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年过五十,性格直爽,平日里喜欢和邻居打牌、跳广场舞,生活圈子广,朋友也多。近来,她身旁的老友张叔突然面色黯淡,时常搔抓下体,原本健谈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一次闲谈时,张叔神情复杂地透露,自己几个月前,在体检时被医生诊断出感染了“性传播疾病”。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身边人——大伙儿印象中,这类疾病似乎离他们很远。可医生的一句话让大家陷入沉思:“其实通过性传播感染疾病,无关年龄,无关身份,只要存在相关风险行为和接触,危险就会悄然而至。”
你是否也曾以为,性传播疾病只与“某些群体”有关,其实人人都可能面临风险?尤其在交友圈子广泛、人际交往频繁的环境下,无防护、无意识的性行为极易让健康埋下隐患。今天就带大家揭开“性传播疾病”的真相:到底有哪8种最应警惕?它们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防护?不妨带着这些疑问读下去,别等健康亮起“红灯”才追悔莫及。
一、性传播疾病到底有哪些?专家解读8大高发风险
关于性传播疾病,很多人脑海中只停留在“艾滋病”“梅毒”这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但事实远没那么简单。医学研究证实,通过性行为主要传播的疾病至少有8种,包括: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艾滋病(HIV)、衣原体感染、乙型肝炎和阴虱病。
这8种疾病的共同点是:绝大多数通过性行为直接接触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的疾病管理指南均明确指出,“性交、口交、同性之间性接触,都是极高风险的直接传播方式。”有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95%以上的性传播疾病由性接触传播,尤其是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或伴侣更换频繁的人群,感染概率显著高于仅有一个、固定性伴侣的人群。
还有一个值得警醒的现实是,很多感染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如衣原体感染,有约50%以上患者在早期完全无症状,但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破坏却已经悄悄发生。类似的隐匿性、慢性发展,极易导致被忽视、误诊甚至漏诊。
二、“交友”广泛,性传播疾病的隐藏伤害与健康风险
可能有人会想,这些疾病不过皮肤瘙痒、分泌物增多,有什么大不了?其实,性传播疾病远不止表面症状,有些甚至“潜伏”数月甚至数年,等出现明显不适时已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以梅毒为例,早期只是生殖器部位出现无痛溃疡,不痛不痒很容易被忽略,但若长期不治疗,可导致心脏、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甚至出现痴呆、中风甚至死亡。38岁男子因梅毒晚期“痴呆”、认知功能丧失的案例,在临床并不少见。
衣原体与淋病感染如得不到及时处理,长期可引发男性不育、女性输卵管堵塞甚至宫外孕。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除了导致反复的不适,其病毒还与宫颈癌、肛门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
至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更是一旦发展到艾滋病期,几乎累及全身免疫系统,死亡率极高。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异性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主要流行途径,占比超过80%。
而起初看似无害的皮肤寄生虫——阴虱病,会导致原发部位及周边严重瘙痒、继发感染,有时也可通过共用衣被传播,但性行为仍是主要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8种疾病中,除早期梅毒、淋病、衣原体等可通过规范药物彻底治愈,疱疹、尖锐湿疣、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则目前无法根治,仅能控制复发或减缓病情发展。治愈率有限,再加上部分无症状携带者易成为家庭和社会健康的隐秘威胁。因此,预防第一,防护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
三、科学防护三步走,安全健康你我皆可达成
既然风险无孔不入,我们该如何有效保护自己?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
一是“知情决策”。了解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类型、传播方式和危害,能帮助我们更科学、更理性地评估自身风险。无论年龄与婚姻状况,主动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是预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是“安全行为”。坚持正确佩戴安全套能大大降低90%以上的大多数性病传播风险;Tips:始终从正规渠道购买安全套,使用时注意包装是否破损,切勿重复使用。此外,坚持“一夫一妻”或固定伴侣制,在不确定自身和对方健康状况前避免与多人发生性行为;避免酒后冲动做出高风险选择。
三是“早筛查、早干预”。如果曾有过高危性行为,或伴侣被诊断为相关疾病,应尽早前往医院皮肤性病科或感染科进行规范筛查。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已经非常灵敏,很多疾病仅需抽血或简单分泌物涂片即可确诊。确诊后,切忌讳疾忌医,应全程遵医嘱规范治疗,防止反复发作和传播。
同时,公众不应忽视非性接触也有极小概率传播部分疾病(如共用毛巾、衣物),尤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贴身物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