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把焊枪书匠心 一腔热血报国行(主题)
——记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焊接工艺研究组组长李朋朋(副题)
天津日报记者 孟若冰
他,焊艺精湛,勇攀高峰,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敬业奉献,持续学习,入选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登上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带领其家获评天津市“书香家庭”;
他,就是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焊接工艺研究组组长、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席技师李朋朋。
以凡人微光,汇聚时代星河,李朋朋的身体力行,就是最生动的注解。
弧光璀璨,他挺直工人脊梁——
“焊接技术迭代迅速,唯有持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重要活动——“工匠力量2025论坛”上,李朋朋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持久的掌声。
他以自身经历为引,娓娓道来,与大家分享了创新工作室“产学研训赛”五维育匠的生动实践。
“只会焊焊缝,算不上‘好裁缝’,只有缝得美观又牢固,而且会根据材料变换缝纫技术,才是‘好工艺’。”从走出校门那天起,李朋朋便开始学习钢结构焊接工艺,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他从不懂焊接的“门外汉”,成长为“焊接状元”。
从“一带一路”的哈斯彦电厂、迪拜地铁项目,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从北京新机场,到国家地标性建筑北京中国尊、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如今,李朋朋已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焊接主力军。
迎难而上,他高唱奋进之歌——
2016年,面对传统的H型钢板厚度达到16毫米以上就需要开坡口焊接的技术难题,李朋朋与公司团队一道完成了H型钢主焊缝厚板X型坡口埋弧焊免清根的创新工艺,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又一次,因项目特殊性,需在15天内培训出一支能够熟练进行100毫米厚钢板一级无缺陷焊缝标准仰焊的焊接队伍,李朋朋带头进行上门培训,并组建了16人的攻关小队。
“仰焊技术要求极高,每条焊缝需24层、68道工序完成,每道工序需要连续仰焊40分钟,焊接温度要精确控制在120至180摄氏度之间,出一点差错,就要推倒重来。”李朋朋回忆道。
最终,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他们创下23人30天完成一个单体的施工新纪录。其间,他们研发出的窄间隙MAG智能焊接设备也在现场超厚板焊接中得到应用,并在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中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匠心相传,他托举弟子成材——
“因为来时路不好走,所以我更想为年轻人铺好未来的路。”每次,通过外出培训、自己看书学到新知识后,李朋朋总是一边学以致用,一边为企业工人进行集中培训,他毫不吝啬地将工作经验、焊接技巧、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还反复操作示范、手把手校正,切切实实倾囊相授。
半年时间,李朋朋就培养出100多名达到国际焊工标准的突击队成员。每年,他培训学员千余人次。在他的悉心栽培下,徒弟赵海龙、王赛、黄艳龙等30余名产业工人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家行业技术能手、天津市技术能手等称号,如今都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建设项目的“顶梁柱”。
“看着自己培训出来的工友们和我并肩战斗在生产一线,看着他们逐渐成长为班组长和技术骨干,心里真是满满的成就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干出名堂,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李朋朋告诉记者。
一把焊枪书匠心,一腔热血报国行。新时代工匠,诠释新时期的匠人精神,李朋朋做到了!
来源:天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