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界有这样一件作品,融合了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笔法,此作笔笔高妙入神,字字充满仙气,启功先生曾赞道:我学他50多年,也只懂一点皮毛!这便是著名的《董其昌行书辋川诗册》也即《董宗伯书王右丞辋川诗真迹》。
![]()
董其昌在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他不仅是“二王”衣钵的正统传人,更是能够将“画境”与“书境”巧妙融合,将文人书法推向高潮的一个人。更是300年来对书坛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代书宗!
![]()
后世有人称赞他的书法:六体八法,靡所不精,丰采姿神,飘飘欲仙。康熙皇帝毕生喜爱董其昌的字,将其奉为“圭臬”,他盛赞董字:“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
一句话道出了董其昌的书法源流、风格以及历史地位。董其昌书法从技法上而言,乃是后世迹近古人笔法堂奥的敲门砖,从气度上来看,更是“医俗”之良方,从格调上品评,后世更是无一人能及。
![]()
学界认为,董其昌得王羲之用笔之“虚处”,独得空灵隽永之美,又兼米芾、赵孟頫笔法精髓,他的这件《行书辋川诗册》,以行书为主,兼有楷、草,楷之端雅温和、行书秀逸出神、草书潇洒磊落,若能将此帖临摹精透,在书写格调上可更上一层楼。
此作为纸本册页,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容为唐代王维的诗作,全文超过500字,字径大小约2厘米。起笔以侧锋轻入后迅速转为中锋,保留晋人“一搨直下”的率真,却省去装饰性动作,尽显“淡”的美学追求。
![]()
通过提按变化控制粗细,起笔轻提,中段稍按,收笔虚挑,转折“圆转含方”,避免柔媚之病。结字欹侧疏朗,笔画间的留白营造出“疏宕萧散”的视觉效果。淡墨为主,浓墨破醒,既醒神又不突兀。
![]()
此作将文人书法的“淡”“雅”特质推向极致,为帖学注入新的审美维度,成为学习晋唐笔法的一条“捷径”。清人翁同龢盛赞:“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
![]()
此作原作藏于台北故宫,乃是一件书坛至宝,将它临摹通透,笔法水准会有质的飞跃,作品气韵也能清新脱俗了。
![]()
而今,我们将其原作进行了博物馆级的超高清1:1复刻,并配以逐字释文,以便于大家临摹学习。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