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紧平衡下,一场矿难点燃了铜价暴涨的导火索。
10月9日,沪铜主力合约暴涨4.19%,收报8675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现货市场同样火爆,长江现货1#铜均价达86000元/吨,单日上涨2860元。
这场暴涨背后,是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引发的供应危机与新能源需求爆发的 双重共振。全球显性库存持续下降,LME铜库存已降至9.8万吨,同比减少32%,而市场即将迎来传统的“金九银十”需求旺季。
一、行情回顾,铜价破位上行
国庆假期后,铜价迎来爆发式上涨。截至10月9日收盘,沪铜主力合约报86750元/吨,单日涨幅达4.19%。现货市场方面,长江现货1#铜均价86000元/吨,上涨2860元;广东市场现货1#铜价格85870元/吨,上涨2600元;上海市场现货1#铜价格86040元/吨,上涨2800元。
与此同时,国际铜价也同步走强。LME三个月期铜报价10733.80美元/吨,上涨64.80美元,涨幅0.61%。内外盘联动性显著增强,反映出 全球铜供应紧张格局正在加剧。
有色金属板块全面飘红,沪锡主力合约涨1.95%,沪镍主力合约涨2.39%。A股市场铜概念股更是成为资金追捧热点,铜概念板块单日涨幅高达6.40%。
二、历史周期,铜价波动的密码
回顾近20年数据,铜价与经济周期高度关联。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量化宽松推动铜价从3000美元/吨飙升至2011年的10184美元/吨,随后因中国需求放缓进入长达5年的熊市。
2020年疫情冲击下,铜价一度跌至4371美元/吨,但新能源需求爆发叠加供应链中断,推动其在2024年创下88940元/吨(沪铜)的历史新高。
从季节性规律看, 9,10月份是铜价上涨概率最高的月份,历史上涨概率达75%。这与铜的消费旺季一般在春秋两个季度有关的特征相符。
当前铜价正处于“牛长熊短”的周期特征中。历史周期启示我们,铜价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更高跳跃。在绿色转型与金融属性博弈中,回调或是长期布局良机。
三、矿难冲击,供应瓶颈加剧
本轮铜价暴涨的直接导火索是 供应端的重大扰动。9月下旬,美国矿业巨头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宣布,其旗下印尼Grasberg铜矿因发生事故而停产。
作为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年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占全球总供应量的3.2%。该矿停产直接打破了全球铜精矿供需的脆弱平衡,成为今年铜市最大的供应扰动事件。
据评估,2026年铜的折损产量将约为26万吨,2025年的产量影响也可能在15万吨左右。而且该铜矿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的生产水平。
铜精矿加工费(TC/RC)已持续下滑至历史低位,反映了供需失衡的加剧态势。过去两年矿山新增产能不足,且连续出现产量折损情况,而精炼铜产能却在快速扩张,导致了 铜市场供给端出现极端的负值加工费情况。
四、新能源需求,结构性增长引擎
在传统消费领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 新能源领域已成为铜需求的核心增长引擎。光伏、新能源车等碳中和产业以及AI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持续拉动铜需求增长。
电力领域投资持续加码,中国电网投资预计增长6%,光伏装机全球超500GW。电动汽车的耗铜量较燃油车翻倍,进一步增加了铜的需求潜力。
2025年新能源用铜量或超400万吨。这一数据凸显了铜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地位。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加速,铜的 需求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来自新能源领域的增量需求正成为支撑铜价长期走势的重要因子。
此外,中美制造业库存处于低位,若下半年政策刺激与经济复苏共振,补库需求或推动铜价二次冲高。
五、金融属性,降息周期的助推器
金融属性是影响铜价的重要变量。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为铜市场提供了额外的金融助推力。9月,美联储启动降息,引发金融市场连锁反应。
市场预期2025年四季度美联储仍有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市场的整体氛围和风险偏好将持续回暖,美元指数也将进入弱势周期,这为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属价格提供了良好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降息属于 预防性降息,并非衰退式被动降息,这为铜市场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消费支撑。预防式降息背景下铜价稳中小涨居多,这与当前经济软着陆的预期相符。
国内政策端也呈现积极信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调降以及房地产政策的优化调整,均为国内宏观经济带来利好。国内外宏观政策的共振,为铜价创造了良好的上行环境。
六、未来推演,铜价何去何从?
展望2026年,随着铜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铜价有望突破历史新高 。
短期来看,铜价将维持偏强运行态势,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有望冲击前高。若后续库存持续回落或需求旺季超预期,铜价上行弹性将会进一步释放。
从技术面看,价格突破85000元/吨关键阻力位后,已形成强势上涨格局。短期目标指向90000元/吨,中期或挑战100000元整数关口。
不过,也需要警惕市场风险。矿山突发事件对铜价的冲击容易引发过度反应。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抑制需求,以及铜矿供给超预期释放等因素也可能对铜价形成压制。
七、结论,周期与成长的共振
2025年铜市正呈现“新旧动能切换、宏观扰动加剧”的特征。在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铜作为关键工业金属,其 供需格局正在重构。
矿难事件作为导火索,暴露了铜市供应的脆弱性。而新能源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则为铜价提供了长期支撑。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的金融属性助力,铜价迎来了多重因素的共振上涨。
投资者需关注三大信号:政策拐点(美联储降息时点、中国财政刺激力度)、库存周期(中美制造业补库节奏)以及供给弹性(南美矿山复产与非洲项目进展)。
在周期与成长的共振下,铜价有望延续强势。但也需要警惕短期涨幅过大后的技术性回调风险。把握周期节奏,才能在铜市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声明:以上分析基于公开数据与周期模型推演,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
关注我,投资路上多一双眼睛,少几道伤疤。若看到满眼错误,是我错了;若觉得都是对的,更是我错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