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
“请菲佣,是香港最划算的投资。”
每月不到 5000 港币,就能有人帮你做饭、打扫、带孩子、照顾老人,甚至遛狗、洗车都能包。
这一笔钱,比你去请一个钟点工都便宜得多。
![]()
在香港,一位洗碗工的月薪要一万五起步;
一个育婴师,随便都是两三万。
但菲佣,只要五千。
于是,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几乎家家都有一个来自菲律宾、印尼或斯里兰卡的帮手。
截至 2025 年,香港登记在册的外籍家庭佣工,已经超过 40 万人,占全港人口的 5%。
换句话说,每五个家庭里,就有一个家,是靠菲佣维持运转的,她们像一股隐形的支撑力,撑起了香港中产的体面生活。
可当你把镜头从客厅转向那扇门后的小隔间,就会发现:
有人住进舒适的高层公寓,也有人困在四平米的黑暗角落。
01
很多内地人以为,在香港请菲佣是豪宅家庭的标配,可其实,现在的香港,中产家庭几乎离不开菲佣。
夫妻都要上班,通勤加班、应酬不断,晚上回家只想休息。
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照顾、家务一堆。
哪怕请个钟点工,来回都不划算。
![]()
于是,菲佣成了最经济的解法:
她不分昼夜住在家里,既能帮你收拾一切,又能照看孩子;
关键是,她从不喊累。
5000 块对中产来说,不算痛,但换来的,却是整整一套有秩序的生活。
你早上能安心喝咖啡出门;
下班回来,饭已经在锅里;
孩子功课写完,老人也洗好澡;
这一切的“体面”,都有人在背后无声完成。
有香港人调侃:“没有菲佣,香港的中产一半都要崩溃。”
而这种依赖,已经深入骨髓。
02
但在另一边,这些帮别人打理生活的菲佣,自己的生活却被挤压得几乎没有空间。
香港房价贵到离谱。
很多雇主的工人房,其实就是用剩下的角落拼出来的:
三四平米、没有窗户,放下一张床就走不动。
有的菲佣睡在走廊,有的在厨房隔间,还有的直接铺在阳台上。
有人拍下视频:她的房间只有一扇帘子,白天晾衣服,晚上拉上睡觉。
![]()
她们在客厅擦地时,脚下是雇主孩子的玩具;在厨房煮饭时,锅里的味道不是她的晚餐。
她们的存在,几乎像空气一样透明,必要,却不被看见。
法律规定雇主要给独立空间,但什么叫“独立”?
一块能放床垫的角落,就算。当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被标价,
她们的生存空间,只能从别人的余地里挤出。
03
每个菲佣来香港,都带着一个共同的理由:“为了孩子。”
在菲律宾,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只有两三千港币;来香港当菲佣,一个月能赚五千多。
这对她们来说,是命运的跃迁。
可这份更好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的家人。
她们照顾别人的孩子,却错过了自己的孩子成长。
有的菲佣已经在香港十几年,孩子从会走路到上大学,她都没见过几次。
![]()
她们用别人的家庭,换取自己家庭的稳定。
但现实常常讽刺:
有的丈夫因为长期分居而出轨,
有的孩子因为母亲常年不在家而疏远。
“我帮别人带孩子,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长大。”
一位菲佣在接受采访时这么说。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刀子一样。
![]()
周日,是她们唯一的自由日。
你去中环,就能看到她们聚在一起,铺上报纸,野餐、唱歌、打电话。
天桥底下、广场、商场外,到处是她们的笑声。
那是她们这一周里,唯一能喘口气的时刻。
她们拍照、发视频,写着“我很好”,
可镜头外,是无数想家的夜。
04
中产家庭离不开菲佣,而菲佣,也离不开这份工作。
在菲律宾、印尼的很多小镇,
做菲佣几乎成了一种“出路”。
年轻女孩刚成年,就去学做饭、带孩子、讲粤语,
培训几个月后被派到香港、台湾或新加坡。
她们知道香港雇主要求高、节奏快、规矩多,
但也知道只要熬过去,这笔收入足够一家人生活。
![]()
“我在香港的工资,是我丈夫在家乡三个月的收入。”
一位在港工作的菲佣说。
可这份依赖,也是枷锁。
雇主解约,她们必须在两周内找到新雇主,否则就要离境。
她们不能自由换工作、不能长期定居,也拿不到居留权。
就算在香港待十年、二十年,她们也永远是“外来人”。
中介收取高昂的介绍费,有的甚至从工资里扣,一旦欠债,她们就被牢牢绑住。
![]()
表面上,这是一场互惠关系:
中产家庭得到便利,她们得到收入。
但实质上,这是一个被制度和贫穷逼出来的错位共生。
香港是一座极度现代化的城市。
地铁每两分钟一班,金融市场昼夜不息。
可在这座灯火璀璨的城市里,
有 40 万名外佣生活在阴影里。
![]()
她们是这座城市的隐形齿轮,
让上班族能准时出门、能下班吃上热饭。
她们的劳动,成就了香港的效率;
她们的隐身,也暴露了城市的冷漠。
更残酷的是
中产和菲佣,其实都被困在同一个系统里。
中产被房贷、教育、通胀压得喘不过气;
菲佣被签证、债务、身份束缚得寸步难行。
一个被困在“体面”里,一个被困在“底层”里。
他们看似在不同的阶层,其实都在替制度买单。
05
有人说,香港的成功秘诀在于高效率。
但效率的背后,总要有人去填。
外佣制度确实让香港的家庭运转得更平稳,
却也制造了一个新的“隐性阶层”。
![]()
她们没有话语权,没有归属感;
她们的劳动被需要,但她们自己被忽视。
如果有一天,
一个城市的便利,建立在另一群人的无声忍耐上,
那它的繁荣,其实早就开始漏风。
真正的文明,不是玻璃幕墙有多亮,
而是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劳动者,能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