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三国谁最猛?吕布根本没把关羽赵云放在眼中,可他只瞧得上这4个人,究竟为什么?说起来,还有点耐人寻味。
先说关羽和赵云。网上吹得天花乱坠,说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大战吕布,封武圣;说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白衣渡江惊天下。但在吕布看来,这两人都算不得什么。
首先说关羽。虎牢关上,关羽和张飞并肩杀入阵中,虏来吕布戎装一件,但那不过是提兵把势,不改吕布本色。关羽论武功,打不过吕布;论地位,更是低得一截。徐州时,关羽跟着刘备,见吕布当面,也得恭恭敬敬喊“吕将军”,低头不语。吕布心想:这种水平,还配和我一个层次?就算他平日里言辞不凡,那也抵不上我一戟。因而,吕布对白马将军从不放在心上,从没认真把他当对手看待。
![]()
再看赵云。要问赵云哪次出名?是长坂坡那回。可那时吕布已占据兖州、徐州,名动北方。赵云当时不过是常山郡里一个小官,谁能想到他能从乱军里冲出来?即便后来他在荆州崭露头角,也是三国后半期的事情。吕布纵横天下之时,赵云根本不值一提。曾有一战,赵云大战文丑五十回合,打得难分难解,可他要和吕布过招,一定落下风。于是,吕布对这两人都懒得多想。
可这样看来,吕布也真够傲的,难道三国就没几个人能入他眼?答案是有,而且仅此四个。
![]()
第一人,是董卓。有人不理解,董卓不就是乱伦掳掠的昏君吗?可站在吕布的角度,董卓却是第一个敢拿天下干一票的壮士。当时东汉朝堂上下,腐败到极点,外戚、宦官勾心斗角,百姓民不聊生。吕布要是有这胆量,也想像董卓那样,一手拿着虎符,一手拿着皇帝的诏书,谁敢拦他?更何况,董卓赏罚分明,敢拔擢下层武将——他说“赏贤礼士”,吕布心里一热:“我干了这么多年,也该有人赏识我了。”李肃曾上门说:“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吕布便脱口而出:“某欲从之,恨无门路。”这话看似阿谀,背后却是他对董卓的真心敬仰——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他跳出小沛,摘掉“贼将”帽子,直指九州。
第二人,是貂蝉。说到貂蝉,很多人把她当美人计的工具,却不懂在吕布心里,她的分量超过一切。当王允把貂蝉双送吕布与董卓,目的就是离间。最初,吕布看见貂蝉含羞低眉,心中一震:“这般佳人,世上难得。”他对王允许下“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说的是对董卓的夸张恭敬,却间接表露出对貂蝉的倚重。后来董卓因妒对他动手,吕布才幡然醒悟,却依旧不把貂蝉赶出营帐。长安破时,他急急忙忙扛着貂蝉逃离,都顾不上带发妻。决战下邳,陈宫劝他分兵守城,貂蝉一句“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吕布立刻转身冲出。可见,他宁死也要护着的,是那一襟红袖,而不是什么皇命或大业。
![]()
第三人,是华雄。十八路诸侯会盟,袁绍诸将人心浮动,没人愿先冲锋,华雄却跃马请战。他身披钢盔,手持丈八长枪,一声长啸,便立于吕布左右。吕布看到那股子血性,暗自称快。华雄将十八路诸侯的主将一个个碾过去,直到关羽大喝一声斩华雄,吕布却也借机松了口气。要知道,能打得过华雄,就算日后不见得怕了,也得好好敬他三分。错过华雄,无异于错过一个硬敌手。
第四人,是张飞。张飞那是情谊与勇猛并存的猛士。虎牢关上,张飞和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小沛之战,两人较量一百余合,依旧拉不开差距。更刺激的一幕是,张飞微醺而行,夜半独闯吕布营寨,吕布一看,是张飞,心想:打也不一定赢,架也架不住,索性让他溜过去。张飞那股“不怕你”的脾气,让吕布又气又服。想起来,自己武功盖世,却也忌惮这位大哥三分。
![]()
有意思的是,这四人里,董卓是伯乐,貂蝉是红颜,华雄是劲敌,张飞是知音。有人帮助他打开仕途之门,有人掌控他情感走向,有人激发他战意,还有人和他势均力敌。权力、情爱、荣誉、友情,四种关系,塑造出吕布一生的浮沉。
如果没有董卓,吕布还是个小卒;如果没有貂蝉,他的大智大勇可能也会醉生梦死;如果没有华雄,他或许从未尝到被人敬畏的快感;如果没有张飞,他很难知道自己武艺究竟能到什么程度。三国英雄许多,关羽赵云固然耀眼,可在吕布看来,他们都缺了一环。
![]()
如此说来,吕布不把关羽赵云放在眼中,倒也合情合理。因为在他心里,真正配得上“最猛”的,是能改变他命运、激发他斗志、平分秋色、左右他情感的那几个人。有了他们,他才成为三国第一猛将;失了他们,他也便成了风中浮萍,四面楚歌。
信息来源:《三国演义》 参考资料:罗贯中《三国演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