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与国家战略的双重推动下,金融信创已成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与安全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当下,金融信创工作正步入深水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实践路径,对行业未来走向至关重要。
![]()
在此背景下,信创纵横与信创咨询联合发布《2025年金融信创研究报告》,全面梳理了当前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政策环境、实践进展、采购动态与发展趋势。报告指出,金融信创已从试点探索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成为推动金融科技自主可控、保障金融安全的核心战略。
![]()
政策驱动:全方位支持体系形成,2027年成关键节点
自2020年启动首批试点以来,我国金融信创已完成三轮试点扩容,试点机构数量从最初的47家扩展至目前的超390家。2024年起,金融信创进入“全面铺开阶段”,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纷纷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
![]()
政策层面,国家已构建起“中央-部委-地方”多层次支持体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多地政府也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例如,北京提出对优质信创解决方案最高奖励3000万元,福建、深圳等地也推出具体产业措施。
![]()
根据国资委要求,2027年底前国有金融机构须完成信息化系统的信创改造,这一明确时间表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
建设实践:全栈协同突破,头部机构率先转型
金融信创已形成“基础软硬件—硬件环境—迁移适配—应用软件”四层架构体系,呈现“硬件先行、系统突破、全栈替代”的推进路径。
![]()
![]()
![]()
![]()
以工商银行为例,其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已实现云化部署,支持超20万TPS高并发交易,日均处理量超200亿笔,核心业务系统上云比例达100%。建行、农行、中行等大行也相继完成分布式转型,成为行业标杆。
![]()
![]()
![]()
![]()
采购动向:44亿大单落地,信创采购逻辑转变
2025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发布金额超44亿元的服务器采购项目,采用鲲鹏与海光国产芯片服务器,凸显出金融机构在自主可控与技术多元之间的战略平衡。
![]()
![]()
![]()
![]()
报告显示,金融信创采购正从“政策合规驱动”转向“业务价值驱动”,标志着国产信创产品已具备成熟的商用能力。
渗透现状:OA、非核心系统替代率高,核心系统攻坚启动
目前,金融行业OA系统国产化推进最为迅速,整体替代率已达70%-80%。以某头部公募基金为例,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万亿元,面对国家信创战略与行业监管强化的双重需求,携手蓝凌成功打造全栈信创OA系统,实现了服务端、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全栈组件的无缝兼容,为金融机构信创转型提供了优质实践样本。
![]()
相比之下,核心业务系统的国产化率仍较低,仅约20%。2024~2025年成为核心系统替换启动的关键时期,预计2027~2028年中小银行将逐步完成收尾。
![]()
发展趋势:规模将破2500亿元,与AI深度融合
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金融信创市场规模将接近2500亿元,增速达35%,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未来信创将呈现三大趋势:
![]()
渗透深化:从中大型机构向中小银行、券商、保险等长尾市场扩展;
AI融合:金融垂类大模型加速落地,与信创底座结合构建“智能+可控”双引擎;
性能升级:信创系统从“可用”走向“好用”,支撑高频交易等核心场景。
![]()
![]()
![]()
![]()
![]()
![]()
下载方式
加入信创纵横知识星球(星球号:29930807)获取该报告原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