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过期药还能服用吗?
家中药箱里翻出一板过期几个月的抗生素,是顺手丢进垃圾桶,还是抱着“别浪费”的心态吞服?面对过期的阿司匹林,是坚信“外观无变化就问题不大”,还是果断处理?日常生活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颇具代表性。然而,国家卫健委的一场发布会为这场争论画上了休止符。
过期药还能服用吗?
国家卫健委给出权威回答
9月22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药师张海英面对记者提问,明确否定了“过期药只是药效差,没变质就还能吃”的观点,给出了清晰且坚决的答案:药物过期以后,不管外观正常与否,都不要再使用。
许多民众对过期药品的认识一直存在一个关键误区,认为只要颜色、形状、气味未变,药品就依然安全有效。然而,科学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张海英药师从三个层面揭示了过期药物的真实风险。
首先,药效衰减是过期药最直接的“失效”
药品的有效期是经过严格科学实验确定的保证其安全有效的期限。一旦超过保质期,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会逐渐分解、含量下降,甚至完全失效。以抗生素为例,服用过期产品后果尤为严重。它非但无法担当‘细菌克星’的职责、有效杀灭病原菌,反而会因治疗无效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更危险的是,这种无效治疗极易催生细菌耐药性,当体内的细菌在低药效环境下“侥幸”存活并产生适应性后,可能导致未来使用同种甚至多种抗生素都难以起效,酿成“无药可用”的严峻局面。
其次,“化学变质”是隐藏更深的健康杀手
即使药品外表看似完好,其内部可能已经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张海英特别以家庭常备药阿司匹林为例进行了说明。阿司匹林在过期后,其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会逐渐分解,产生水杨酸。这种分解产物对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擅自服用过期的阿司匹林,不仅不能缓解病痛,反而可能引发胃部不适、甚至胃黏膜损伤或胃出血,可谓雪上加霜。
再者,微生物污染不容忽视
某些剂型的药品在过期后更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例如,过期眼药水可能已成为细菌的“培养液”,若继续使用,极易引起眼部感染,导致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视力。
“特别提示大家,药物过期以后,不管外观正常与否,都不要再使用。”为此,张海英在发布会上斩钉截铁的表示。
专家支招
安全处理家里没吃完的药
家里的药箱中,总会有一些没吃完的药品,过期后随意丢弃可能危害环境与公共安全,没过期的处方药转让又属违法,这些“药箱子里的剩余品”该如何安全处置?多位专家给出了详细解决方案。
对于过期药物,张海英建议遵循“破坏药物加密封丢弃”原则。处理时需先从药盒中取出药片或胶囊,将其捣碎后用白纸包好,再放入密封袋密封,最后准确丢弃到“有害垃圾桶”,避免药物成分泄漏造成污染。
针对没吃完且尚未过期的处方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刘瑞爽提出三种安全处置方法。
最推荐的是参与药品回收计划,市民可通过搜索“药品回收点+城市名称”,或直接联系当地药店、医院及卫生部门查询回收点,目前全国已建立890个药品回收点,能实现药物的专业环保处理;
其次可通过邮寄项目回收销毁,如京东健康推出的“过期药回收”服务,为不便前往回收点的市民提供便利;
若以上两种方式均无法实现,对于普通非高风险药物,可进行家庭垃圾处理,需将药物(勿碾碎)与咖啡渣、猫砂或泥土等不可食用物质混合,装入密封容器防止泄漏,丢弃至普通家用垃圾桶(勿入可回收垃圾),且丢弃前务必移除药瓶或包装上的个人信息,避免隐私泄露。
刘瑞爽特别提醒,家庭处理方式仅适用于普通止痛药、抗生素等非危险药物、阿片类药物、含芬太尼药物、化疗药物等高危药品,以及针剂、锐器,需优先选择回收点处理或咨询药剂师,不确定药物属性时,也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剂师求助。
来 源 / 央视新闻、界面新闻
平台调整了推送规则
并点击文末 “在看” 与 “点赞”
2026年卫生资格考试备考要趁早!华医题库更新快、功能全:视频课程、海量题库、精品模拟卷、晋高面审辅导一应俱全,更有每日免费刷题福利!点击卡片,立即开启高效复习!
![]()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