-12小时。清晨采血最佳,前一晚切忌大鱼大肉、熬夜饮酒,否则指标失真,误导诊断。



建议二,学会合理解读结果,不怕数字不变怕趋势异常。一次异常别慌张,关键看多次追踪数据。拿检测单时多请医生结合你的就诊背景、身体状况做综合解读。

建议三,抽血后及时按压针眼防止淤青,如果晕针可提前说明,让护士姐姐帮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抽血不是“抽走健康”,而是送来“守卫”,不要因为害怕而错过身体的早期机会信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桂系007
2025-11-05 23:52:21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讯崽侃天下
2025-11-05 12:45:56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圈圈
2025-11-06 00:10:53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风过乡
2025-11-05 07:57:59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风信子的花
2025-11-05 12:17:08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2:48:07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娱乐洞察点点
2025-11-05 09:21:59
美股涨幅扩大

美股涨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3:09:07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懂球帝
2025-11-05 10:50:10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兴化论谈
2025-11-04 15:01:58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大国纪录
2025-11-05 16:21:47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阿泰希特
2025-11-05 11:05:33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Ck的蜜糖
2025-11-06 04:10:07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晓艾故事汇
2025-11-02 17:54:57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06:29:43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我爱英超
2025-11-05 07:22:05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懂球帝
2025-11-05 23:01:40
2025-11-06 05:36:49
二大爷观世界
二大爷观世界
谢谢大家的关注
1148文章数 8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一份游戏双平台玩!PS5/PC跨平台购买标志新发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