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或许从头到尾都是错的——那占据了宇宙95%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可能根本不存在,只是一个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宇宙幻觉。
这个观点绝对颠覆,如果被验证,将会彻底改写人类物理学教科书,让我们数十年耗资百亿的探索付诸东流。这个理论由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拉金德拉·古普塔(Rajendra Gupta)提出,其核心研究成果9月12日发表在《星系》上,相关的宇宙学验证也已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
这不仅是对现有宇宙模型的挑战,更像是一场石破天惊的科学革命。但我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个新提出的非常初步的理论,大家看看就行了。
![]()
一、宇宙的“幽灵”
你现在想象一下,你抬头仰望星空,所见的万物——恒星、星系、尘埃,所有的一切加起来,竟然只占宇宙总质量的5%。那剩下的95%是什么?
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为这片巨大的虚空请来了两位“幽灵主角”:
- 暗物质:一个神秘的引力大师,像无形的巨手,将高速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防止它们分崩离析。
- 暗能量:一个诡异的宇宙推手,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斥力,让我们的宇宙加速膨胀,走向一个更遥远、更孤寂的未来。
这个包含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标准宇宙模型”(ΛCDM),像一部完美的剧本,解释了我们观测到的大部分宇宙现象。
但问题是,这两位主角从未真正登场。我们花了上百亿美金,在地下深处建造了最灵敏的探测器,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里进行了无数次撞击,结果呢?
连一根暗物质的“毛”都没找到!
这让无数物理学家夜不能寐。难道,我们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
![]()
二、来自宇宙黎明的“不可能”
正当物理学界陷入迷雾之际,一缕来自宇宙最深处的光,带来了转机。
耗资百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像一台时光机,窥探到了宇宙诞生仅几亿年的“婴儿期”。然而,它看到的景象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那里竟然存在着一批体型巨大、结构成熟的“巨婴”星系!
按照标准模型138亿年的宇宙年龄,这些星系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这就像一个婴儿刚出生就会解微积分,完全不合逻辑!
这场“不可能的早期星系危机”,让标准模型的根基开始动摇。要么是我们对星系形成的理解有误,要么……是我们的宇宙时钟,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
三、一个疯狂的念头
古普塔教授于是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设想:如果,那95%的“幽灵”根本不存在呢?
他构建了一个名为“协变耦合常数+疲劳光”(CCC+TL)的新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源于一个对物理学基石的拷问:谁说宇宙的基本作用力是永恒不变的?
古普塔认为,像引力这样的基本作用力,其强度(由“耦合常数”决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宇宙的膨胀在慢慢减弱。它们就像年迈的神祇,力量在漫长的时光中逐渐流逝。
当他把这个“力会变弱”的变量(用一个参数α表示)代入爱因斯坦的宇宙方程时,奇迹发生了:
![]()
- 在宇宙的宏观尺度上,这种力的减弱效应,完美地模拟出了一种斥力,驱动宇宙加速膨胀——“暗能量”的幻影出现了
- 在星系的微观尺度上,由于物质分布不均,力的减弱效应会产生一种额外的引力,尤其是在物质稀疏的星系外围,这种引力效应更强 。这恰好解释了为什么星系外围的恒星能保持高速旋转——“暗物质”的幻影也出现了
原来,我们苦苦寻找了几十年的宇宙幽灵,不过是引力大神开的一个长达百亿年的玩笑。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模型仅用同一个方程,就同时解释了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种看似无关的现象。奥卡姆剃刀原则告诉我们: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新理论,干净利落地剃掉了宇宙中95%的未知成分。
四、宇宙的新纪元
这个理论不仅解释了“幽灵”,还完美解决了韦伯望远镜的“巨婴”危机。
古普塔的模型结合了“疲劳光”假说——即光在漫长的旅行中会损失能量 。这意味着我们观测到的天体红移,一部分来自宇宙膨胀,另一部分来自光的能量衰减。
重新校准这把“宇宙尺子”后,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宇宙的真实年龄不是138亿年,而是267亿年!
不是星系们发育得太快,而是我们的宇宙时钟走得太急了。在一个267亿年的漫长剧本里,那些“不可能的早期星系”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成长、演化,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
五、历史会重演吗?
当然,古普塔的理论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验证” ,它还需要接受更多、更严苛的观测数据的检验。但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思维之窗,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更简洁、也更深刻的宇宙。
真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简单吗?没有人知道,但我却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历史会再次重演吗?
这个理论是不是和爱因斯坦当初提出相对论类似?同样是颠覆性的,爱因斯坦当初只是一个小职员,古普塔目前也只是一个助理教授,他的理论能真正达到爱因斯坦理论的高度吗?
现代科学已如此透彻,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谁又知道呢?我还是做个坚定的骑墙派吧,不敢相信,但保留相信的权利。
参考文献:
- Gupta, R.P. Testing CCC+TL Cosmology with Galaxy Rotation Curves.Galaxies2025, 13, 108.
- Gupta, R.P. Testing CCC+TL Cosmology with Observed 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 Feature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24, 964, 5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