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长途高铁出行后,患者王先生(化名)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悸症状,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加重,紧急前往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急诊CT肺动脉造影(CTPA)提示“双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栓塞”,病情危重,患者随即被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打响生命保卫战
![]()
患者入院当天CTPA
患者转入后,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迅速启动应急救治流程,展开全面评估。检查发现,其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心脏超声提示“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大量反流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结合影像学与临床表现,患者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中高危)”。这意味着患者随时可能进展为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团队迅速达成共识:救治必须做到“快、准、稳”,分秒不能延误!
个体化抗凝治疗,在出血与血栓之间精准平衡
治疗的核心难题很快显现:由于患者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抗凝治疗既要有效,又须严防出血风险。如何在“有效抗凝”与“严防出血”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救治成功的关键。
医疗团队经过缜密研判,决定给予患者肝素钠持续泵入抗凝,同时严密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精细化调整用药剂量,实现个体化治疗,确保疗效与安全“两手抓”。
多学科协同作战,筑起生命防线
为进一步保障救治效果,重症医学科紧急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邀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影像医学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研判病情。专家一致认可当前治疗策略,并形成“全院协同诊疗支持体系”——从病情监测到应急预案,各科室无缝衔接,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
经严密监护与规范治疗,患者病情迎来转折: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抗凝方案顺利过渡为低分子肝素,患者最终平安转出重症医学科。
警惕潜在风险:久坐易引发静脉血栓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宏亮在查房时表示,本例患者有明确的高铁长途久坐史,这是发生静脉血栓的重要诱因。久坐超过4小时即会显著增加血栓风险,若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或晕厥,务必立即就医。这也为大家敲响警钟:长途出行时,应定时活动下肢,高风险人群可穿戴弹力袜,或遵医嘱提前进行预防性抗凝。
从急诊科的快速识别,到重症医学科的精准施治,再到多学科团队的协同支持,此次成功救治展现了北京世纪坛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高效协作与专业实力。未来,重症医学科团队将继续秉持“快速响应、精准干预、全程护航”的准则,以过硬的专业技术与高效的团队协作,为每一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出诊信息
重症医学科
![]()
![]()
![]()
来源:重症医学科
作者:马为
荐稿:李宏亮
排版:李春慧
责编:王占荣 范晓 张洁
![]()
![]()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