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方大达钢达兴能源化工厂,在管网交织、罐槽林立、设备轰鸣的生产现场,总有一个勤奋而坚定的身影穿梭其间,他的足迹勾勒出勤勉躬耕的轨迹,他就是达兴能源主管工程师、仪表及自动化技术员朱文武。
朱文武1995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从此踏上了技术岗位的征程。三十年来,他在这片充满挑战的领域摸爬滚打,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作为基层技术员,他常年专注于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多次参加省内外专业学习、培训及学术讨论会,不断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经过长期的沉淀积累,他已在仪表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独当一面。
![]()
责任在肩,技术更新刻不容缓
达兴能源化工厂属于“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众多,安全风险大、责任重、自动化程度高。朱文武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分量,他明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专业知识必须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有勤奋好学的钻研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这句话不仅是朱文武自勉自律的鞭策,更是他在奋斗历程中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在技术领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信条。
2024年度,化工厂面临着苯加氢成品罐区、苯加氢中间罐区、焦甲罐区三个重大危险源罐区进出口切断阀现场无手动急停按钮的重大隐患。朱文武根据罐区远离集中控制室的现状,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果断改变既定传统整改方案。他巧妙利用现场中间接线箱,成功完成三大罐区现场增设手动控制按钮实现进出口紧急切断的改造。这一改造不仅使隐患得以高效整改,还为企业节约投资50余万元,充分展现了他在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潜心深耕,创新成果丰硕
朱文武始终坚信,技术是硬核生产力,是优化生产过程的不竭动力,更是企业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的强力支撑。在制氧装置液氧、液氮汽化改造工作中,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采用控制线路优化方式,成功实现液氧、液氮泵远程一键启停。这一改造达到了压力自动跟踪、超压自动联锁保护的改造效果,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误操作现象,确保了设备及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的生产效益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文武在技术领域的潜心深耕,成就了他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一年来,他立足本职岗位,深挖内部潜力,发挥技术专长,与团队合著撰写了《一种便于检修的防爆箱》《一种防堵的燃烧器喷嘴》《一种全自动装车鹤管》3篇论文,并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以第一作者授权的专利。此外,《一种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锅炉燃烧系统》技术论文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以第一作者的专利予以受理。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体现了他在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面对赞誉,朱文武始终谦逊:“技术是硬核生产力,但唯有持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不负时代。”如今,他仍每天穿梭于生产一线,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创新破解难题。在他的影响下,团队形成了“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技术文化,为化工厂的安全生产与降本增效注入源源动力。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天道酬勤,业道酬精。面对未来各种挑战,朱文武一如既往保持着深耕姿态,在征途中不断磨砺、淬炼。他以精耕细作挑起重担,以踔厉奋发扛起责任,怀揣追梦初心,笃行不怠探索,在技术领域奋力书写着创新篇章。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达兴能源化工厂将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朱文武,这位达兴能源化工厂的技术人才,用他的智慧和汗水诠释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企业的忠诚担当。他的故事,将成为达兴能源化工厂发展历程中的一段传奇,激励着更多的人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来源:达州钢铁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