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美。
如果用花来做比喻。
她不像牡丹那般色彩缤纷、芬芳馥郁。
亦不似玫瑰那般香气扑鼻、娇艳欲滴。
但却像被月光浸润的银铃,以寂静的方式,独自美丽。
![]()
说到她,各位的眼前,一定闪现过了多个光影中的人物形象——《妇女代表》中的张桂荣、《谁是被抛弃的人》中的杨玉梅、《今天我休息》中的刘苹、《李双双》中的大凤、《金沙江畔》中的金秀等。
![]()
大多都是温婉贤淑的女子,与她本人的性格、气质十分接近。
我们对她的银幕形象都很熟悉,但对镜头之外的她,却了解甚少。
前几日,读到了一本名叫《静女其姝》的书。书中收录了从河南开封静宜女中走出的8位“新女性”的人生故事。其中包括生物化学家王勤、老鲁艺任均、艺术家孙维世、从小投身革命的席佩兰、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吴静芳等。
![]()
而赵抒音,也是她们中的一员。
通过这本书,以及赵抒音罕见曝光的一组少女照和家庭照,让我们对她,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一、
1923年7月7日,赵抒音出生于河南开封三圣庙后街路北的一个职员家庭,她的原名,叫赵书英。
在她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
赵抒音少女照
赵抒音的爷爷,从一个钱庄的小学徒,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包工头,主持过开封行宫的修缮工程。后来又开金店、搞酒楼,成为老板,购买了三圣庙后街和西大街两处房产。
但到了赵抒音父亲这一辈,家道逐渐中落。她的父亲赵维诚曾任河北省乐亭县二科科长。后因酷爱京戏,所以把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到了戏曲的研究之中。这对赵抒音日后走上演艺之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赵抒音的母亲朱紫丰,原本是江苏无锡人,后因家境贫困,食不果腹,便随家人逃难到了开封,长大后嫁给了赵维诚。
赵抒音从小就喜欢看电影,而且在看过《桃花泣血记》、《渔光曲》等这些影片后,还会模仿阮玲玉、王人美等明星的样子,表演其中的片段。
![]()
《桃花泣血记》中的阮玲玉
1936年6月,赵抒音小学毕业后,考入静宜女中学习。
这是一所由美籍修女盖夏嬷嬷在河南开封所创办的教会女子中学,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知识女性”。
但不久,赵抒音的学习生活便被迫中断。因为1937年抗战爆发,日寇的枪炮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1937年9月,金山、王莹、田方等来自上海的电影明星到开封演出《保卫祖国》、《卢沟桥》、《到前线去》等进步话剧。他们激情澎湃的表演,在年仅14岁的赵抒音的心中,产生了巨大的波澜。
![]()
1938年3月,驻守在古城开封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决定成立抗日宣传队伍,还不到15岁的赵抒音,听到消息后,毅然报名。又因为她有一定的表演基础,所以很快就被录取。她是这支宣传队中,年龄最小的演员。
在二十集团军宣传队,赵抒音演过话剧,画过漫画,还教工农唱过《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
![]()
后来,他们随部队一同前往湖南永州,并在这里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王华冰和王品素,从她们身上,接受了很多进步思想。后来王品素还成为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培养出了才旦卓玛等著名歌唱家。
![]()
才旦卓玛
在这段期间,赵抒音也参加了一些剧目的演出。而且她发现,只要自己将真实的感情投入到角色中,就能打动观众的心。
1940年冬天,二十集团军的司令商震被调往重庆军事委员会担任办公厅主任一职。于是将宣传队也带了过去。
在重庆,赵抒音参与了话剧《战歌》的排演。为了保证演出效果,他们请来了已经成为著名演员的陶金,和他的妻弟章超群,来担任导演和负责舞台灯光设计。
在相处的过程中,赵抒音和比自己大两岁的章超群,渐渐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
赵抒音当年才17岁,战乱使她过早地离开了学校,而她对知识又充满渴望,所以她特别想再次回到校园,继续读书。她原本想报考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未能如愿。后来在王华冰的推荐下,她进入战区学生进修班,进行学习。而令她高兴的是,她的二姐赵书真,也在这个班,两人成了同班同学。
后来,她们又进入位于重庆江津的国立第十七女子中学学习。同时,赵抒音又因为身材高挑、相貌美丽,又能说一口普通话,而被学校安排参加了《大地回春》等话剧的演出。
![]()
1942年,她的二姐赵书真考入了在昆明的西南联大,赵抒音便将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钱,交给二姐做学费。
那时她生活很艰苦,初中毕业后就很想早点参加工作。于是经陶金的推荐,她进入教育部实验演剧队做演员。这年,她20岁,在曹禺创作的话剧《蜕变》中,一人分饰夏要如和况太太两个角色。
![]()
演剧队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赵抒音的心中,仍对校园生活充满渴望。所以尽管她当时已经20岁了,但还是决定读完高中。因此她在1943年的9月,又回到国立第十七女子中学继续读书。
而在这之前,她和真心相爱的章超群举办了订婚仪式。
这段读书的日子,赵抒音从大量中外名著中吸取了营养。学校排演根据《红楼梦》改编的话剧《郁雷》,“贾宝玉”的扮演者,就由赵抒音女扮男装担任。
![]()
但当赵抒音读到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她的未婚夫章超群,因工作需要将赶赴昆明,于是他来找到赵抒音,希望她能一同前往。
赵抒音想到自己的二姐就在昆明,于是就答应了章超群的请求。来到昆明后,章超群进入大鹏剧社工作,而赵抒音则考取了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
可这时,战事愈发激烈,学生也无法安心读书。1944年12月,赵抒音又和章超群一起,回到了重庆,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
而在路途中,这对小情侣,就把婚给结了。
![]()
当时章超群的姐夫陶金,已经是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大明星了,在陶金的举荐下,赵抒音成了抗建堂的一名票务员。
而令赵抒音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将降临到了她的身边。
二、
1945年春节刚过,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史东山,创作了一个电影剧本叫《还我故乡》,准备搬上银幕。演员原本已经定下陶金、张翼、钱千里等明星,而女主角陈苗影则拟定由项堃的夫人阮斐担任。
![]()
阮斐
可恰在此时,阮斐发现自己有了身孕,难以继续拍戏。于是史东山只好另选演员。
这时担任男主角的陶金,就向史东山推荐了赵抒音。
但史东山对赵抒音的情况并不了解,于是就对赵抒音进行了严格的面试,还将《还我故乡》的剧本交给她,让她写一个“陈苗影”的人物小传。
赵抒音知道机会难得,所以表现得十分认真。当她将人物小传交给导演,史东山很满意,在试过镜头之后,便决定由赵抒音扮演陈苗影。
![]()
因为赵抒音对陈苗影这个角色的生活很熟悉,所以演起来很是得心应手。史东山对她的表演,很是欣赏。
这之后,22岁的赵抒音便成为了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基本演员。
![]()
当时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如陶金、白杨、舒绣文、秦怡等,赵抒音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表演方面的知识。
1945年8月14日,赵抒音从广播里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她激动极了,和章超群以及其他的同事们一起,涌上街头,庆祝抗战胜利。
而伴随着抗战结束,她和章超群的第一个孩子,也来到了这个世界,取名叫章辉远。
当时陶金和妻子章曼苹都希望回上海发展,于是邀请章超群和赵抒音一路同行。他们包了一条运货的木船,顺长江而下,一路奔波了两个多月,才终于回到上海。这时,已经是1946年的2月初了。
![]()
陶金和妻子章曼苹
陶金因为是大明星,所以一回到上海,就接连主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部大片,并一跃成为最红的明星。而赵抒音则只能在一些话剧中出演角色。
1947年,中国电影制片厂计划拍摄《万象回春》,由汤晓丹担任导演,男主角赵大猷的扮演者,他选择了穆宏,女主角蓝碧华则选了陈燕燕。可最终因陈燕燕要价太高,所以未能进入剧组,汤晓丹大胆启用了赵抒音。
![]()
赵抒音在影片中呈现了较为质朴的表演,获得了导演汤晓丹的赞誉。
1949年年初,淮海战役取得胜利,上海解放指日可待。这时中国电影制片厂有人请赵抒音一同去台湾,但遭到她的拒绝。她安心等待解放军的到来。
![]()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并于这年的11月16日成立了上海电影制片厂。赵抒音成为了其中最早的电影演员。而此时,她的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上一个是男孩,这一个是女孩,她和章超群给女儿取名章依白。
在赵抒音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她积极地参加理论学习,并自觉改造自己,为塑造“工农兵形象”而进行着准备。这年12月,她还成为了共青团员。
![]()
章超群进入上影厂后担任起了摄影工作,参与拍摄过秦怡主演的《农家乐》等电影。
夫妻二人都要求进步,比翼齐飞。
1950年,导演冼群执导电影《女司机》,安排著名演员舒绣文扮演女主角孙桂兰、孙道临扮演周技师。而27岁的赵抒音,也得到了一个戏份很重的角色,那就是青年女火车司机冯小梅。这是她进入上影厂后所出演的第一个角色,她较好地完成了这次表演任务。
![]()
1952年,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又是个男孩,取名章煌远。
1953年9月,上影演员剧团成立,赵抒音成为其中的演员。除了参演电影外,她还在话剧《妇女代表》中出演了女主角张桂容。
![]()
当时上影演员剧团为了提高演员们的可塑性,以及塑造“工农兵形象”的能力,别出心裁地搞了一次竞赛。那就是将演员们,分成5个组,同时排演《妇女代表》,看谁演得好,谁就有机会进北京参加会演。
结果,在5位扮演张桂容的演员中,数赵抒音演得最为神形兼备,所以她很快就脱颖而出。后来上影厂《妇女代表》拍成电影,也仍由赵抒音来饰演张桂容。
![]()
这是她第一次在上影厂的电影中出演女主角。
很快,她又在电影《不能走那条路》中出演了农村妇女秀兰一角,同样演得朴实自然。
![]()
1956年春天,赵抒音和章超群的第四个孩子出生,夫妇俩给这个小儿子,取名章耀远。
生完孩子没多久,赵抒音就回到了镜头前,陆续出演了《常青树》、《谁是被抛弃的人》、《聂耳》、《万紫千红总是春》等电影。
![]()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正当她以饱满的激情创作角色时,一场风暴不期而至。
三、
原因出在她担任主演的《谁是被抛弃的人》这部电影上。
![]()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干部进城之后,腐化变质,为了骗取年轻美貌姑娘的爱情,而不惜抛弃自己的原配妻子和孩子。
《谁是被抛弃的人》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目的应该是起到警醒的作用。
但1957年,一场“反右”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突然有一天,一篇针对《谁是被抛弃的人》的批判文章出现在了《中国电影》杂志上。
![]()
紧接着,电影界许多人都开始陆续批判这部电影,称它“抹黑了现实,歪曲了生活环境,是对党的攻击”。这令赵抒音非常惶恐。
而且当时,她的二姐夫李寿松、章超群的姐姐章曼苹等,也都被打成了“右派”,所以他们夫妇二人就更加小心谨慎。
好在他们的事业并未受到多大影响。1957年上影厂“分家”,赵抒音进入海燕厂做演员,而章超群则被分配到美影厂,从事专门的儿童电影拍摄工作。
![]()
章超群
1959年10月,赵抒音刚刚和演员剧团的同事们庆祝完国庆十周年,便接到了一项表演任务,那就是在电影《今天我休息》中,出演女主角刘苹。
![]()
但接到这个角色的时候,赵抒音完全没料到,这部影片的影响力,会那么大。
她只是像以前一样,非常认真地阅读剧本,研究角色,并从形象气质上,与剧中人物更加靠拢。
结果,电影《今天我休息》拍完上映后,这部制作成本仅七万元的电影,竟大受欢迎。扮演男主角马天民的仲星火,和扮演刘苹的赵抒音,都因此收获了无数掌声。他们也更加坐稳了上影演员剧团实力派演员的位置。
![]()
1961年,赵抒音在电影《李双双》中出演了大凤一角。1963年秋天,她又加入到了《金沙江畔》剧组,出演女红军金秀。这两个角色,她都完成得很好。
![]()
赵抒音和张瑞芳在电影《李双双》中
但观众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拍摄《金沙江畔》之前,赵抒音就被查出重病,急需住院治疗。但她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竟忍着病痛折磨来到四川阿坝州坚持拍摄。直到影片拍完,她才进入上海中山医院做了手术。
![]()
而康复没多久呢,她就又出现在了电影《年青的一代》剧组,在其中出演夏淑娟一角。
这时,她的丈夫章超群,也在工作中,取得了好成绩。他进入上海美影后,专注于木偶片的拍摄,所制作的《和平鸽》、《雕龙记》等反响不俗。《雕龙记》还在国际影展中获得了大奖。
![]()
可谁能想到,正当夫妻俩铆足了劲齐头并进时,随着一场运动的到来,他们双双被“打倒”。
1966年夏天,先是章超群被贴大字报,并被关进“牛棚”写交代材料。工资也从179元,降到了36元。
然后赵抒音因为在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二十集团军的宣传队和中国电影制片厂,而受到审查和批斗。
![]()
在高压之下,赵抒音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所幸章超群生性乐观。他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不断给赵抒音打气,还特别叮嘱女儿一定要时刻陪伴在母亲身边,以防意外。
这时他们的几个孩子,也都受到牵连。老大章辉远从上海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到江苏吴江的军垦农场劳动锻炼。老二章依白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嫩江的农场工作。老三章煌远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江岛崇明的农场工作。唯独老四,因为年幼,留在他们的身边。
![]()
赵抒音这个人很听话,让干啥就干啥,所以厂里认为她“改过”态度比较好。1973年上影厂决定将经典影片《渡江侦察记》进行重拍时,厂里就安排她在其中出演了陈老奶奶这一角色。影片样片出来后,有某位女首长说“赵抒音老年妆还可以,就是手太胖太年轻了”。于是她为了更加贴近角色,在短时间内就让自己瘦了下来。
![]()
1974年,上影厂决定将话剧《赤脚医生》改编成电影《春苗》搬上银幕,赵抒音又很意外地得到了在其中出演小龙奶奶一角的机会。
![]()
这两部影片上映后,在当时影响很大,除了张金玲和李秀明两位花旦大红大紫外,赵抒音等老戏骨的表演,也获得了广大影迷的认可。
时间进入80年代后,赵抒音和其他的老演员们一样,也再次迎来了艺术创作的春天。她分别在《蓝光闪过之后》、《玫瑰香奇案》、《我们的小花猫》、《海之恋》、《飞吧,足球》、《爱情啊你姓什么》、《心灵深处》、《华佗与曹操》、《小城细雨》等多部电影中出演角色,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1984年6月,61岁的赵抒音从上影厂退休。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工作,而是继续接拍了《二十年后再相会》、《公寓》、《在水一方》、《业余警察》等多部影视作品。
![]()
1996年,73岁的赵抒音,和自己的老搭档仲星火、马骥、强明、陈述、李保罗等一起,又共同出演了《今天我休息》的续集《今天我离休》。昔日老友,再次相聚,无比欢乐温馨。
![]()
其实赵抒音的晚年生活,过得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她除了有更多的时间操持家务之外,还陪伴老伴章超群去了很多地方旅游。比如他们一同去了日本看望小儿子章耀远,一起去了香港探望章曼苹。此外,她还阅读了大量书籍,这是她从小到大的爱好。
![]()
赵抒音的几个孩子,都发展不错。其中三儿子章煌远,还成为了作家,由他创作的散文集《在心灵最微妙的地方》,以温馨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此外,在《静女其姝——从静宜女中走出的她们》这本书中,关于母亲赵抒音的部分,也出自他的笔下。
![]()
19赵抒音和章超群与长子章辉远、次女章依白、三子章煌远、四子章耀远等合影
2001年,78岁的赵抒音,还在电视剧《越活越明白》中出演了好婆这个角色。
但其实在拍摄这部戏的时候,她就已经发生过脑梗阻了。但她还是坚持把戏拍完。
2002年10月8日,正当《越活越明白》在荧幕上播出的时候,赵抒音再次突发中风状况,最终因医治无效而离世,享年80岁。
4年后,她的老伴章超群,也随她而去。
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赵抒音老师在80年的时光里,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
她这一生,从未追逐过炫目的光环,而是如涓涓细流,沉静地浸润着每一方舞台、每一个角色。
幕起幕落间,她将满腹柔情与刚毅,悉数化作了角色命运的悲欢。而当繁华落尽,她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远去时代最优雅的背影——那是在任何境遇下都未曾改变的从容与温厚,是在平凡生活中守护的素心。
她让我们相信,一个演员最大的成功,是当所有的掌声归于寂静,人们依然能从她塑造的灵魂中,汲取到温暖与力量。
![]()
如今,赵抒音老师的身影虽已渐行渐远,但她所倾注的那些角色,却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那么,当今天我们再次说到她,各位最难忘的,又是她所扮演过的哪个经典角色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