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尚界”。
9月23日,尚界H5以15.98万元起售价,一小时内订单破万。
这场看似七个月就完成的强强联合,实际上却是一场跨越四年的产业逻辑重构。
而这,就要从业内广为流传的“灵魂论”说起。
![]()
01
“灵魂论”的四年争议与转折
2021年6月,上汽集团前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抛出了“灵魂论”:“如果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当时华为正以HI(Huawei Inside)模式高调进入汽车领域,提出“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口号,且遭到了众多车企的警惕。毕竟不管在何行业,核心技术意味着话语权与生存根基。
华为推出的全栈方案,看似能为车企提供全面而先进的技术支持,可对于传统的车企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隐忧:
一旦采用,自身会不会沦为“硬件代工厂”,从而失去对核心技术的决定权呢?更关键的是,如果消费者认为“华为技术”是车型的核心卖点,那车企苦心经营多年的自身品牌又将被置于何种境地,是否就此被边缘化?
在这样复杂的利益权衡与行业焦虑氛围中,陈虹“拒绝华为”及其“灵魂论”发言瞬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
拒绝合作后的上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尝试“单打独斗”推进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但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崛起、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其转型效果不尽如人意,品牌整体的竞争力也逐渐削弱。
只能说市场的风云(参数丨图片)变幻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根据2023年行业调研结果,62%的消费者将“智能驾驶功能”列为购车首要考虑因素,而这一比例在2020年仅为35%。这一数据的大幅跃升,给了传统思维中的车企们一记重锤。
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试金石。比如比亚迪汉EV凭借DiPilot 4.0智驾系统,在25万级市场市占率从8%提升至22%,再看上汽旗下荣威iMAX8,因智驾功能落后,2023年销量同比下滑27%,市场的偏好一目了然。
2024年,上汽合资品牌销量下滑,净利润暴跌近90%,自主品牌智己、飞凡表现平平。曾经作为中国销量最大的车企,上汽在新能源转型方面面临销量滞后、技术短板两个问题。反之,华为的智能技术已经通过问界、阿维塔等车型验证市场,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与日俱增。
面对严峻的局势,上汽开始调整战略。
2024年7月贾健旭正式接任上汽集团总裁一职。此时的上汽集团正处于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贾健旭上任后迅速调整战略着手打破“灵魂论”的旧观念,积极推动与华为的合作,力求借助华为的先进智能技术,为上汽的新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02
从技术执念到生存博弈
有人说,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是市场倒逼下的技术妥协,事实当真如此?
传统汽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等硬件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灵魂”附着于机械精密制造。但智能电动时代,软件定义汽车(SDV)成为主流,代码算法、数据生态、云端协同能力成为竞争焦点。
比亚迪2025年宣布“全系标配智驾”,将高阶智能驾驶下探至10万元车型,直接颠覆市场规则。传统车企若坚持全栈自研,需投入数百亿元且面临3-5年研发周期,而与华为合作可缩短周期至1-2年,成本降低15%-20%。上汽自研的“银河全栈”系统因性能不足导致飞凡、智己品牌年销不足7万辆,而华为赋能的问界系列年销达38.9万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难看出,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是代码算法取代发动机成为新“灵魂”,也是成本与效率的双重倒逼。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全球化竞争的压力,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120万辆,但是根据欧盟《新电池法》、美国《通胀消减法案》构建绿色壁垒,要求供应链本土化率超60%。上汽与华为的合作,通过“技术+渠道”双重赋能,可以加速中国智能汽车标准输出,比如尚界H5搭载的华为5G通信模块,就能实现车路云一体化数据实时交互,为海外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03
上汽携手华为破灵魂论困局
上汽与华为与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式合作”不同,采用的是智选车模式,还成立了联合办公室,共用着KPI体系。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与上汽总裁贾健旭直接对接,技术共创覆盖产品定义、研发、销售全链条。例如,尚界H5基于非凡/荣威车型改造,但底盘调则是由上汽完成,智能构架由华为提供,实现了机械精密和数字智慧相融合。
尚界H5于市场及行业而言,又是处于什么状态呢?
“尚界H5远超同级”这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对尚界的评价。而尚界H5也是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技术首次大规模下探至20万元以内主流市场。
从市场角度看,尚界H5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与潜力,价格上符合绝大多数家庭的选购范围,在同级别车型中,尚界 H5 凭借双方技术优势,具备独特卖点:搭载的华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为用户带来卓越的智能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广泛需求,与传统车型形成鲜明差异化竞争。
从行业层面而言,尚界H5是上汽与华为创新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智能电动车时代产业合作树立了新范式。它打破了传统车企与科技企业间的界限,展示了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带来的巨大能量。
这种合作模式让双方的优势互补,传统车企的制造经验与科技企业的智能技术相结合,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也为其他车企和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激励更多主体探索类似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市场繁荣,加速智能汽车时代的全面到来。
从“拒绝”到“拥抱”,上汽的转身并不是妥协,而是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产业逻辑的必然选择。当消费者为智能系统买单时,车企的“灵魂”究竟是发动机,还是代码算法?
只能说没有永恒的“灵魂”,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代码算法,而是动态的进化。
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是技术迁移的缩影。当“发动机”让位于“代码算法”,车企的“灵魂”定义权已从制造转向数据和用户体验。
尚界H5的火爆恰恰也证明,“传统车企+科技巨头”模式可以快速打造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车企需要警惕相应的技术依赖,避免沦为所谓的“硬件代工厂”。
未来的产业格局,或将由市场与技术双重驱动下的持续博弈决定:
谁能更高效地收集数据、优化算法、迭代体验,谁就能在这场“灵魂争夺战”中占据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