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月深秋的到来,天干物燥,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不知不觉养成了抠鼻子的坏习惯。
有的孩子是鼻子痒,有的则是感觉有鼻屎堵着不通气,还有的干脆就是无意识的小动作。看着孩子那根时不时就伸进鼻孔的小手指,许多家长是既头疼又无奈。
![]()
孩子爱抠鼻子,不仅仅是习惯问题,背后往往有生理原因:
秋燥:秋季空气湿度降低,鼻腔容易干燥,导致鼻内分泌物(鼻屎)变硬、结痂,从而产生异物感、干痒感,让孩子忍不住想去抠挖。
过敏性鼻炎:秋季是尘螨、霉菌等过敏原活跃的季节,也是很多草本植物花粉传播的季节。孩子可能因此患上或复发过敏性鼻炎,出现鼻痒、鼻塞、流清涕等症状,抠鼻子成为一种下意识的缓解方式。
不良习惯或心理因素:部分孩子可能因无聊、紧张或模仿他人,而形成了一种习惯性动作。
有些家长觉得,抠鼻子不过是小毛病,但实际上有着不少健康隐患:
- 损伤鼻黏膜:孩子指甲薄而锋利,容易划伤娇嫩的鼻黏膜,导致疼痛、出血,反复损伤还可能引发鼻前庭炎
- 引发感染:我们的指甲缝里藏匿着无数细菌、病毒。抠鼻子时,这些“不速之客”被带入鼻腔,易引起感染,而且鼻腔的静脉与颅内静脉相通,频繁抠挖还存在极低概率但非常危险的颅内感染风险。
- 形成恶性循环:抠鼻子→损伤鼻黏膜→结痂→更痒更干→更想抠,如此恶性循环,让问题愈发严重。
护鼻指南分享:
1:生理性海盐水喷鼻——温和清洁,湿润鼻腔
这是最安全、有效的基础护理方法。
- 作用:可以帮助湿润干燥的鼻腔,软化干硬的鼻痂,并将其冲洗出来,有效缓解干痒和异物感。
- 用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或感觉干燥时使用。让孩子头稍后仰,对准两侧鼻孔喷1-2下,待鼻痂软化后,可用棉签轻轻卷出。
2:饮食+环境,内外兼修防“秋燥”
- 内部滋润: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饮食上多吃些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藕等,少吃油炸、辛辣的零食,以免体内上火,加重干燥。
- 外部加湿:在卧室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0%-60%,能极大地缓解鼻腔干燥。(注意:加湿器需定期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秋风送爽,也送来了恼人的“秋燥”。面对孩子抠鼻子的小动作,我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科学的护理,就能帮他们轻松摆脱困扰,让每一个呼吸都顺畅自在。
本文旨在普及健康知识。如有疑问,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