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依规开展取水许可注销工作
广东省信宜市水务局发布公告,正式依法注销辖区内四座水电站的《取水许可证》。此次注销行动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及《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五十一条的相关规定,针对信宜市尚云水电站、鸡冠滩二级水电站、鸡冠滩一级电站及宝云水电站的取水许可资质予以撤销。该行政决定标志着信宜市在水资源管理领域进一步强化法治化、规范化监管,坚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取水行为实行零容忍态度。此次集中注销工作经过前期全面调查取证和法定程序审核,确保行政行为事实清楚、程序合法、依据充分,体现了水务部门依法行政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注销电站基本情况与历史沿革
本次被注销取水许可证的四座水电站均位于信宜市境内,属于小型水力发电设施。信宜市尚云水电站始建于本世纪初,主要通过引水式发电方式运营。鸡冠滩二级水电站与鸡冠滩一级电站同属鸡冠滩梯级开发项目,分别建于2005年和2003年,采用坝后式发电模式,取水口位于同一流域的不同河段。宝云水电站则是2008年投入运营的径流式水电站,取水方式为无调节能力的直接取水。这些电站在建设初期均依法取得了取水许可证,并按照规定进行了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电力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
注销工作的法律依据与程序规范
信宜市水务局本次注销行动的法律依据充分且程序严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同时,《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取水许可证的失效情形,包括取水单位法人资格终止、取水用途永久改变、取水量显著减少无法达到原许可规模等情形。在具体程序上,信宜市水务局严格履行了立案调查、事实认定、法律审核、事先告知、听证权利保障等法定程序,确保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水资源管理现状与监管需求
信宜市地处广东西部山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800毫米。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用水总量控制压力不断增大。根据信宜市水资源管理数据显示,全市用水总量已接近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红线。在水电开发方面,信宜市现有各类水电站89座,部分水电站存在取水计量设施不完善、生态流量下泄不足、取水许可手续不全等问题,给水资源统一管理带来挑战。此次注销四座水电站取水许可证,正是基于当前水资源严峻形势和强化监管的迫切需要,通过规范取水行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注销原因的具体技术分析
从技术层面分析,四座水电站被注销取水许可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取水计量设施运行不正常,无法准确计量实际取水量,违反《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关于取水计量设施安装和运行的要求;生态流量下泄不足,未按照取水许可证规定的要求下泄生态流量,影响下游水生生态环境,违反《水法》第三十条关于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水体自然净化的规定;取水用途发生改变,部分电站实际取水量远超发电所需,存在转供生活或工业用水现象,超出取水许可证核准的用途范围;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五十条规定,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未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违反《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关于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的规定。
注销工作的社会影响评估
此次取水许可证注销工作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影响。直接影响方面,四座水电站停止取水后将减少年取水量,有效缓解局部区域水资源紧张状况。生态效益方面,恢复河流生态流量下泄后,预计可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受益水生生物种群数量将逐步恢复,河流自净能力得到增强。经济效益方面,四座水电站年发电收入将受到一定影响,但同时可减少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治理成本。社会影响方面,涉及就业人员均已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妥善安排,未造成失业问题。对当地电网影响较小,四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仅占信宜市小水电总装机容量的较小比例,且多为季节性发电,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有限。
水资源管理措施与后续工作
为确保注销工作取得实效,信宜市水务局同步实施了一系列配套管理措施。加强取水计量监管,更新改造全市水电站取水计量设施,实现在线监控全覆盖;严格生态流量管理,在重要河段安装生态流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下泄流量情况;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机制,提高全市水资源费征收率;强化执法检查力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取水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推进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对全市水电站开展取水许可后评估,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通过这些措施,切实巩固注销工作成果,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提升水资源管理整体水平。
行业治理与长效机制建设
以此次注销工作为契机,信宜市进一步健全水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修订《信宜市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取水许可注销的具体情形和程序;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水务、生态环境、电力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监管合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投资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监管全流程在线管理;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取水单位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取水意识;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将取水许可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通过这些长效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规范取水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提升
在技术标准层面,信宜市显著提升了取水许可管理的规范要求。明确取水计量精度标准,要求所有取水单位安装的计量设施精度等级达到规定标准,并定期进行检定校准;严格生态流量核定标准,采用Tennant法、湿周法等科学方法核定生态流量,确保最低生态流量要求;规范取水工程验收标准,新建取水工程必须经过专项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档案管理标准,建立"一证一档"管理制度,确保取水许可档案完整规范。这些技术标准的提升,为取水许可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依据。
监管能力建设与执法保障
为适应新时期水资源管理要求,信宜市大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充实执法力量,新增水资源管理专职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水质快速检测仪等设备;提升监测能力,新建水资源监测站点,实现对重要取水口在线监测全覆盖;加强技术支撑,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水资源管理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方法;完善执法程序,制定《水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明确执法流程和标准;强化执法培训,组织执法人员专业培训,提升执法水平。通过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水资源监管的效能和水平。
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截至目前,取水许可注销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水资源管理秩序显著改善,取水许可违规案件数量同比下降;生态效益逐步显现,重点河流生态流量达标率提高,水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用水效率持续提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共识不断增强,取水单位依法取水意识普遍提高,积极配合监管工作。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坚持依法行政、注重技术支撑、强化部门协同、健全长效机制等工作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水资源管理实践案例。
数据来源:广东省信宜市水务局官方公告及水资源管理统计报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