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间三篇之三
《听禅》
作者█李邦贵
(全文2210字,阅读约11分钟)
![]()
三亚的海是喧闹的,总带着股热烈的劲儿。浪涛卷着金沙日夜不息,拍岸时像有无数只手在叩击大地;可南山的禅是静的,像一滴墨落在宣纸上,慢慢晕开,把所有喧嚣都浸成了淡远的烟。今年初秋,踏足这片佛国,原是为了赴一场观海之约,却在椰影菩提间,意外撞进了一场听禅的修行。
一脚踏进南山文化旅游区,成片的椰子树举着羽状的阔大叶片,在海风中轻轻摇晃,树影间漏下的阳光落在石板路上,碎成一地流动的金。远远地,108米三十三层楼高的南海观音像正耸立在蓝天白云间,金身被阳光镀得温润,仿佛从海天相接处走来,带着一身慈悲,隔着碧波与椰林,静静俯视着寰尘世里的众生。
沿着蜿蜒的步道往里走,空气里渐渐漫开淡淡的檀香味,混着草木的清气,吸进肺里,竟有些微醺,脚步也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路过一片菩提林,叶片在风中簌簌作响,像谁在低声絮语。想起佛经里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想来这树是通着禅意的,每片叶子的脉络里,都藏着些关于生命的启示。
![]()
走过百米栈桥,沿着观音像内部的楼梯盘旋而上,每一步都离天空更近一些,也离自己的内心更近一些。抵达佛脚处时,巨大的脚掌静静垂落,掌心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能托起世间所有的疲惫与惶惑。有人头抵佛像,环抱佛脚,闭目合十,指尖轻触的那一刻,眼角忽然泛起水光;有人在轻声许愿,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我绕着莲台轻轻的走着,忽然听见高处传来和风穿过佛衣褶皱的声响,“呜呜”的,像极了佛的嗡嗡低语。那一刻,周遭的人声、风声、远处的浪声,突然都静了下来,只剩下一种难以言喻的空寂,从脚底漫到天灵盖——原来佛音从不在经卷里,而在这风起风落间,在你我与慈悲相遇的刹那。
南山寺的红墙在绿荫里若隐若现,飞檐翘角上挂着的铜铃被风拂过,“叮铃”一声,像山涧的泉水滴落,清越得能荡开心里的褶皱。拾级而上,香火的气息愈发浓郁,却不呛人,反倒让人心里生出几分肃穆。拾级而上,殿内的诵经声隐隐的,如流水般漫出来,不是高亢的,而是低沉的、绵长的,像母亲哼在耳畔的摇篮曲,又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人心轻轻牵住。静静伫立佛像前,看香炉里的烟袅袅升起,在梁柱间打着旋儿,那些平日里盘桓不去的焦虑,竟像被这烟缠住,慢慢沉淀下来。听僧人念着听不懂的经文,音节起伏间,竟觉得那些文字像是活了过来,化作山间的雾、林间的风,绕着梁柱盘旋。
![]()
炽热的阳光透过菩提树的叶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树下有位老僧正在扫地,竹扫帚划过青石板,发出“沙沙”的轻响,一下,又一下,节奏均匀得像寺庙的晨钟暮鼓。我坐在石凳上看她,看落叶被扫成一小堆,看风又吹落新的叶子,她却从不急躁,落一片,扫一片,仿佛不是在扫地,而是在梳理时光。猛然间感悟,原来听禅不必在庙堂,也不必有经文。就像陆羽在茶烟袅袅里,看茶叶在沸水中舒展又沉落,悟得“一沸鱼目,二沸珠泉,三沸鼓浪”里的生生不息;王维在山涧流水旁,“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寂静里,藏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更有僧人在雪夜围炉,听落雪压断竹枝的脆响,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绝里,参透天地的空阔。
日近午时,在寺外的素斋堂小坐用餐。店家送了一壶茶,泡的是本地的鹧鸪茶,茶汤琥珀色,第一口入喉,苦得人舌尖发麻,可片刻之后,回甘便从舌根漫上来,清清凉凉的,像山涧的泉水流过心尖。看着茶叶在沸水中浮浮沉沉,飘忽间懂了古人为何痴爱茶悟禅心。陆羽在茶烟里看叶舒叶卷,悟的是“一沸鱼目,二沸珠泉”里的自然时序;苏轼在雪夜煮茶,听水沸如松涛,品的是“从来佳茗似佳人”的温润。原来禅心不必外求,禅意从不是玄奥的道理,就藏在这一冲一泡、一苦一甘里,藏在你放下茶杯时,指尖残留的那点温热里,藏在茶烟升起又散去的瞬间。
![]()
暮色渐浓,燥燥的热已然凉了下来。坐在菩提树下看夕阳,余晖把南海观音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海面上,像一道金色的桥。海风吹过椰林,发出“簌簌”的声响,远处的浪涛依旧在拍岸,可听在耳边,竟与寺里的钟声有了几分相和。忽然明白,“心无本尘,落雪听禅”的真意——心若干净了,何处不是禅境?落雪可听,涛声可听,就连自己的心跳,也能听出禅的韵律。
![]()
想起清雍正帝的《听禅》诗:“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原来禅心从不是要躲进深山古刹,而是在尘世里保有一份清明。禅是什么?或许就藏在这些寻常景致里。是椰子树在风中摇晃的弧度,是菩提叶飘落的速度,是香火燃尽时那缕青烟消散的轨迹。它不讲道理,不立文字,却能让人在某一刻忽然怔住。就像此刻,看椰子树的影子在地上慢慢拉长,看菩提叶一片片落下又被风卷走,看老僧扫过最后一片落叶,竹扫帚轻轻靠在墙上,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与菩提树的影子叠在一起。脑海中“轮回”二字渐渐变的温柔而清新。叶生叶落,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人来人往,不都是一场又一场的轮回么?每一次结束里,都藏着新的开始。
![]()
人生如梦,那些得意与失落,不过是梦里的光影。就像这南海的浪,涨了又退,退了又涨,却从未失了奔腾的力气;就像这寺里的香,燃了又灭,灭了又燃,却始终传递着向善的心愿。修心养性,不是要躲进深山,不是要变得无悲无喜,而是在起落间学会从容。像观音像前的那株菩提,见过太多悲欢,却依旧在风里舒展叶片,把影子投给每一个需要慰藉的人。
![]()
海风拂过耳畔,带着海的咸与禅的静。我知道,这场听禅的旅程没有终点,它会跟着我穿过市井的喧嚣,走过人生的褶皱,在某个寻常的清晨或黄昏,忽然想起三亚的那片海,那尊佛,那声穿过菩提林的风.原来禅一直在那里,在你我对世界温柔以待的每一刻里。
![]()
山水间三篇之三《听禅》,本文配图源于作者
作者简介
![]()
李邦贵
李邦贵,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会员。菏泽古称曹州,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誉,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牡丹花正艳,诗酒著华章。欢迎大家来大美菏泽做客,书一笔清远,留岁月芳香。
平台简介
网络文学
NetLiterature
本平台作品曾被山西文创、攀枝花幼儿园、西安广电、山东荷泽融媒、深圳女企业家发展促进会、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蒲城文艺、黑龙江望奎融媒之声等媒体或组织机构付费或公益获授权使用。
主编
天美五星
做时尚之事 话文化之观
正生活之风 扬艺术之能
传播原创文化 弘扬创作精神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在文学的路上同行,路上有你、有我、有她,有我们的点点滴滴。因为有心,所以精彩,因为有情,所以温暖,因为有爱,所以欣赏。原创有您,一路芬芳。
原创投稿渠道:
微信+:Aifezhang
邮箱+:NetLiterature@sina.com
微博+:@天美五星
平台支持:各大新闻网络平台
【广告投放 后台联系】
本公众号网络文学旨在对原创作品公益宣传,同时获天美五星/天美新媒等全媒体支持,全网传播,百度搜索、微信搜索、360搜索、搜狗搜索等都将能检索到发布的原创作品,所发布原创首发作品均获作者授权、非授权部分会特别注明,欢迎各位文学原创作者投稿,作品可文字、可音频、可视频等不限于形式......记得为作者点个赞以表鼓励^_^
欢迎关注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NetLiterature
您的关注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