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只要不寻求全球霸权,战略轰炸机一点用都没有

0
分享至

又是一个推送话题——#战略轰炸机有什么用?#

这件事就可以当作一个段子了来看了。但咱们还是尽量将这件事说的学术那么一丢丢

很多人喜欢搬出上世纪杜黑的“战略轰炸”理论来撑腰,但任何理论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局限性。今天还在拿轰炸机论证战略,就像亚里士多德坚持“力是运动的原因”一样——听起来头头是道,放到现实却早就被物理推翻。

军迷如果执着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因为看了杜黑的《制空权》而是只知道杜黑的《制空权》,但100多年来军事著作不能说是汗牛充栋,也是层出不穷了,怪就怪读书少而已。



1921年,《制空权》成书,但别忘了,飞机是在1903年才被莱特兄弟发明的。换句话说,杜黑下笔的时候,这种新鲜玩意儿才刚刚从木头框架和布面翼走到能挂个炸弹的阶段。他的预见性当然值得点赞,但历史局限性同样赤裸:他看到的是萌芽,不是定律;一百年后还把萌芽当定律,那就不叫尊重历史,而是困死在历史里了。

在历史上对于空军地位以及战略轰炸的设想其实并不终结于《制空权》这本书。相反在1925年



威廉·米切尔在《空中防御》(Winged Defense, 1925)中就明确指出,单靠杜黑的“战略轰炸速胜论”难以达成摧毁敌国的目的。米切尔强调,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制空权,空军必须独立建制,并建立足够的战斗机力量来确保空防。这一思想为后来歼击机、截击机部队的制度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轰炸机进入敌国领空进行轰炸其实也正像二战战场上所显示的出的情形一样再也不是如入无人之境——有矛就有盾。最终还是看综合实力的比拼。

很快,经过了二十年的休战,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程轰炸机在战争中被轴心国与同盟国双方大量使用,这几乎是对杜黑理论的一次大规模实验。成群结队的B-17、B-24飞越欧洲,对德国的城市与工业中心进行昼夜轰炸;而日本则在东京等地体验了燃烧弹带来的火海。杜黑的理论终于从书本走到了战场,成为现实血火的检验对象。



战争结束后,美国没有止步于胜利的狂欢,而是立刻启动了一项系统性的复盘工作——《美国战略轰炸调查》(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1945–1946)。调查组由经济学家、军官和工程师组成,深入到被轰炸的城镇、工厂和军营,搜集了成千上万份档案,并对战俘、工人乃至德国与日本的高级军政人员进行了审讯。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图用系统化、科学化的手段去衡量战略轰炸的实际价值。

调查的结论非常令人失望:战略轰炸确实摧毁了大量工业设施,切断了交通命脉,严重削弱了德国与日本的战争潜力,但并没有像杜黑设想的那样直接迫使敌国屈服。



轰炸确实削弱了工业产能、切断了交通枢纽,但并没有像杜黑设想的那样直接迫使敌国投降。德国的失败来自于石油断供和地面部队的推进;日本的投降则是苏联参战与原子弹轰炸的双重打击。换句话说,轰炸机只是综合国力博弈的一环,而不是决定战争的“终极武器”。

更重要的是,USSBS还指出了杜黑理论的另一大谬误——“轰炸机无敌”。二战的事实是,防空体系日益完善,战斗机拦截、雷达预警、高炮密布,使得轰炸机损失惨重,远非如入无人之境。同时,杜黑所强调的“平民心理脆弱”也被证明站不住脚:德国与日本民众在持续轰炸下并没有立刻崩溃,反而表现出超出预期的韧性。



这场理论与现实的落差,彻底说明了一个问题:杜黑提供了一个空军神话,而历史用炮火和统计数据把它打回原形。

其实仔细想想,你就能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杜黑是个意大利人。当然了,W君并不是要做“意大利黑子”,咱们还是就事论事。意大利在一战后的国际形象,本就伴随着战斗意志薄弱、动辄投降的刻板印象。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杜黑所提出的“平民心理脆弱、经不起轰炸”也就不难理解了。换句话说,这种理论本身带着很强的文化局限性,错误的把意大利人的社会承受力当成了普世规律。而今年6月5日,在重庆纪念重庆大轰炸的活动中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张照片:



当年的断壁残垣上草草的写着“愈炸愈强”,这是一种宣誓:中国人是这样——只要杀不死我们的都会让我们更强大。最终,日本人败了,我们又站起来了。

其实世界上坚韧的民族都是这样。

在二战期间,德国对英国的轰炸、盟军对德国的轰炸、美军对日本的轰炸……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一个事实:战略轰炸不足以摧毁民族的意志,顶多摧毁的是城市的建筑。伦敦人在防空洞里坚持了下来,德国人顶着废墟继续生产,日本人在烈火中依旧顽强抗争……只不过“愈炸愈强”被重庆军民总结了出来。

那么轰炸真的能摧毁对方生产线吗?不可一言而定,先说一个反例——二战德军试图摧毁喷火战斗机的生产基地。



德军在1940年多次空袭伍尔斯顿与伊钦飞机制造厂,直至9月26日才彻底摧毁目标,造成92人死亡。然而英国早已将关键机床和夹具迁走,分散生产线至南安普敦周边小厂,并通过民用厂房改造、绘图室迁移与多点装配线维持了喷火战斗机的持续产能。



表面上是一次惨烈打击,实际却未能动摇整体生产。德军后来也考虑过对这些分散工厂展开系统轰炸,但算账之后发现投入产出比极差:为炸掉一处分散的小厂,可能换来的只是延迟几周三四架战机的交付,却要冒失去两三架轰炸机的风险。正因如此,这类计划往往被削弱或放弃——轰炸可以制造战术破坏,却难以摧毁一个有弹性的工业体系。

当然了,成功的例子也有——1945年,美军对中岛飞行机公司的武藏工厂实施精确轰炸,工厂大部分建筑被摧毁,产能几乎归零。这一打击直接导致日本在战后期难以补充航空兵力,空军战斗力快速衰落;1943年盟军发起“鲁尔战役”大规模轰炸,重点打击钢铁、煤炭、电力设施。特别是惩戒行动中鲁尔大坝被“破坝者”摧毁后,直接导致下游工厂、矿井淹没,煤炭运输与冶金产能显著下降,德国工业一度陷入被动。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轰炸成功”本身在军事行动上是一个伪命题。无论是德国鲁尔大坝被摧毁,还是日本中岛飞机工厂失去产能,这些都不是轰炸单一动作的结果,而是整个战略格局演进到某个节点时的一记临门一脚。一言蔽之,轰炸并非独立起决定性作用,而是依托制空权建立、资源枯竭、地面战线逼近等多重条件叠加后的最后的“招式”。离开了这些大背景,“轰炸成功”就成了一种叙事上的说辞,而不是军事学意义上的必然因果

其实,对于轰炸的价值W君无论从正方、反方都可以给大家拿出大量的史实依据。但对于轰炸机在战争中的作用以W君的观点来说这就是像战列舰和巡洋舰一样过时的武器了

说到底,轰炸机的作用早已被新技术与新战争形态蚕食:精确制导武器、远程巡航导弹、卫星与情报网络、强大的防空与反航母能力、以及核威慑逻辑,都在不断削弱大吨位远程轰炸队列作为“决胜手段”的合理性。与此同时,高昂的建造与维持成本、在非霸权国家面前缺乏实效性,使得它们更像是国家意志和阅兵台上的道具,而非战场上的必需品。

“蚕食”?没错就是被“蚕食”了!冷战早期,远程轰炸机还会被作为战略核武器的投放力量存在,其原因是当年洲际导弹采用液体燃料,给洲际弹道导弹加注液体燃料需要大约24小时的时间。因此当警戒雷达发现敌方的大量导弹来袭的时候,再用洲际导弹进行还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为此,美苏双方都有远程轰炸机执行战略执勤的任务。



这些轰炸机携带着核弹24小时不停的飞行在空中,一旦核战开打立刻转向飞往对方进行轰炸。



但问题来了——这些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往往要飞过他国领空。以铬穹顶行动为例,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52G轰炸机往往要飞过加拿大和丹麦领空。好巧不巧,在1968年1月21日一架B-52轰炸机在丹麦的格陵兰岛的图勒空军基地附近因为机舱起火坠毁。机上载有4枚145万吨TNT当量的B28核弹随着在空中解体的B-52一起落地。



这件事成了压垮远程轰炸机战略执勤任务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的稻草呢?其实从1962年开始美国就逐步的部署“民兵”导弹,这是美国第一种只以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洲际弹道导弹。它可以在探测到对方导弹来袭的数分钟内发射,从根本上缩短了核反击的响应时间。如果没有民兵导弹呢?其实轰炸机的日子也不好过!在1961年开始计划远程轰炸机常备执勤战略任务的时候,也只计划每一天有12架次轰炸机进行执勤。到了1966年由于预算费用原因则改为了4架次。而且必须承认,冷战的对抗体量根本不是几十架轰炸机能“补课”的。即便每天维持满员 12 架次执勤,再把出动量硬是翻三到五倍,也不过是区区几十架 B-52 在空中转圈。放到数千枚洲际导弹与潜射导弹互相瞄准的核对峙格局里,这样的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1968年图勒事故后,美国的轰炸机执勤任务也就终止了——这就代表了远程战略轰炸机退出历史舞台的开端。在这一刻,所谓的“轰炸机神话”以及冷战初期被奉为圭臬的“核三位一体”都被现实碾碎——轰炸机从“决定性武器”退化为昂贵的历史符号。

简单的说,空中的轰炸机再多也不如这个省钱:



这是一个发射井,但架不住弄成一群发射井:



功利一点的说一件事情,你是觉得挖出几百吨的土方安放一个发射井简单呢?



还是让一架220吨的轰炸机24小时不间断的在天上飞简单呢?

那么现在为什么还有国家发展远程轰炸机呢?其实就是为了便宜的霸权。从现代军事角度上来看,出动一架轰炸机奔赴远程战场进行常规轰炸其实是一个相当划算便宜的事情。这是军事物流的问题了。



道理很简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如果要向对方脑袋上投炸弹,那你就必须先把炸弹运输到能够得到对方的己方机场周围。前线机场相当于大家熟悉的快递驿站,而前线机场的战斗轰炸机相当于快递员。



他们腿短、廉价、载弹量少,如果计算每投下一枚炸弹的成本来计算,就得除了飞机的飞行小时成本之外还得计算前线机场、仓储、物流、保障等成本。

而远程轰炸机就是仓库直供或者工厂直供的“大车”了。从一个远离战场的保障基地起飞,其实就是“避免中间商赚差价”的操作。轰炸机带着炸弹飞过去比运输机带着炸弹飞到目标临近的机场附近其实只差一脚油门的事情,而且还免去了卸货转储的操作。

所以说,现在的轰炸机已经沦为了“炸弹卡车”,叫着高大上的名字其实干的是最便宜的事情。

以前阵子美国出动B-2攻击伊朗核设施为例,你可以看到美国即使是使用B-2轰炸机也是计谋百出方能得逞。“午夜之锤”行动叫得很响亮,但出动了美国快半数的B-2轰炸机、分路佯攻、在最后一刻利用战斧巡航导弹混淆视听……最终仅仅炸毁了伊朗核设施的通风管道。在军事上来看,就是美国花了1700万美元做了一次宣告军事存在的秀,是一则向国际、国内与潜在对手同时发出的强烈信号:我们能到你家门口来,有能力精确打击你认为安全的深掩设施,并且不惜动用最顶级的装备来证明这一点

除此之外,并无亮点

但我们可以仔细想想,真能很容易到家门口来,那前戏是不是太多了?所以嘛,这就是W君今天文章的一个核心观点——“只要不寻求全球霸权,战略轰炸机一点用都没有”,当然,还有下一句话,“真要寻求全球霸权,还算有点钱也不会用轰炸机”。



一上来就用洲际导弹是不是太过于残酷?那我们来说说华夏文化:

  • 大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大秦: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 大汉:明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 大隋: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 大唐: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 大宋:一寸山河一寸血!吾纵亡国灭种,誓不与贼共立!
  • 大明: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戳!
  • 民国: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 新中国:1949年以后我没有输过。

和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叙事与集体记忆中的“必胜心态”相比轰炸机的所谓“战略威慑”——啥也不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象视汽车
2025-11-01 07:00:03
随着国安4-0亚泰,泰山2-1,中超积分:1队锁定降级,2队保级成功

随着国安4-0亚泰,泰山2-1,中超积分:1队锁定降级,2队保级成功

何老师呀
2025-11-01 18:06:50
中企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中企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云鹏叙事
2025-11-01 10:25:36
巴萨噩耗!2亿巨星或休战2-3个月:耻骨剧痛2月 3大能力下滑明显

巴萨噩耗!2亿巨星或休战2-3个月:耻骨剧痛2月 3大能力下滑明显

风过乡
2025-11-01 19:16:35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心静物娱
2025-11-01 15:21:26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0:57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阿纂看事
2025-11-01 16:33:31
马斯克评价特朗普:他并非完美也不邪恶;透露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马斯克评价特朗普:他并非完美也不邪恶;透露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鲁中晨报
2025-11-01 14:59:04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谈芯说科技
2025-10-31 16:56:37
现场验货很成功,安德森vs曼联:3次关键传球+14次夺回球权

现场验货很成功,安德森vs曼联:3次关键传球+14次夺回球权

懂球帝
2025-11-02 03:13:10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史记趣闻
2025-10-31 20:25:03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08:37:26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嫹笔牂牂
2025-11-01 07:46:21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火山诗话
2025-11-01 13:41:41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娱乐故事
2025-10-30 14:00:25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念洲
2025-11-01 12:37:45
2025-11-02 04:00:49
军武数据库
军武数据库
军事类兴趣频道,介绍各国武备
1124文章数 63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时尚
游戏
公开课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