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医生,我才23岁,怎么可能是胃癌晚期?

0
分享至

“医生,我才23岁,怎么会是胃癌晚期?”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张睿,攥着诊断报告的手止不住发抖。

然而,这却是残酷的现实。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这个从云南山村拼出来的学霸,刚开启五年直博生涯,前一秒还在规划实验进度,下一秒就被命运按下了暂停键——连续熬夜赶项目、三餐靠泡面咖啡凑数后,他的人生,突然被贴上了“晚期”标签。

虽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来的却太残酷。

张睿的奋斗轨迹,藏着太多年轻人的影子。

父母靠种烤烟、打零工供他读书,他从不敢辜负这份期待:大学四年泡在图书馆到闭馆,保研成功后没歇一天,转身扎进实验室;直博后更是连轴转,凌晨两三点的实验数据、清晨六点的文献整理,成了生活常态。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身体第一次报警是在今年4月,连续多日的反胃烧心让他直冒冷汗。

校医院建议做胃镜,他却想着“先把这周的实验做完”,随便买了点胃药应付。

直到7月,吃不下饭、体重骤降的他被迫就医,胃镜下的画面让医生沉默——胃黏膜大面积溃烂,病理结果显示:胃癌!

可恶的是进一步检查,让全家人绝望:晚期,伴淋巴结转移。

确诊后,父母连夜辞掉工作赶到广州,在医院附近租了间月租800元的小屋。


母亲每天早起熬鸡胸肉粥,可张睿往往喝两口就恶心呕吐,最多时连续五天靠营养针维持。

父亲白天跑医保、联系医生,晚上在折叠床上守着,头发半个月白了大半。

曾经能扛着实验器材爬四楼的小伙子,如今走几步路就要扶墙,两个月瘦了16斤。

校服裤的腰带紧了又紧,却再也系不上曾经的青春。

张睿的遭遇,不是个例。

近年来,胃癌正悄然向年轻人“下手”。

《2025中国胃癌防治白皮书》显示,我国30岁以下胃癌患者占比已从10年前的3.2%升至5.9%,且确诊时超70%为晚期。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被胃癌盯上?

这三个诱因,正是很多人的日常。

首先是长期不良饮食习惯。


年轻人偏爱烧烤、火锅、腌制食品,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高盐成分,会反复刺激胃黏膜,诱发慢性炎症;更有不少人像张睿一样,忙起来跳过正餐,饿了就用泡面、外卖充饥,胃在“饥一顿饱一顿”中逐渐失去保护能力。

其次是熬夜与压力透支。


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胃肠蠕动节律,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而学业、工作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会进一步降低胃黏膜的修复能力,让癌细胞有了可乘之机。最后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50%!


年轻人共餐时不使用公筷、忽视口腔卫生,容易交叉感染,而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是诱发胃癌的重要“推手”。

更危险的是,年轻人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如果出现这三种信号时,千万别当成“小毛病”


第一种是持续的上腹部不适。

比如饭后腹胀、隐痛,不像急性胃炎那样剧烈,却总反复出现,吃胃药也无法缓解。

第二种是食欲骤降与体重异常。

明明没刻意减肥,一个月内体重却掉了10斤以上,甚至看到油腻食物就恶心。

第三种是黑便或呕血。

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发黑(像柏油样),或偶尔呕出咖啡色物质,可能是胃出血的信号,必须立刻就医。

这些症状之所以容易被忽视,恰恰是因为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身体好”。

就像张睿最初把烧心当成“累出来的小毛病”,直到无法进食才去检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事实上,早期胃癌通过胃镜筛查就能发现,及时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可一旦拖到晚期,生存率会骤降至10%左右。

如今的张睿,仍在化疗间隙坚持看文献,他在社交平台写道:“如果能重来,我一定按时吃饭、好好睡觉。”这句话,戳中了无数正在透支健康的年轻人。

别等到疾病找上门才明白,所谓的“年轻资本”,经不起无底线消耗;那些你以为“来得及”的健康管理,从来都等不起。

好好吃饭、规律作息、定期体检,不是口号,而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负责。

毕竟,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别让一时的“拼”,毁掉了本该漫长的未来。

张睿,加油!

未来很长,下一站更精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红星资本局
2025-11-01 17:58:43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19:42:10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央视极力推荐,观众集体抵制,《澎湖海战》的60亿票房梦碎了

央视极力推荐,观众集体抵制,《澎湖海战》的60亿票房梦碎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10:09:41
11月1日俄乌:俄本土遍地开花,乌军波克罗夫斯克实施突袭

11月1日俄乌:俄本土遍地开花,乌军波克罗夫斯克实施突袭

山河路口
2025-11-01 18:46:21
里子面子都丢了,辞去乒协主席仅6个月的刘国梁,被陈梦撕光体面

里子面子都丢了,辞去乒协主席仅6个月的刘国梁,被陈梦撕光体面

仙味少女心
2025-11-01 16:04:03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广告创意
2025-11-01 14:09:44
港星冯淬帆离世,前几天还发文悼念许绍雄,晚年怒骂王晶不懂电影

港星冯淬帆离世,前几天还发文悼念许绍雄,晚年怒骂王晶不懂电影

新金牌娱乐观察家
2025-11-01 09:45:03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球童无忌
2025-11-01 23:35:06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侧身凌空斩
2025-11-01 22:23:34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72岁王毅还在奔波出席会议!为什么仍没人接替他?背后原因很客观

72岁王毅还在奔波出席会议!为什么仍没人接替他?背后原因很客观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1 11:55:40
错过了她的青春期,就不要再错过更年期,绝经的她爱上绝精的他!

错过了她的青春期,就不要再错过更年期,绝经的她爱上绝精的他!

大又元
2025-10-31 20:14:09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4:25:10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鲁中晨报
2025-11-01 15:51:06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0-31 23:44:37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1:02:12
通过一个细节的分析,网友们发现了高铁建设中的一组内幕

通过一个细节的分析,网友们发现了高铁建设中的一组内幕

清晖有墨
2025-11-01 15:14:13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01 09:19:32
著名音乐人屠颖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作品《情书》《味道》《过火》家喻户晓

著名音乐人屠颖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作品《情书》《味道》《过火》家喻户晓

鲁中晨报
2025-11-01 19:03:04
2025-11-02 02:08:49
消化石医生 incentive-icons
消化石医生
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1193文章数 12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