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175 万人次大迁徙!南京火车站通宵运转,彩虹地贴藏着暖心细节

0
分享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南京火车站的玻璃穹顶,洒在布满行李箱滚轮印记的大理石地面上时,来自安徽滁州的大学生李萌萌终于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走出了出站口。她抬头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 ——2025 年 10 月 8 日 7 时 12 分,距离假期正式结束还有不到 17 个小时。“



还好没耽误明天上班打卡,” 李萌萌一边说着,一边顺着地上醒目的蓝色地贴走向地铁 3 号线入口,地贴上 “地铁换乘由此进” 的白色字体在人流中格外清晰。这一天,像李萌萌这样奔波在返程路上的旅客,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了 2175 万人次,一场跨越山海的 “回家” 与 “返岗” 大迁徙,正在全国铁路网中有序上演。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京火车站及南京南站在此次返程高峰中,承担着连接华东、华中与华北地区的关键角色。10 月 8 日当天,南京两大火车站累计发送旅客突破 45 万人次,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12%,其中南京南站单日发送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32.8 万人次。



这样庞大的客流背后,是无数家庭团聚后的别离,是学子们假期结束后的归校,也是打工人新一轮奋斗的开始。



在南京南站的出站大厅里,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旅客,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返程众生相。靠近东出站口的角落里,一对老年夫妇正相互搀扶着整理行李,老爷爷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车票,票面上 “南京南 — 徐州东” 的字样格外显眼。“孩子在徐州工作,中秋跟他一起过的,这不一放假结束就得回去了。” 老奶奶笑着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舍,“今年车站特别贴心,知道我们老年人眼神不好,不仅有志愿者帮着拿行李,地上还有彩色的指引贴,跟着走就不会迷路。”



顺着老奶奶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地面上分别贴着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地贴,红色指向公交站台,蓝色指向地铁入口,黄色指向出租车等候区,三种颜色的地贴如同三条彩色的丝带,将原本可能混乱的出站流线梳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可视化的指引措施,南京南站在此次返程高峰中,还推出了多项人性化服务。针对夜间到站的旅客,车站在 10 月 7 日至 8 日期间,启动了通宵运行模式,不仅所有售票窗口根据夜班车开行情况延长服务时间至次日凌晨 2 时,还在候车大厅增设了临时休息区,提供免费的热水和充电服务。“



我坐的是凌晨 1 点多到的火车,本来还担心出了站没车回家,没想到车站不仅有通宵地铁,还有志愿者引导换乘,特别方便。” 刚毕业不久的上班族王宇说,他此次是从武汉返回南京,为了不耽误 10 月 9 日的工作,特意选择了夜间的返程车次。据南京南站工作人员介绍,仅 10 月 7 日夜间,车站就加开了前往上海、杭州、合肥等方向的夜间高铁列车 38 列,累计输送旅客超过 5 万人次,有效缓解了日间的客流压力。



在客流疏导方面,南京南站更是下足了功夫。考虑到返程高峰期间旅客携带行李较多,车站在每个出站口都配备了行李搬运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大多是来自南京本地高校的学生,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色马甲,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我们从 10 月 1 日就开始在这里服务了,主要负责帮旅客拿行李、指引方向,每天工作 8 个小时左右。”



志愿者小李告诉记者,虽然每天要走几万步,胳膊也因为搬行李变得酸痛,但看到旅客们顺利换乘时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此外,车站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前预判客流高峰时段和重点换乘方向,通过调整安检通道数量、增开临时检票口等方式,减少旅客的等待时间。数据显示,10 月 8 日当天,南京南站旅客平均出站时间较平时缩短了 15 分钟,换乘地铁的平均等待时间不超过 8 分钟,未出现长时间拥堵的情况。



其实,南京南站的这些举措,只是全国铁路应对返程高峰的一个缩影。10 月 8 日当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 2175 万人次,加开列车 2189 列,创下单日加开列车数量的历史新高。从北方的北京西站到南方的广州南站,从东部的上海虹桥站到西部的成都东站,全国各大火车站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保障旅客的返程之路顺畅有序。



在北京西站,车站推出了 “重点旅客预约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群体,提供从进站、候车到出站的 “一站式” 帮扶;在广州南站,车站联合当地交通部门,开通了前往周边城市的直达大巴,解决旅客 “最后一公里” 的出行难题;在成都东站,车站利用智能广播系统,实时播报各车次的到站信息和换乘指引,让旅客随时掌握最新的出行动态。



这样大规模的铁路运输保障,背后离不开无数铁路人的默默付出。在南京南站的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们已经连续奋战了多个昼夜,他们坐在布满显示屏的控制台前,实时监控着每一列列车的运行情况,精准调配着线路和站台资源。“返程高峰期间,列车运行密度非常大,有时候每分钟就有一列列车进出站,容不得半点差错。” 调度员张师傅说,为了确保每一列列车都能准点运行,他们每天要工作 12 个小时以上,吃饭和休息都只能在调度室里轮流进行。



而在列车上,乘务员们同样忙碌不停,他们不仅要负责旅客的安全和服务,还要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及时清理车厢卫生、为旅客提供餐饮服务。“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往返两趟,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高铁乘务员刘女士说,但每当看到旅客们安全抵达目的地,听到他们说一声 “谢谢”,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10 月 8 日的太阳逐渐西斜,南京南站的客流高峰也慢慢趋于平稳。傍晚 6 时许,出站大厅里的人流渐渐减少,地上的彩虹地贴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此时,最后一批乘坐夜间高铁的旅客开始陆续进站,而车站的工作人员们,又开始为夜间的运输保障做准备。对于他们来说,假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放松,反而意味着新一轮忙碌的开始。



这场为期两天的返程高峰,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员流动,更是中国铁路运输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从 2008 年中国首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到如今 “八纵八横” 高铁网的逐步成型,中国铁路用十余年的时间,实现了从 “追赶” 到 “引领” 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在节假日期间,无论是单日发送旅客超 2000 万人次,还是加开列车超 2000 列,都已经成为中国铁路常态化的运输能力。而这背后,是无数铁路建设者、调度员、乘务员的辛勤付出,是中国铁路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有力证明。



当夜幕降临,南京南站的灯光逐渐亮起,照亮了旅客们前行的道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场返程高峰的结束,意味着假期的正式落幕,也意味着新的生活与工作即将开启。但对于铁路人来说,他们的工作还远未结束,因为下一个节假日的运输保障,已经在悄然筹备中。



或许,正是这份坚守与付出,才让每一次的 “出发” 与 “抵达”,都充满了温暖与安心。而那些留在车站里的彩虹地贴、通宵亮着的灯光,以及志愿者们温暖的笑容,都将成为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里,最难忘的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玉辞心
2025-11-07 07:11:34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BRTV新闻
2025-11-08 21:03:30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9 00:18:07
新冠病毒5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4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新冠病毒5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4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小舟谈历史
2025-10-15 09:27:29
49年饶漱石当众向周恩来发火,看到总理反应,杨尚昆敬佩:学到了

49年饶漱石当众向周恩来发火,看到总理反应,杨尚昆敬佩:学到了

大运河时空
2025-10-11 23:52:27
停飞中国航班,拒绝中国游客,这个专和我国作对的小国,如今怎样

停飞中国航班,拒绝中国游客,这个专和我国作对的小国,如今怎样

安珈使者啊
2025-10-31 14:27:27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懂球帝
2025-11-10 22:33:08
祸不单行!德云社又出一个“曹云金”,才明白郭麒麟的选择多正确

祸不单行!德云社又出一个“曹云金”,才明白郭麒麟的选择多正确

蒂蒂茱家
2025-11-10 16:28:19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小lu侃侃而谈
2025-06-10 20:06:43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上观新闻
2025-11-10 16:02:06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爱吃醋的猫咪
2025-11-08 22:04:01
新官上任三把火!邵佳一酝酿大换血 7大老将或遭弃用 5位新星上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邵佳一酝酿大换血 7大老将或遭弃用 5位新星上位

零度眼看球
2025-11-10 07:24:24
保洁阿姨睡办公楼2年,经理查看监控愣住,隔天给她发30万奖金

保洁阿姨睡办公楼2年,经理查看监控愣住,隔天给她发30万奖金

温情邮局
2025-10-24 13:43:13
因妻子出轨等争吵后,男子与堂哥合谋车祸撞死7岁儿子骗保 死刑!

因妻子出轨等争吵后,男子与堂哥合谋车祸撞死7岁儿子骗保 死刑!

红星新闻
2025-11-05 18:37:51
她不是知道自己错了

她不是知道自己错了

平原公子
2025-10-31 09:10:34
女子破产欲跳江轻生,被一路过男子拦住,男子:反正你也不想活了

女子破产欲跳江轻生,被一路过男子拦住,男子:反正你也不想活了

温情邮局
2025-09-04 11:22:07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4 08:27:58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农民的小帮手
2025-11-09 22:10:21
三位数的特斯拉,来了

三位数的特斯拉,来了

放毒
2025-11-10 16:12:59
2025-11-11 04:23:00
度看全球 incentive-icons
度看全球
我是一位热爱旅游的博主,热衷于分享各种旅行的经验和故事。我热衷于探索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
3786文章数 10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游戏喜加一 / Steam 商店页面 UI 全新上线

亲子要闻

杰森谈到在中国和在美国上班区别,这回答让我和妈妈都挺意外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