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关爱随行。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外卖小哥小尚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在节前拿到这份暖心大礼包,心里特别高兴!”他笑容满面地说,“这不仅是一份物资,更是一份对我们奔波在路上的这群人的理解和尊重。”
![]()
9月27日,徐州苏宁广场“C位铜山·金秋漫时光”文旅促消费活动现场,铜山区向新就业群体代表送上暖心福利,同时发布了“金秋关爱季”项目清单预告。从红色思想铸魂到技能培训赋能,从多元关怀暖心到服务驿站升级,这个金秋,铜山区以四大行动为笔,正挥毫书写新就业群体服务画卷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
01
以红铸魂
点亮新就业群体“精神灯塔”
铜山区将思想引领作为新就业群体服务的“先手棋”,通过红色教育、政策培训,让新就业群体在铭记历史中坚定信念,在党建赋能中找准方向。观礼抒怀感受荣光。铜山街道组织新就业群体观看93阅兵,饿了么、顺丰快递、万林网约车等企业积极响应,共同感受国家荣光。观影忆史砥砺初心。“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来临之际,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75名新就业群体代表走进影院,集中观看电影《731》。培训赋能提质增效。区委组织部举办党建赋能“四链融合”培训班,汇聚160余名“两新”党务工作者,并为新建党组织代表送上党旗、党徽、党章等党建礼包,通过“物资+培训”双支持、“理论+实务”双结合方式,有效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
02
以技赋能
筑牢新就业群体“能力底座”
聚焦新就业群体工作特性,铜山区联合多部门开展靶向培训,让安全技能、环保知识、交通规则等成为新就业群体的“随身本领”,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治理的“生力军”。育应急救护“急救员”。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社会救援队,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培训,让新就业群体化身急救“先锋队”,共同守护城市安全。育绿色环保“宣传员”。区城管局创新思路,招募外卖骑手成为垃圾分类“移动宣传员”,骑手们送餐时会附上一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让环保理念随外卖订单一起飞入千家万户。育交通安全“践行者”。区公安局针对外卖骑手出行特点,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知识培训,通过真实案例讲解和规范演示,帮助骑手筑牢交通安全防线,让每一次出行都多一份保障。
![]()
03
多元关怀
织密新就业群体“幸福网络”
从助学帮扶到文旅放松,从节日慰问到文化传承,铜山区用“实打实”的关怀,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温度。金秋助学,助力学子圆梦。区交通局为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家境困难货车司机子女发放助学金和爱心礼包,同时提供网上教学辅导资源,解决货车司机后顾之忧。文旅暖“新”,舒缓工作压力。区委社会工作部与区文旅局联合组织新就业群体及家人游览铜山区特色景点,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农文旅融合新变化,也在亲情互动中舒缓压力。走访慰问,真情直抵心田。铜山区总工会前往利国镇物流停车场面向货车司机开展走访慰问,工会工作人员化身“政策宣传员”与“服务引导员”,手把手指导入会,心贴心倾听诉求。
![]()
04
加码升级
打造新就业群体“温馨港湾”
铜山区从服务网络、人员保障、科技赋能三方面发力,让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有需能求助”。织密服务网,站点“不打烊”。盘活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建成75个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增设28个公益读书角、9个电动车充电区。司法、人社、医保窗口定期提供服务,形成多层次支持体系。站点常驻守,服务“有温度”。开展“双进入双提升”活动,党建指导员定期驻点,收集新就业群体需求;志愿者依托站点开展志愿服务,让驿站成为“温馨港湾”。优化“铜新行”,需求“一键达”。针对新就业群体“时间碎片化、需求即时化”特点,不断优化“铜新行”微信服务平台,一键查询、精准导航、线上办理,功能更加精准、迅速、便捷,让关爱服务触手可及。


秋风送爽,暖流润心。铜山区通过“红色领航+技能提升+多元关怀+服务升级”的多维举措,真正把温暖送到了新就业群体的心坎上,随着“金秋关爱季”的深入推进,这份关爱将持续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梦想花开。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委组织部
作者:梁衍雷 席亚洁 李玲
制作:李梦苇
审核:王长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