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挑战赵云的武将,上阵竟只有两人真正胜出?他真是无懈可击的‘单挑之王’吗?”这是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时脱口而出的疑问。赵云一生征战无数,单骑救主的壮举早已家喻户晓,可他到底有多强?据统计,与他交手的武将中,23人被他斩杀,9人战败逃生,4人战成平手,仅有两人曾让他吃过败仗——这组数据,恐怕连曹操也得侧目。
赵云为什么能制造这样的记录?一是他的冷静判断:长坂坡上,马蹄声声,曹军万人夹击,可他一眼就看出破绽,从侧翼破阵。二是他的勇猛无畏:诸葛亮曾说,“只要赵云在,就是蜀汉的铁壁”。三是他的随机应变:无论大营严阵还是丛林伏击,他都能快速调整方向,一枪一戟之间,让对手死于毫厘之间。可以说,因他兼备武力与智慧,才铸就了这段“单挑传奇”。
被赵云斩杀的23员武将,都是谁?他们中既有袁绍麾下的麴义,也有曹魏虎将朱然。 那一年,赵云初出茅庐,公孙瓒麾下麴义气焰嚣张,誓要斩获这名新军校尉。界桥之战,麴义狂喝一声冲上前,谁料赵云腾空一枪,直刺心口——“裴元绍都没挺过三招,他居然被这一枪秒了!”战友们还没反应过来,人已倒地,血流于路可涉。 后有高览,河北四庭柱之一,曾号称可与许褚一战。穰山之战,高览单骑围攻刘备,赵云忽然从高览背后现身,一枪挑落缨络。有人惊呼:“这都是什么操作?高览竟然被他一招解决!” 江夏叛将张武与吕旷、吕翔并肩出战,三人联手都拦不住赵云“飞电闪雷”的突进。张武三合之内马下斩落,吕家兄弟也相继溃散。 至于零陵猛将邢道荣,“万夫不当之勇”的名号也在赵云的枪下消散。 更别提长坂坡连杀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五将,接着汉水之战中连斩刘晙、马汉;北伐时连斩韩瑛、韩琪、韩琼、韩德四父子,彻底震慑了魏军。这一路下来,23面功臣旗都被他插倒在泥沙里,血溅战旌,场面惨烈却又惊心动魄。
可那些被打败却没死的人,又是怎么逃过一劫的?周仓最早与赵云交锋,一枪被刺伤后狼狈溃逃,后来心服口服地投了关羽。张郃这位曹魏名将,两次被赵云打得落荒而逃,不得不另寻对策。他战后对徐晃低声道:“那个赵云,真不是等闲之辈。”李典在博望坡见了赵云,旗都没插上,就急忙撤退;马延、张凯、焦触、张南四人围攻赵云,结果落得裤腰带断裂,草草退兵。万政、张郃联手就不行,徐晃都不敢单挑赵云,足见他的威慑力何等凶猛。
但赵云并非无一失手,4位猛将竟与他扯平。文丑和他大战五六十合,两边兵刃相击,刀光映得天昏地暗,也没分出高下;许褚虎痴与他厮杀三十余合,二人倒是互有攻守,却各凭本事相持到终了;姜维年轻气盛,天水之战中与七旬老赵云打得难解难分;就连于禁也曾与他交手,只觉得自己手臂酸麻,却仍撑住不落马。可见,能在赵云面前战平,也都不是等闲之辈。
真正让赵云吃回头草的,也就只有两人。第一位是夏侯惇。博望坡前,诸葛亮让赵云去诱敌,“只需退,不可取胜。”赵云心知其险,几番冲撞,竟接连败给了夏侯惇。有人悄声道:“听说那夏侯惇竟然让赵云退了两次?”另一人点头:“可不是嘛,果然是虎狼之才。” 第二位是南蛮最强战将兀突骨。孟获请来他,身披藤甲刀枪不入,骑象而战,每一步地动山摇。赵云万般尝试都破不了他的防,最后只能识趣退却。直到诸葛亮火攻打散大象,兀突骨才落得败绩,但那一仗他真真让“长坂坡英雄”吃了闷亏。
有人或许要问,赵云既是“单挑之王”,为何还会败?因为英雄也有局限:一旦碰到战术不利或对方护甲异于常人,他也得暂时收枪。可正因如此,他后半生愈发谨慎,就算再遇许褚、文丑,也没再让对手轻易撕裂阵脚。
所以说,敢挑战赵云的武将,大多难逃败亡之命。23人被斩,9人败逃,4人平分秋色,仅两人曾让他折戟沉沙。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减他在三国舞台上的光芒——那是张飞的怒吼,也有关羽的威仪;而他,凭一杆方天画戟和一腔忠心,独步天下,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单挑传奇”。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罗贯中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