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面积缩水30万平方公里?从180万到150万,原因出乎你意料。
外蒙古那块地方,老地图上写着180万平方公里,现在一看只有156.65万了,那少了的三十来万可不是印刷错误,有个地方叫唐努乌梁海,好多人估计都没听过。
就在萨彦岭和唐努山中间夹着,叶尼塞河的源头就在那,到处是森林湖泊,矿产也多得很,金矿铜矿煤矿云母石棉,动物也不少,什么紫貂驯鹿雪豹,水里还有哲罗鲑,水源也好,碳酸矿泉硫磺温泉到处都是,地方快17万平方公里,比河南还大点。
清朝那会设了五个旗,有个总管管着,收税也有规矩,每家交三张貂皮,交不起就换成钱,这么管了一百五十多年,地图上,法理上,行政上,都写得明明白白是中国的地儿,可民国以前,这地方就慢慢从地图上没了。
事情得从俄国人说起,沙皇那会儿就盯上这块宝地了,1904年,俄国的商人先跑进去,说是做生意,后来矿工也来了,说是私人开矿,木匠老师士兵教会银行邮局,乌泱泱全跟了进来,到了1911年,整个唐努乌梁海才6万人,俄国来的移民就占了1万,等于每六个人里头就有一个是俄国人。
经济命脉都给抓手里了,清政府也不是没看见,也上报也抗议,可那会儿自己家里都乱成一锅粥,哪有精力管,俄国人呢,表面上跟你笑嘻嘻,背地里一步步往里蚕食,门就这么被他们挤开了。
到了1912年,外蒙古那边一闹,唐努乌梁海的副都统心思也活了,开了个会,搞了个乌梁海共和国,转身就给俄国发了电报,求人家来保护,俄国人等的就是这句话,1914年俄军就进来了,名义是保护侨民,转手就设了个边疆事务专员,实际上就是他们管了。
1915年那个恰克图条约,中国承认外蒙古自治,偏偏就没提唐努乌梁海,这地方被俄国人单独拎出来了,成了个国际法上的“灰色地带”,现实里就是绿灯大开,1918年俄国自己乱了,北洋政府逮着机会派兵,黄成土带着五百人一路向北,1919年6月收回了克穆齐克旗,还设了佐理专员公署,72小时就恢复了行政控制。
眼看就要拿回来了,结果1921年苏俄红军又进来了,说是追白军,可一进来就不走了,俄国侨民组织了个代表会,建了个唐努图瓦共和国,里头全是苏俄安排的人,到了1944年,这个图瓦共和国自己说要加入苏联,1948年苏联才低调地官宣,事情就这么定了,中国也抗议,驻苏大使傅秉常给苏联外交部发了好几次照会,可主权这东西光写在纸上没用,你没驻军,没控制权,人口也没优势,人家俄国人都本地化了,用的是苏联的法律体系,背后是苏联的军事力量。
唐努乌梁海就这么没了,今天的图瓦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面积还是那17万,人口不到30万,首府克孜勒就是当年清朝的驻地,他们现在说图瓦语,信藏传佛教和萨满教,穿的衣服过的日子跟蒙古那边差不多,呼麦喉音唱法也还留着,文化上看着是蒙古的延续,现实里成了俄罗斯通往西伯利亚的南大门,这事儿没打仗也没签条约,地就没了。
你看这套路,商人先进来,移民跟着来,然后换法律,建机构,最后造成事实控制,等你反应过来,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说俄语,插俄国旗了,这不是冷兵器时代抢地盘,这是温水煮地图,一万个俄国人就能把一个省慢慢变成别人的,比打仗还厉害,所以说防战争还得防这种“和平演变”。
这地方丢得不是因为战败,也不是因为割让,就是在最虚弱的时候,被人家用移民,代理人,法律,悄悄地变成了别人家的人,地图上找不着了,记忆里也快成空白了,历史这东西,从来不是敲锣打鼓地走掉,总是在最安静的时候发生变化,点个在看,别让消失的地图,也成了空白的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