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放了个大招。他们高调宣布自己已经干翻了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GDP突破4.19万亿美元。还说三年内要把德国也拉下马。听起来是不是挺唬人?
但奇怪的是,国际社会一片安静。回想当年中国超过日本,那可是全球刷屏的大新闻。怎么轮到印度,大家反而沉默了?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数据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
咱们今天就扒一扒,印度经济光鲜外表下的另一面。
先说说外资在印度的遭遇。不少企业当初冲着印度14亿人口的红利跑去投资,想着劳动力便宜、市场又大,还能享受“印度制造”的政策福利。结果呢?一脚踩进坑里。
监管说变就变,政策反复无常,外资企业动不动就被“割韭菜”。可口可乐被要求公开配方,还要交出60%的股份,最后花了40亿美元公关费才勉强稳住。三星更惨,关键零件被加税,最后只能从越南进口整机。
小米、谷歌、亚马逊、诺基亚……几乎每家外企都在印度交过“学费”。就连印度本土企业也受不了,纷纷往外跑。去年,印度本土企业对外投资飙升到290亿美元。
![]()
外资撤离的速度比进来的还快。2025年,外商直接投资暴跌99%,只有3500万美元,但撤资和利润汇出却高达490亿美元。七年间,2783家跨国公司撤离印度,包括福特、富士康这些大厂。
越南反而成了香饽饽。2024年,越南制造业吸引外资382亿美元。为啥?人家环境稳定、政策透明。印度呢?审批慢、执行难,企业来了也留不住。
外资跑了,印度自己欠的债却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印度外债高达2.1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例84%,远超其他发展中国家。
![]()
钱都花哪儿了?一是基建,想靠这个拉动就业和经济增长;二是军备,应对周边局势。短期看GDP是上去了,长期还债压力山大。
印度外汇储备虽然接近7000亿美元,但根本不够用。为了稳住卢比汇率,央行经常抛售美元。今年5月一天就卖了12亿美元,结果卢比还是跌到1:86的历史新低。
更魔幻的是,印度现在居然靠电信诈骗“撑场面”。没错,就是你想的那种电诈。
印度凭借英语优势和呼叫中心基础,搞出了比缅北还大的电诈产业链。2022年,美国公民因电诈损失超过100亿美元,大部分源头都在印度。
![]()
流程是这样的:先在美国用户的电脑上弹出“报修窗口”,诱导转账;接着,“官方客服”打电话说电脑中了高级木马,需要进一步“杀毒”。一环扣一环,专业得很。
为什么这么多印度人干这个?因为来钱快。电诈工资是当地平均收入的四五倍,底层年轻人很难拒绝。
印度全国只有不到3万名警察能调查网络犯罪,根本管不过来。2022年,印度电诈收入接近400亿美元,而农产品出口也就502亿美元。电诈都快成支柱产业了。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GDP到底怎么算出来的?答案让人哭笑不得。
印度财年是从4月到次年3月,日本用的是自然年。也就是说,印度把2025年前三个月的数据也算进去,才勉强超过日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说了,要等明年4月再看才靠谱。
![]()
更离谱的是统计方法。晒干的牛粪被算作“生物质能源”,直接拉高了农业GDP。贫民窟的铁皮房、街边奶茶摊,全按市场价计入GDP。连黑市交易都占了GDP的29.7%。
印度国内经济学家都看不下去了,有人说从2011年起,印度GDP每年被高估2.5个百分点。
老百姓的日子根本没改善。人均收入不到3000美元,日本是3.4万美元。新德里八成底层劳工日薪不到4块钱人民币。很多人还在为喝水、用电、看病发愁。
印度政府喜欢喊口号、改算法,却不愿踏实解决根本问题。制造业起不来,营商环境没改善,民生问题一堆。光靠数字游戏,超越日本、德国?难。
![]()
经济不是比谁的数字好看,而是老百姓有没有饭吃、有没工作、有没有希望。印度要是继续自嗨,最后只能是自己骗自己。
你说这GDP超过日本,是喜讯还是笑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