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抢抓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机遇统筹整合帮扶力量,全力破解人才供给短缺、发展模式单一、潜能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全州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9亿元。
建好人才链,破解智力支撑瓶颈
坚持“内培+外引”并重,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下沉,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智力支撑。
建强“带头人”。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组织2181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与浙江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深入交流,理思路、解疑惑、促发展。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杭州乡村振兴学院实施学历提升和后备力量帮带计划,力促6810名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
用好“智囊团”。借助国家科技特派团、省科技下乡万里行等智力资源,引导225名高素质人才涌向基层,持续向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495名涉农驻村干部,通过引进项目、筹措资金、技术指导,多措并举帮助破解发展瓶颈。
育好“潜力股”。探索12家在川央企和12家地方国企以集团层面牵头帮县、二级公司分批帮乡、三级及以下公司组团帮村的模式,帮助欠发达县域培训县乡村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等1.2万人次,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保障。
![]()
村级集体经济讨论会现场
建强合作链,破解资源整合短板
打好联村发展、部门帮扶、村企共建组合拳,深化利益联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量质提升。
联村发展共富。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等,推行“强村带弱村”联村发展模式,推动336名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强村弱村606个,通过资金入股扶持、指导产业发展、协商解决难题等,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村级集体经济协同发展。
部门帮扶共赢。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共同体建设,依托五支帮扶力量转化项目816个,帮助谋划发展路径、引进帮扶资金,推动帮扶资源力量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先发县(市)投入4.87亿元,实施165个集体经济项目,帮助销售农特产品2387万元,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村企共建共兴。强化企业与村级集体经济优势互补,国省联系帮扶企业在县注册成立企业19家,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企业+基地+合作社+牧户+集体牧场”等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经营、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
村级集体经济青稞现代农业园区
建实驱动链,破解后劲不足弱项
坚持平均与激励兼顾,创新运营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农产品直购、土地流转、收益分红、就业培训、吸纳农户就业等方式,形成“集体+农户”的利益共同体,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村达21个。
健全示范引领机制。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托底性帮扶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州财政每年设立不少于1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20个集体经济成效突出村实施奖励,编印《甘孜州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十大典型案例》,推动互学互鉴、比学赶超。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村干部绩效捆绑制度,推行管理人员“基础奖励+增收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实行“阶梯式”分红,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积极性,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健康、科学发展。
来源:州委组织部组织二科
责编:陈思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