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渐起,不少人的脾胃开始“闹情绪”:早上起床口淡无味,饭后容易反酸嗳气,腹部总感觉凉凉的,吃点生冷就拉肚子——这很可能是脾胃虚寒兼湿气重的信号!
在中医看来,秋季阳气渐收,脾胃易受寒邪侵袭。加上现代人嗜食生冷、饮食不规律,导致脾阳受损,运化水湿能力减弱,形成“寒湿困脾”之证。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会让人感觉浑身困重、精神不振。
今天李俊主任为大家分享一款针对脾胃虚寒、湿气重和反酸问题的食疗方——姜枣茯苓健脾汤,温和调理,祛湿养胃,缓解反酸嗳气。
![]()
对症才是关键:为什么这个方特别适合您?
脾胃虚寒的人常表现为腹部怕冷、喜温喜按、食欲不振;湿气重则表现为舌苔厚腻、身体困重、大便黏滞;反酸则是胃气上逆的表现,多因寒湿困阻中焦所致。
此汤方中的食材搭配恰到好处:
◎生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增强消化功能,有效抑制反酸。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大枣甘温质润,既能补脾益气,又能缓和生姜的辛辣刺激。
◎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茯苓是祛湿上品,能帮助脾脏运化水湿,从根本解决湿气问题。
◎白术(可选),若湿气特别重,可加入10克白术,增强健脾燥湿之力。
![]()
简单易做,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材料准备:生姜、大枣、茯苓、瘦肉(可选,素食者可省略)。(具体用量请咨询中医师)
具体做法:
◎大枣去核切片,生姜带皮切片(姜皮有利水作用);
◎瘦肉切块焯水去腥;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即可;
◎汤品清淡,无需多加调料,只需少许盐调味。
![]()
食用有讲究,效果更好
最佳食用时间:建议早餐后或午餐前温热服用,每天一碗,连续食用2周以上效果显著。(每个人体质不同,中医辨证施治讲究一人一方,务必经中医师辨证后调整使用!)
搭配建议:
◎反酸明显者,可加入一小块陈皮理气和胃;
◎虚寒特别严重者,可适当增加生姜用量;
◎配合饮食控制,避免寒凉、油腻食物,晚餐不宜过饱。
◎本方偏温补,阴虚火旺者(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慎用;
◎若反酸伴有烧心感,可能是寒热错杂,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
◎如出现剧烈胃痛、黑便等严重症状,请及时就医。
秋养脾胃,是为冬季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除了食疗,还要注意腹部保暖,保持情绪舒畅,避免忧思伤脾。饭后慢走片刻,有助于脾胃运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