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到前任点赞共同好友,手指悬在屏幕上方那三秒,我差点把刚吃进去的烤冷面吐出来。
![]()
不是还爱,是突然意识到:原来分手也可以像调休,先保留个“联系方式”,哪天想加班再回去。
![]()
剑桥刚发的论文说,拉黑会真疼,像拔指甲。
我信,我拔过,当晚梦见自己微信列表只剩文件传输助手。
可留着更怪,朋友圈权限改到“最近三天”,头像灰掉,像给尸体盖了层纱。
数据说68%的人不走绝路,42%还能复合。
我周围没一个成的。
阿May跟前任冷静了六个月,约出来吃火锅,对方把毛肚涮老了,她瞬间清醒:原来讨厌的点还在,只是毛肚替她说出口。
更鬼的是抖音那个,教人“分阶段断联”:先取消星标,再关提醒,最后才拉黑。
跟拆炸弹似的。
我照做,第二步就失败,手一抖把备注改回原名,系统立刻提示“对方正在输入”,吓得我直接把手机塞进冰箱。
说穿了,留联系方式最怕的不是旧情复燃,是半夜收到一句“在吗”。
那一刻你才发现,通讯录里躺着的不是前任,是你自己没处理完的狼狈。
回不回都尴尬,不回显得没放下,回了又怕再掉坑。
后来我想了个损招,把聊天框设成免打扰,再丢进“折叠”里。
眼不见心不烦,偶尔翻出来,像看博物馆里那只被自己撞裂的瓷碗,裂纹还在,但不会再割手。
真正让我松口气的,是某天他发“生日快乐”,我隔了五个小时回“谢谢”,内心毫无波澜。
那一刻我知道,留不留微信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在毛肚老掉之前,安心把它夹回自己碗里。
分手不是拔指甲,也不是调休,是把共同好友的赞当成普通红点,滑过去,继续吃烤冷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