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中的腐胺、精胺、亚精胺属于多胺类物质,是反映果品成熟度、新鲜度及腐败风险的核心指标 —— 精胺与亚精胺是果品正常生理代谢产物,具有延缓细胞衰老、增强果皮抗逆性的作用(如新鲜柑橘果皮中亚精胺含量≥50 μg/kg 时,保鲜期可延长 7-10 天);而腐胺主要在果品腐败过程中生成(如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其含量升高是果皮霉变、果肉腐烂的早期信号(腐胺>100 μg/kg 时,果品腐败率超 60%)。通过开展果皮腐胺、精胺、亚精胺检测,可精准量化三种多胺含量,弥补传统感官评价(如外观、气味)无法早期识别腐败风险的缺陷,为果品采摘期确定、保鲜工艺优化、货架期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支撑果品种植、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品质保障。
![]()
一、检测项目
(一)核心检测项目(多胺类物质专项分析)
多胺检测
(二)关联检测项目(辅助解析多胺变化诱因)
果皮水分含量检测:采用烘干法(GB 5009.3),水分过高(如柑橘果皮水分>85%)易滋生微生物,加速腐胺生成;水分过低(如苹果果皮水分<70%)会导致精胺、亚精胺分解,降低抗衰性;
果皮 pH 值检测:采用电位法(GB 5009.237),酸性环境(pH 3.5-4.5,如柑橘)可抑制腐胺生成菌活性,而中性 / 弱碱性环境(pH 6.0-7.0,如苹果)易加速腐胺积累;
微生物指标检测:检测菌落总数(GB 4789.2)与霉菌数(GB 4789.15),菌落总数>10⁵ CFU/g 时,腐胺含量多伴随升高,可协同判断腐败风险;
游离氨基酸检测:采用氨基酸分析仪(GB 5009.124),多胺前体物质(如鸟氨酸、赖氨酸)含量高的果皮,腐败时腐胺生成量更高(如赖氨酸>100 mg/kg 时,腐胺峰值可达 200 μg/kg)。
二、检测范围
适用于各类果品果皮及相关样品:
新鲜果品果皮:柑橘类(橙子、橘子、柚子)、仁果类(苹果、梨)、核果类(桃、李、杏)、浆果类(葡萄、草莓、蓝莓)、热带水果(芒果、香蕉、荔枝);
加工用果皮原料:用于制作陈皮、柠檬片、果皮酱的新鲜果皮,用于提取精油的柑橘果皮;
保鲜工艺中间品:涂膜处理后果皮、气调储存过程中果皮、冷藏 / 冷冻解冻后果皮(监控保鲜效果);
腐败预警样品:出现轻微斑点、软腐的果皮(早期识别腐败,避免整批果品损耗)。
检测领域覆盖果品种植、保鲜存储、食品加工、质量监管。
三、主要检测标准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果皮水分检测)
GB 5009.2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 pH 值的测定》(果皮 pH 检测)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微生物协同检测)
果皮腐胺、精胺、亚精胺检测是果品品质管控从 “被动应对腐败” 向 “主动预警风险” 转型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精准量化三种多胺含量,可早期识别腐败风险、优化保鲜工艺、筛选优质原料,助力果品种植户确定采摘时机、加工企业保障产品品质、流通环节管控货架期,同时助力果品产业减少产后损耗,支撑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菲优特检测服务内容
·委托检测:环境检测、植物根/茎/叶/果实/籽粒检测、海水检测、土壤检测、海底沉积物检测、农林植物类检测、水产养殖检测、微生物检测、毒理测试等
·科研服务: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细胞服务、细菌服务、新药研发筛选模型构建、疾病动物模型构建及其他开放类服务项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