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头条”是运营商/通信人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设为星标,一起嬗变成长!
通信头条消息 10月9日,中国移动在安徽合肥做了件大事——在相距30公里的两个站点之间,成功验证了“通量一体传输”和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的加密通话技术。这不是实验室里的“纸上谈兵”,是把量子通信从“概念”往“实用”推的关键一步,意味着量子通信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了。
![]()
“通量一体”:量子与通信的“跨界合作”
“通量一体”是啥?简单说,就是把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光通信“揉”在一起。通过在光通信设备里加个QKD板卡,让量子信号和经典信号一起走同一根光纤,还能共用网管系统。
这么做的好处是,不用重新铺光纤,就能在现有的光通信网络基础上,快速搭起量子QKD网络。就像家里装修,不用砸墙换水管,直接在原来的水管上加个净水器,就能喝到干净水。
这次测试里,中国移动完成了量子密钥的生成、协商、分发全流程,证明这事儿能成。
量子密话升级:跨局通信的“安全补丁”
更厉害的是,中国移动借着这个机会,把量子密话技术升了个级。以前量子密话在跨局场景下,会话密钥分发是个麻烦事儿——就像两个人打电话,中间要换好几个接线员,容易出错。
现在好了,密钥管理平台直接和通量一体设备对接,能同步拿到QKD生成的量子密钥;业务服务平台也能安全分发密钥,实现主被叫跨局加密互通。
这就解决了“跨局通信时密钥怎么安全传”的问题,就算有人想窃听,也得破解量子密钥,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意义在哪?筑牢数字经济的“安全底座”
这次测试最大的意义,是把通量一体能力和保密通信业务“连”起来了。以前量子技术是“单打独斗”,现在能和实际业务结合,说明它真的能用起来。
中国移动说,未来要以这个为样板,推动量子城域网大规模建设,加快制定相关标准,构建自主可控的“抗量子”安全基础设施。
说白了,就是要给数字经济建个“安全罩”,防止量子计算攻击——毕竟量子计算速度快,传统的加密方式可能扛不住,而量子通信能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移动这事儿做得扎实,不是盲目追热点。从之前的量子密话手机、量子三重加密技术,到现在通量一体传输,每一步都在往实用化走。量子通信不是“未来技术”,而是“现在就能用的技术”,它会让我们的通信更安全,不管是打电话、发消息,还是传输重要数据,都能多一层“保险”。
这事儿还没完,接下来中国移动会继续深化量子通信技术攻关,让更多人用上量子安全服务。说不定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手机里都会有个“量子密钥”,打电话、上网都更安心。
关于通信头条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你的点赞、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通信路上,一起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