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家区县博物馆,凭什么杀疯全国热搜?

0
分享至


作家叶兆言说:“苏州人,文远胜于武。”

这个国庆,苏州仅凭一家区级博物馆,就用一场“文化暴击”惊艳全网。

它,就是吴文化博物馆!

2020年才开馆,短短几年便“封神”——

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

2024年拿下“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

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连续登上“中博热搜榜”全国百强,位列区县馆Top1……

一家区县博物馆,凭什么杀疯全国热搜?

文脉君为你解锁这家年轻博物馆的家底,探寻该馆在全国中小博物馆里“突出重围”的创新发展之路。

1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下称吴博),又名吴中博物馆。

它之所以能够扛起“吴文化”的大旗,根源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环太湖是江南文化的核心腹地,更是吴文化的祖源地,而吴中恰好坐落于环太湖最核心的位置。

这里藏着最地道的“江南文脉”。苏州城有2500年历史,而吴中文明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三山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吴县”,直到21世纪初撤县设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博其实应该叫“吴县博物馆”,讲好吴地故事,便是它与生俱来的使命。

苏州建城2500年,在原址上几乎没有挪过窝,这在全世界都很罕见,因此有着非常深厚的考古发现。

其“县包城”的格局像个荷包蛋:1949年吴县划出城区建苏州市,吴县便像蛋白一样包裹着苏州城区,而墓葬、遗址多在城外,所以苏州大部分的考古发现,都出自原吴县境内。

2001年吴县拆分成吴中、相城两区,但文物没分家,仍由吴县文管会管理。而吴博的藏品,正是这份旧藏,家底厚实得惊人。



吴博建成前,吴县文管会上万件文物存放在一栋小楼里,一般人难睹真容。馆长陈曾路写场馆大纲时去库房探访,看到木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珍品文物,惊叹不已:

“这些宝贝要是拿到上海博物馆,都能单独进精品展柜,定级起码二级,甚至一级。”


如今吴博有6800多套文物,一级品55件、二级品66件,“考古探吴中”“风雅颂吴中” 两个常设展,用1200件文物串起吴地的岁月长歌。新近出版的《看,国宝:吴地文物再想象》,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扒得明明白白。


2

提起“江南文化”,其源头实为“环太湖文明”。中华文明如“满天星斗”,环太湖区域便是东南地区的文明起源地之一,与黄河流域、红山文化等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根脉。

一万年前的三山岛,是环太湖文明的起点。这里虽没找到古人类化石,却有加工过的石器,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定居。那时太湖还是沼泽与零散湖泊,如果把太湖水排干考古,一定能找到“太湖人”化石,那是江南文化最早的根。


三山岛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玉石

往后推三四千年,吴中唯亭镇的草鞋山遗址,是江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还有制玉作坊,属良渚文化早期。

吴博所藏国宝级文物“黑衣陶刻符贯耳罐”,在澄湖出土,上面刻着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其中一个“巫” 字,和甲骨文写法一模一样。


黑衣陶刻符贯耳罐

到了春秋战国,太湖成了吴楚争霸的主战场。吴博的“镇馆之宝”楚途盉,就藏着吴楚争霸的热血故事。

1980年它从何山东周墓出土,墓主可能是伐楚有功的吴国将领。公元前 506年,吴王阖闾听从孙武、伍子胥的计谋,以三万兵力千里奔袭,打败二十万楚军攻占郢都。这只楚途盉,大概率就是当时从楚国贵族那抢来的战利品。


如果说曾侯乙尊盘(上)是青铜器中的“卷王”,那么楚途盉(下)则是“极简美学天花板”

在青铜器“内卷”的时代,楚途盉走出了极简“反内卷”的别样风骨。如果说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是靠繁复曲线当“卷王”,那楚途盉就是“极简美学天花板”:远看像头温和的骆驼,造型朴素;凑近了才发现,提梁和壶首上全是“楚味”十足的复杂装饰,藏着满满的细节杀。


楚途盉提梁和壶首上的复杂装饰

馆里还有一批顶级春秋玉器,来自严山窖藏。苏州有六七座吴王墓,专家推测,越国灭吴后盗掘陵墓,把玉器集中掩埋在这里。

这处窖藏不是考古挖出来的,而是上世纪80年代开山采石时炸出来的。1986年吴县文管会前去征集,从当地人手里收回玉器400多件,估计整个窖藏得有1000多件。有意思的是,里面不光有吴式玉器,还有越式、楚式和中原的。可见,这里早就是吴、楚、越文化乱炖的活力中心。


鹦鹉首拱形玉饰


虎形玉佩

值得划重点的是,吴博还藏着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琴。音乐考古专家王子初见了直呼:“光这一件战国古琴,就够建一个博物馆了。”


战国古琴

3

吴博的藏品有多能打?单说青瓷,就是“天花板”级别——两晋最好的青瓷,几乎全在这。苏州的张陵山大墓、狮子山大墓每座都出土数百件青瓷,全是业内公认的“标准器”。成分分析一测,这些瓷全是在越国烧的,也就是现在的浙江上虞上林湖,可见吴越当时的联系多紧密。


越窑青瓷楼阁式堆塑罐

一件西晋青瓷扁壶,堪称文化交融的见证。它的原型是胡人用的皮囊壶,传到汉地后改成了瓷器,还特意加了个底座,妥妥的“本土化改造范本”。


青瓷扁壶

唐代风华则凝在一面八瓣菱花形铜镜里,这是国内现存唐镜里最大最重的一件。唐代的苏州没什么大墓,这倒不是苏州不发达,当时苏州比杭州还兴旺,但吴越国把首都迁到了杭州,所以大墓多在杭州、绍兴一带。


八瓣菱花形铜镜

五代的秘色瓷是青瓷里的“白月光”。吴博的越窑秘色瓷金口碗出自七子山。除法门寺藏品外,苏州七子山出土的秘色瓷堪称最佳。

七子山这地方上海人都知道,现在还是公墓区,当年苏州没太当回事,还在那儿建了垃圾焚烧厂。其实古墓集中的地方,风水往往最好,藏着的宝贝也够硬核。


越窑秘色瓷金口碗

“姑苏繁华”不止明清,宋代苏州就已烟火鼎盛,《平江图》便是见证。当时最好的银器、瓷器、影青瓷,全在苏州。吴博的影青粉盒,就是“宋式美学典范”。


影青粉盒

吴博收藏的元釉里红云龙纹盖罐,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件元代釉里红罐。前几年一件稍逊的同类藏品拍出3亿元天价,这件孤品若上拍,估值起码5亿。

要知道,中国早期瓷器多是单色釉,能把釉色烧得这么红艳纯正,在元代简直是“技术天花板”,毕竟对釉色的精准把控,到明清才真正成熟。


釉里红云龙纹盖罐

“苏工苏作”的源头,也能在这找到——元代 “朱碧山造银槎杯”。嘉兴人朱碧山在吴县木渎镇铸就的这件珍品,登上过故宫朱家溍先生《国宝一百件》的封面。

这只酒杯以 “仙人乘槎”为题材,将银料塑造成树楂形扁舟,舟上老翁凭槎而坐,传神至极。有趣的是,乘槎仙人本来没名字,因为《史记》说张骞寻黄河源头到昆仑山,后人就把神话和历史捏合,成了“张骞乘槎”,让历史人物成了神话人物。如今存世的朱碧山作品就四件,吴博这只堪称“镇馆国宝”。


朱碧山造银槎杯

馆里还有两件元影青狮象座,是影青瓷中的翘楚。在景德镇以烧制青花成为瓷都之前,影青瓷曾风靡一时,这种介于白瓷与青瓷之间的釉色,温润雅致。可惜最好的影青大多在国外,前几年上博想办影青大展却没办成。这两件是高景山墓葬出土的珍品,墓主是佛教徒,这两件其实是佛像前的烛台。


影青狮象座烛台

明以后的东西,吴博就更多了,库房里面全是明清瓷器。这得感谢东山西山的世家大族。

东山有全国最好的成体系明清建筑,明清很多一二品大员都在这里终老。中国文人“居太湖之畔,葬虞山之脚”的夙愿,让苏州留存了海量明清瓷器,也印证了“姑苏繁华”不是吹的。后来太平天国战乱,苏州世家大族避入上海租界,反倒成就了上海的崛起。

吴博这件青花束莲纹盘,是明代永宣时期常见的青花盘纹饰,描绘的是一束青莲,以莲花、莲叶、莲蓬等配以茨菇、红蓼、香蒲等水生植物,寓意清廉高洁。明朝皇帝让御窑烧制这种瓷盘,作为赏赐大臣的物品,勉励他们要像“一把莲”一样,集多种美德于一身。


青花束莲纹盘

4

作为地方馆,吴博从没想过只做“文物陈列柜”。

它既玩得起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更沉得下心深耕本地风土——风物展上,太湖的鱼、三白、水八仙、稻米、蔬果、花草一一亮相,搭配互动项目,让观众能亲手触摸到鲜活的江南,打通了历史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的壁垒。

除了“打通”,吴博还很懂“分享”。开馆第一个特展,讲的是“博物馆怎么建起来的”——从打桩基建到装修布展,全都拍摄记录下来,好多人看了都被这份真诚打动。

这个国庆,八大主题手作体验、凉州特展研学营、博物馆特展剧本杀、博物馆非遗特色课程、“新九州”“匠艺”系列展览连轴转,把八方游客都吸引来了。

吴博现在的掌门人陈曾路是上海人,北大考古系高材生。2003年到2019年在上海博物馆当教育部主任,2019年11月正式接棒吴博馆长。筹建阶段他为吴博写了场馆大纲,苏州领导一句话把他“留”了下来:“孩子都生出来了,你自己带自己养,肯定更好。”就这么着,他从“乙方”变“甲方”,告别上海扎根苏州。

在陈曾路看来,博物馆没有级别之分,重要性全靠自身的能量、初心和抱负支撑。从筹备那天起,团队就立志把吴博打造成“高水平特色区域文化体”,要提供顶尖的文化服务与产品,才配得上苏州的底蕴。

他有句话说得很实在:“中国有太多中小博物馆,它们的发展是未来一二十年文博行业的关键。要是我们只在旁边指点江山,给大家规划的全是‘故宫之路’‘上博之路’,那跟对普通人说‘何不食肉糜’有何区别?”

而吴博探索出的经验,很多中小博物馆都能抄作业,从这个角度说,它做的事,对行业的参考价值可能比大博物馆还直接。

吴博用五年时间证明:只要接住了历史的底气,踩准了时代的节奏,区县博物馆也能玩成顶流。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曦/文 于茜同/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10-27 17:35:07
马雷斯卡:零封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知道我们早晚能进球

马雷斯卡:零封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知道我们早晚能进球

懂球帝
2025-11-02 04:38:10
湖北两金店被劫,嫌疑人戴头盔,用锤子砸开四个柜台,抢走价值60多万元的黄金!警方通报:已潜逃外地的涂某某(男,35岁)被抓获

湖北两金店被劫,嫌疑人戴头盔,用锤子砸开四个柜台,抢走价值60多万元的黄金!警方通报:已潜逃外地的涂某某(男,35岁)被抓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08:57:05
美方报道的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中国军事顾问团遭重创,秘而不宣

美方报道的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中国军事顾问团遭重创,秘而不宣

干史人
2025-10-22 20:10:03
拜仁3-0勒沃库森,豪取9连胜领跑,格纳布里、雅克松先后破门

拜仁3-0勒沃库森,豪取9连胜领跑,格纳布里、雅克松先后破门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3:19:20
钱再多有什么用?49岁抗癌成功满脸憔悴的刘谦,给中年人提了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49岁抗癌成功满脸憔悴的刘谦,给中年人提了醒

TVB的四小花
2025-11-02 01:07:32
这几天最大军事动态非韩国开搞核潜艇、是美印签署10年国防协议

这几天最大军事动态非韩国开搞核潜艇、是美印签署10年国防协议

邵旭峰域
2025-11-01 16:01:04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极目新闻
2025-11-01 10:47:06
新型诈骗来了!诈骗成功率近100%,大家一定警惕,建议转告家人

新型诈骗来了!诈骗成功率近100%,大家一定警惕,建议转告家人

削桐作琴
2025-10-01 14:57:36
不可思议!突破芯片围堵的竟然是山寨光刻机,美国收紧限制也徒劳

不可思议!突破芯片围堵的竟然是山寨光刻机,美国收紧限制也徒劳

混沌录
2025-11-01 16:25:10
24GB+1TB!新机曝光:搭载骁龙8 Elite Gen5+2K直屏!

24GB+1TB!新机曝光:搭载骁龙8 Elite Gen5+2K直屏!

Q科技基地
2025-10-30 10:07:33
朱枫直到牺牲都不知,她视若己出的继女阿菊,其实是个国民党特务

朱枫直到牺牲都不知,她视若己出的继女阿菊,其实是个国民党特务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0-11 22:50:00
大陆吹响统一号角!重磅发布2680字长文,解决台胞所有后顾之忧!

大陆吹响统一号角!重磅发布2680字长文,解决台胞所有后顾之忧!

文史风云
2025-11-01 23:27:03
退休之后,最快乐的活法,不是散步,旅游,打牌,而是这三种方式

退休之后,最快乐的活法,不是散步,旅游,打牌,而是这三种方式

文雅笔墨
2025-11-01 12:14:45
2025年,是世界的分水岭,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

2025年,是世界的分水岭,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

远方的狮
2025-09-03 19:20:36
岳母送来十只鸡,下班回来只剩一只,老婆说送弟媳,我直奔弟弟家

岳母送来十只鸡,下班回来只剩一只,老婆说送弟媳,我直奔弟弟家

小卿情感故事
2025-08-25 07:54:49
生孩子上瘾?张柏芝又怀4胎?知情人坦言情况属实,但孩子生父仍是谜

生孩子上瘾?张柏芝又怀4胎?知情人坦言情况属实,但孩子生父仍是谜

八星人
2025-11-01 13:06:12
美国发动袭击,超60人死亡!联合国发声

美国发动袭击,超60人死亡!联合国发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1 20:03:09
央视新闻竟打破常规,一天报道他三次,其中有两次专门为了讲他

央视新闻竟打破常规,一天报道他三次,其中有两次专门为了讲他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9 08:10:53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们逼我说台湾是中国的,不然就不救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壹知眠羊
2025-08-10 07:29:29
2025-11-02 04:55:00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3798文章数 1403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