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些穿着薄纱、露着半边肩膀的唐朝美人。
确实,唐朝女子的服饰放在今天都算得上大胆前卫。
但你以为唐朝的开放仅止于此吗?如果翻开那些尘封的史料,你会发现这个朝代的开放程度远远超出想象。
![]()
儿子的老婆能成为父亲的妃子,儿媳妇能当上皇后,女人可以做皇帝,这些在其他朝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唐朝却真实发生了。
那么,这个创造了盛世辉煌的王朝,到底开放到了什么地步?
唐高宗年间的某个家宴上,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
太平公主居然穿着一身男子的紫色圆领袍衫,束着革带,戴着幞头,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宴会厅。
要知道,这可是皇家的正式场合,不是什么化妆舞会。
宴席上的大臣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有的人甚至不敢抬头看。
![]()
毕竟在其他朝代,女子穿男装那是要被责罚的,更别说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了。
所有人都等着看皇帝会怎么处置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儿。
结果唐高宗看到女儿这副打扮,不仅没有发怒,反而笑着问她:"你怎么打扮成这样?"太平公主也不慌,回答得理直气壮。
这件事最后就这么过去了,没有任何惩罚,甚至还成了宫中的一桩趣事。
这个小插曲其实透露出了唐朝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息——女性在着装上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不光是公主,普通的贵族女性也经常穿着男装骑马出行,甚至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
这种现象在当时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走在唐朝长安城的大街上,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那些出身显贵的女子,穿着低胸的短袄,外面罩一层薄得几乎透明的纱衣,走起路来若隐若现。
这种穿着风格用三个字就能概括:薄、透、露。
这样的装束在今天看来都算得上性感,放在古代更是惊世骇俗。
但唐朝人不这么看。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美,这就是时尚。
女子们追求的是丰腴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华丽的妆容。
![]()
越是身材丰满,越是受人欣赏。
唐朝的服饰开放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整个社会风气使然。
从宫廷到民间,从贵族到平民,大家对美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直接。
女性不再被要求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她们可以展现自己的身材曲线,可以追求美丽和时尚。
这种服饰上的自由,其实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女性态度的转变。
女人不再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主张,有了表达自我的权利。
一个朝代的服饰风格,往往能看出这个朝代的精神面貌。
唐朝女子敢穿、敢露、敢美,正是因为她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宽容的时代。
武则天的故事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离奇的人生剧本。
她十四岁那年进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还被赐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武媚娘"。
![]()
那时候的她只是后宫中众多女子中的一个,没人能想到她日后会改写历史。
关键的转折发生在李世民病重期间。
太子李治经常到父亲的寝宫侍疾,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和父亲的才人武则天产生了感情。
这在任何朝代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李世民驾崩后,按照规矩,那些没有子嗣的妃嫔都要去感业寺出家为尼。
武则天也不例外,她剃掉了青丝,穿上了僧衣,看起来这辈子就要在青灯古佛前度过了。
但故事远没有结束。
李治登基成为唐高宗后,心里一直惦记着武则天。
他找了个理由把武则天接回宫中,重新蓄发,恢复了她的妃子身份。
更令人震惊的是,几年后,李治居然废掉了原来的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
这意味着什么?儿子娶了父亲的女人,而且还把她立为正妻,让她成为一国之母。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理学盛行的宋朝或者礼教森严的明清,简直不可想象。
当事人早就被骂死了,史书上也会留下千古骂名。
但在唐朝,虽然也有大臣反对,但这件事最终还是成了。
武则天不仅当上了皇后,后来还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整个过程虽然充满争议,但没有人因为她和李世民、李治父子的关系而从根本上否定她的地位。
如果说武则天的经历还算是特例,那杨玉环的故事就更加说明唐朝在伦理观念上的开放程度了。
她原本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两人的婚姻生活本来好好的,没有任何问题。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次宫廷宴会上。
![]()
唐玄宗看到了儿媳妇杨玉环,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
一个当父亲的,看上了儿子的妻子,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伦理灾难。
但唐玄宗就是这么做了。
他先是让杨玉环以为母亲祈福的名义出家为女道士,名义上和寿王断绝了关系。
过了一段时间,又把她接进宫中,封为贵妃。
这一套操作下来,儿媳妇变成了宠妃,儿子失去了妻子,而皇帝得到了美人。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非议,但也仅仅是非议而已。
朝臣们虽然有意见,但没人敢真正阻止皇帝。
寿王李瑁后来又娶了别的女子,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
杨玉环在宫中的地位一直很稳固,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她才在马嵬坡香消玉殒。
武则天和杨玉环的故事,暴露了唐朝社会在伦理观念上的极度宽松。
父子共享女人,公公抢儿媳,这些打破传统礼法的事情居然都能发生,而且当事人还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在其他朝代简直不可能。
唐朝对女性的开放态度,最极致的体现就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从皇后到天后,再到自己称帝建立武周,这个过程充满了权谋和血腥,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坐上了那个位置。
![]()
一个女人能当皇帝,这本身就说明了太多问题。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女性连参政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独掌大权了。
但唐朝就是给了这样一个机会。
武则天在位期间,选贤任能,发展生产,巩固边防,做了很多实事。
除了武则天,唐朝还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巾帼宰相"的女性——上官婉儿。
她虽然没有正式的宰相头衔,但实际上掌握着极大的权力,能够参与朝政决策,甚至起草诏书。
一个女子能做到这个份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确实比其他朝代高出很多。
她们可以担任官职,可以自由出入宫门,可以在御道上行走,这些特权在其他朝代是想都不敢想的。
![]()
女性不再只是被困在内宅的存在,她们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可以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种对女性的尊重和包容,是唐朝社会开放性的最好证明。
一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往往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唐朝能够容纳女皇帝的存在,能够给女性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唐朝的开放不仅体现在内部的社会风气上,对外的态度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朝廷每年专门拨出一万三千石粮食,用来招待从各国来的商人。
这个数字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足以说明唐朝对外贸的重视程度。
为了方便管理对外贸易,朝廷在广州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叫做"市舶司"。
这个机构负责处理和外国商人有关的各种事务,从货物检验到税收征管,都有专人负责。
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先进的。
更难得的是,唐朝还专门颁布了法律来保护外国商人的权益。
外国商人在唐朝境内做生意,如果遇到纠纷或者不公平对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这种对外国人权益的保护,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长安城里充斥着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外国人。
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印度僧侣、日本留学生,各色人等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他们带来了异域的商品、文化和思想,让长安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朝对人才的使用也不分国籍。
![]()
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你是哪国人,都有机会在朝廷任职。
朝廷中有不少外国人担任重要职位,他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也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种开放的对外政策,让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各国的商品汇集到长安,各地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盛唐气象。
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了大唐的辉煌。
回过头来看,唐朝的繁荣昌盛和它的开放政策是分不开的。
服饰上的自由,让女性能够追求美丽,展现自我,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
伦理观念的宽松,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离经叛道,但在当时确实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束缚。
对女性地位的提升,释放了一半人口的潜力。
女性不再只是生育工具和家庭附属品,她们可以参政议政,可以施展才华,可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这种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唐朝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对外的开放政策,让唐朝能够吸收各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际贸易的繁荣,带来了财富的积累,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各种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大唐文明。
当然,唐朝的开放也不是没有边界的。
该有的底线还是有的,该遵守的规矩也不能不守。
但整体来说,唐朝社会确实比其他朝代更加宽容,更加包容,更加开放。
这种开放的精神,贯穿了整个唐朝的历史,成就了那个令人向往的盛世。
唐朝的开放程度,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女子的大胆穿着到皇室的伦理突破,从女性地位的提升到对外政策的开明,这个朝代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包容性。
![]()
正是这种开放的态度,造就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让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今天我们回望那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盛唐气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