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旁边的高标准农田里,两辆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运粮的车辆在田间道路上疾驰。
“昨天天气放晴,今天又变得阴沉沉的,但是只要农机能下地,就赶紧收割。”种植680亩玉米的郾城区新店镇种粮大户赵哲峰说,“多亏了烘干塔,刚收的湿玉米也能直接拉来烘干,不用担心玉米发芽霉变了。”
![]()
漯河市郾城区高标准农田内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抢收玉米。杨婉新 摄
据悉,郾城区通过高速口接引、跨区对接,并依托农机云平台及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引入履带式收割机。结合田间泥泞实际,推行“机械+人工”双轨收割,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累计投入玉米收割机733台,其中履带式收割机140余台。同时,郾城区组建7个“三秋”生产指导服务组,每日会商研判,分片指导土壤墒情与成熟度评估,及时协调解决设备紧张等问题。
![]()
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卸粮。王帅杰 摄
当日,走进雪健粮食产业联合体,厂区中运粮车络绎不绝,大型烘干塔轰隆作响,空中运送玉米的传送带飞速运转,湿玉米经过传送带送至烘干塔,烘干的玉米经传送带进入粮仓。“从9月18日秋收起,我们就开始进行烘干作业,现有的9台烘干设备,日烘干量达400吨,服务范围能辐射周围3个乡。”雪健粮食产业联合体经理张江涛说道,“我们的烘干塔24小时满负荷运转,没有烘干容量时就先在空旷场地晾晒,有时晚上12点还在收粮。”张江涛说着又裹了裹身上的大衣,继续小跑着去指挥卸下新送来的玉米。
![]()
雪健粮食产业联合体内运粮车正在卸粮。王帅杰 摄
秋收以来,郾城区 全面梳理并公布全区99台烘干机的地址、联系方式和烘干能力,方便群众就近烘干。协调大型烘干企业、合作社开展“代烘服务”,实行预约登记、优先处理,提供收割、运输、烘干“一条龙”服务。全区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行,日烘干能力达9000吨以上。同时,各镇办摸排并登记适宜晾晒的公共场地,引导农户利用晴好天气有序晾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放闲置厂房,为周边农户提供晾晒和临时存储服务,全力保障秋粮品质。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烘干秋粮12万吨左右。
![]()
雪健粮食产业联合体内铲车正在进粮口搬运湿玉米。王帅杰 摄
持续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农机下地作业,郾城区秋收进度整体慢于往年,导致秋种也跟着延缓。对此,新店镇农技推广区域站站长刘国庆介绍:“当前全区围绕‘抢时间、保丰收、减损失’目标,全力推进抢收抢烘。针对小麦晚播的情况,我们秋收后将采取‘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以好补晚和越冬期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小麦生长’的‘四补一促’方法,待土壤墒情适宜时抓紧翻耕整地、抢时播种,力争在适播期下限前后完成播种。全力以赴确保种足种好小麦,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截至10月8日17时,郾城区已收获秋粮35.6万亩,占总面积的83%。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张焕慈 实习记者 杨婉新
监制:朱一鸣 编辑:张轩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