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身上,我学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及何为对家人的不离不弃。他长年累月地悉心照料母亲,用行动向我诠释了“坚持”二字的真正分量。”傅有良的儿子朱彬说。
2007年,益阳市桃江县大栗港镇先锋桥村村民傅有良的妻子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样的不幸,他没有选择退却,而是坚定地选择了坚守,十八年如一日不离不弃贴心守护卧床妻子。9日,记者联系到了傅有良的儿子朱彬,他给记者讲述了他父亲十八年来坚守背后的故事。
![]()
△傅有良和妻子朱建珍。
上世纪80年代,傅有良经人介绍,认识了朱建珍,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喜结连理。婚后,男主外,女主内,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直到2007年7月,朱建珍突发高血压并遭遇脑出血,情况危急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尽管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让她陷入了半身瘫痪,语言和行动能力也随之丧失。
为了更好的照顾妻子,傅有良将卧室从里屋搬到了通风更好的外间。同时为了让身体虚弱的妻子更舒适,傅有良特意在外间安装了一台空调。这个决定背后,是细心的考量:外间离厨房和卫生间更近,方便他随时起身照料。
![]()
△ 2007年,朱建珍突发脑溢血后半身不遂,数十年如一日,傅有良照顾她。
生活的重担骤然压在了傅有良一人肩上。儿子需要工作,傅有良则既要操持田里和菜园的农活,又要包揽所有家务,更要寸步不离地照顾行动不便的妻子。在那段最初的日子里,朱彬曾见过父亲独自坐在门槛上,望着院落发呆的时刻。那张惯常坚毅的脸上,偶尔会掠过一丝难以排遣的焦虑和低沉——突如其来的变故,千头万绪的琐事,让这个农村汉子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田里的庄稼、灶台的火、病榻上的妻子,里里外外都指望着他一个人。但他从未抱怨,只是沉默地、一件一件地去应对。渐渐地,他从最初的忙乱中找到了节奏,用坚实的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安稳的天。
时隔多年,傅有良的妻子今年再次住院,病情比之前更为严重。这次出院,一个更具体的挑战摆在了他面前:需要在家中为妻子换药。这对于毫无经验的人而言,是一项艰巨又令人忐忑的任务。然而,傅有良在医院时,就已经默默地站在医护人员身旁,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每一次换药的流程,将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一一刻在心里。回到家中,他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妻子唯一的“护士”。朱彬目睹过父亲换药时的情景:他俯下身,神情是那样专注,那双因常年劳作而粗糙皲裂的手,在此时却展现出极致的轻柔与稳妥。那画面里,没有言语,只有无声流淌的耐心与守护。
十八年如一日,从将卧室搬到外间方便照料,到如今俯身用那双粗糙却极轻柔的手为妻子换药。傅有良用一个个沉静而坚定的行动,在无声中诠释着何为责任,何为相守,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安稳的天。
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 实习生侯宝睿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