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式,然而,最佳手术切除范围的探索历经了漫长而严谨的循证之路。日本临床肿瘤研究组(JCOG)通过一系列前瞻性的影像学指导研究,深入探讨早期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逐步革新了早期肺癌的外科治疗理念与实践。本期栏目将系统梳理这一系列研究的脉络与贡献。
![]()
JCOG0201研究
定义“影像学非侵袭性”标准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影像筛查技术的进步,薄层CT检出的磨玻璃结节(GGO)日益增多,以GGO为主型的肺腺癌通常表现为惰性亚型,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极低,且磨玻璃成分占比越高,侵袭性越低,这使得传统的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术式金标准地位受到挑战。
对此,JCOG于2002年启动了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的JCOG0201研究1,旨在验证肺腺癌的影像学非侵袭性标准预测病理非浸润性的可行性。研究者最终将肿瘤长径≤2 cm、实性/肿瘤比率(CTR)≤0.25确定为非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标准,术前以此来判断病理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浸润的特异度可以达98.7%,为后续基于术前影像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JCOG0804研究
验证亚肺叶切除在早期GGO型肺癌中的可行性
JCO0804研究是一项单臂验证性临床试验,评估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在GGO为主型(肿瘤长径≤2 cm,CTR≤0.25)周围型肺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研究的主要终点是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由于GGO为主型腺癌的预后极为良好,研究人员认为采用肺叶切除术的损伤太大,因此放弃了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研究人群的5年RFS达到了99.7%,随访中未出现局部复发。结果提示,对于肿瘤长径≤2 cm、CTR≤0.25的周围型GGO为主型腺癌,亚肺叶切除术可以作为首选术式。
JCOG1906研究
探索GGO型肺癌的“观察与等待”策略
鉴于JCOG0804研究中患者预后极好,对于CTR≤0.25的小结节(尤其是纯GGO)是否必须手术存疑。JCOG1906研究3于2020年启动,旨在评估对基于CT的放射性非侵袭性肺癌患者采取密切随访观察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有望为明确GGO型肺癌的最佳干预时机、防止过度治疗提供关键循证依据。
JCOG1211研究
拓展亚肺叶切除在稍大GGO型肺癌中的应用
JCOG1211研究同样采用非随机化单臂验证设计,旨在评估肺段切除术在除JCOG0804研究的患者群以外临床T1N0期GGO为主型肺癌中的有效性4。对于纳入分析的肿瘤长径2~3 cm、CTR≤0.5的患者群(n=154),5年RFS达到了98%(95%CI:94.1%~99.4%)。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了对于GGO为主型的肺癌,保证足够切缘的亚肺叶切除完全足够,同时也提示,基于术前影像学的评估可能可以直接决定术中对GGO为主型早期腺癌的切除范围,而无需等待术中冰冻病理结果。
JCOG0802/WJOG4607L研究
肺段 vs 肺叶在侵袭性小肺癌中的对决
JCOG0802/WJOG4607L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性研究5,重点比较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对周围型影像学侵袭性腺癌(肿瘤长径≤2 cm,0.5<CTR≤1)的疗效,研究的主要终点是5年生存率。意向治疗分析(ITT)显示,肺段组和肺叶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4.3%和91.1%(HR=0.663,95%CI:0.474~0.927,非劣性单侧P<0.0001,优效性P=0.0082),肺段组优于肺叶组;两组5年RFS分别为87.9%和88.0%(HR=0.998,95%CI:0.753~1.323,P=0.9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年第1秒最大呼吸容积(FEV 1.0)的百分比差值为3.5%(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没有达到预期10%预定阈值。局部复发方面,肺段切除组更高,为10.5%,而肺叶切除组为5.4%。根据研究方案中设置的判定标准,由于肺段切除术相比肺叶切除术在5年生存率上的优效性,且在肺功能保护上具有显著优势,肺段切除术可能成为小型周围型影像学侵袭性肺腺癌的标准术式。
JCOG0802的深入探索
年龄、性别、STAS... 谁才是生存关键?
JCOG0802/WJOG4607L研究的事后分析6显示,与肺叶切除术相比,纯实性病灶NSCLC患者接受肺段切除术后的OS率有所提高,但肺段切除术的生存结局受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影响。在年龄≥70岁的男性患者中,肺段切除在OS方面显著优于肺叶切除。然而,在年龄<70岁的女性患者中,肺叶切除在RFS方面显著优于肺段切除。
肿瘤经气腔扩散(STAS)是一种肿瘤向肺部气腔扩散的新型传播模式,其与亚肺叶切除术后的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使其成为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评估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公布的JCOG0802/WJOG4607L研究最新分析7显示,STAS是R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在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亚组中,STAS阳性均导致更高的局部复发率和更短的RFS均导致更高的局部复发率和更短的RFS,但仅在肺叶切除组中观察到导致OS缩短。高级别(3级)非黏液性腺癌也是R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且与STAS存在强相关性。多变量分析显示,STAS和3级非黏液性腺癌均为RFS的不良预后指标,但仅3级非黏液性腺癌是OS的不良预后指标。这些发现强调了病理特征(尤其是组织学分级和STAS)在预后评估和未来个体化治疗决策中的重要性。
JCOG1909研究
高危早期肺癌患者,楔形切除能否取而代之?
肺段切除是解剖性切除,肺门和肺内淋巴结清扫上更具有优势,楔形切除的优点是手法简便;对于GGO为主的低恶性肺癌,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成绩相当,但对于实性成分为主的肺癌中,在复发等方面肺段切除优于楔形切除;既往没有进行过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的JCOG1909研究旨在比较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和楔形切除术在高危但可手术的临床IA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8。
小结
JCOG肺癌外科系列研究,以严谨的科学设计和长期随访数据,清晰地勾勒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理念与实践的深刻变革。这一系列研究不仅显著提升了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更深刻体现了现代肿瘤外科追求根治与微创、标准与个体化完美结合的发展方向,是临床研究推动实践进步的典范。
编辑:Faline
审校:Faline
排版:Faline
执行:Babel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